第一节 常见的金属材料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课题 《常见的金属材料》金属材料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的教学内容,本课题围绕学生熟悉的生活用品开展学习,通过学生分组实验、讨论、归纳总结得出金属的一些共同的物理性质和各自的特性,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常见金属与合金的主要成分性能和用途,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增强学生发现生活、感受生活的意识,从而实现“教学生活化”的教学理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金属材料等具体事例,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使学生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的性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决定用途的,但并非唯一因素。
3.了解常见合金的成分性能和用途。 过程与方法:
1.学习收集、整合信息的方法。
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
3.通过情景设置,使学生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 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培养学生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 重点
1、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 2、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难点
性质决定用途,但不是唯一因素。 二.学情分析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学生已经对金属的相关性质有了初步的了解,在生活中也经常的接触到一些金属制品,如:不锈钢炊具,铜导线,铁钉、金项链等等,并且学生对合金一词也并不陌生,铝合金窗户随处可见。因此,学生对金属、金属材料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已经有了不同程度的认识。通过前边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问题探究能力也能够通过查找资料、调查研究进行一些分析总结和评价。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布置学生收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金属材料。 2.查阅有关金属材料发展前景的资料。
3.酒精灯、火柴、干电池、导线、小灯泡、砂纸;铜丝、铁丝、铝丝、铁架台、黄铜、铜、焊锡、锡、铁片、铅、铝片、铝合金。
4.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1.搜集家中使用的各种金属制品,了解其组成,性能和用途。
2.(一周前准备)用纸巾将一个无锈铁钉无锈钢钉和不锈钢放在塑料袋中,再倒入少量
盐水,在本节课上进行观察。
四、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 活动 设计意图 (一) 1.用多媒体播放天宫2号空间站的视频。 创设情 2 .你见过哪些金属制品? 境,导入新课 体现了 引导学生通“从生活走进化过看视频、上网查学”的新课标教资料等了解人类发学理念。突出化现金属、认识金属、学与社会的密切使用金属的历史,联系,同时也增利用学生的生活背强了学生对金属景,让学生说出日材料的兴趣和好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奇心,从而产生金属制品 了解金属性质的探究欲。 。 设计学生实验: (1) (二)探索学习,掌(2) 握新知 活动(3) 一:认识金属(4) 物理性质 (5) 用砂纸打磨生锈的铁钉,镁条后,观察他们的颜色和光泽; 选择几种金属制品,试试它们是否容易被折 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学生讨断; 培养学生论,总结出金属的任选两种金属加热,用手触摸被加热金属的远物理性质。每组的的自学能力、阅端,你有什么感觉,说明金属的什么性质; 学生代表说出实验读能力和归纳能力。 和讨论的结果,其用电池和小灯泡,导线,组成电路,闭合开关,他同学补充。 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 用磁铁分别接触准备好的金属,看那些金属能被吸引。 学生阅读课文, 一.金属的物理性质 培养学了解金属共同的物 1.物理性质:金属都具有特殊的金属光泽,都有生的自学能力、板书 理性质和部分重要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和延展性。 阅读能力和归纳金属的特 能力。。 性。 学生根据阅读的教 通过讨材讨论回答 论,让学生明白1、为什么菜刀、镰物质的用途与其刀、锤子等用铁制性质有密切的联而不用铅制? 系,得出“物质2、银的导电性比铜用途是由其性质交流讨论 多媒体出示问题 好,为什么电线一决定的”这一重般用铜制而不用银要结论。使学生制? 学会将生活现象3、为什么灯炮里的与学科学习有机灯丝用钨制而不用结合的科学方锡制?如果用锡制法、并敢于表达会出现什么情自己的观点,从况? 4、为什么有而培养学生的自的铁制如水龙头等信心。 要镀铬?如果镀金怎么样? 学生回答物理性质包括:颜 使实验色、状态、熔点、探究更有针对沸点、密度、硬性,目的性。 度…… 板书 2.金属的用途:用途是由性质决定的。 培养学 讨论,让学 提问:结合你在生活中看到的其他现象回答:生创新思维能生明白物质的用途物质引导学生得出以下结论: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力,加强学生动与其性质有密切的问题探用途,但这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手能力及合作精联系,得出“物质究 时,还需要考虑价格、资源存量、是否美观,使用是神。体验科学发用途是由其性质决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现的过程,尝试定的”这一重要结种因素。的性质是否是决定物质用途的唯一因素? 探究成功的快论。 乐。 1.在我们的人体中有一个“金属之最”,你们知道 增强化趣味活吗? 学生抢答。学课堂的趣味动 2.你知道地壳中的“金属之最”吗? 阅读课本资料。 性,知识性。 3.你还知道哪些“金属之最”? 活动二:金生产生活中,金属有着广泛的使用,但是要满足不同 从生活属与合的用途 ,需要不同性能的金属,仅用纯金属是远入手,从学生已金的比 学生倾听 远不够的。为此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应用了一种新型材有的经验出发符较 料——合金 合新课程理念。 板书:二合金 学生阅读 学生阅读培养学生自学能教材56页关于合力,激发学生的金的自然段。 探究欲望。 设计实验比培养学生自主学较黄铜片和铜片、习能力、动手能铝合金和纯铝的硬力和创新能力。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 板书1.合金 合金和组成它们的纯金属的性质有怎样的差异? 度。学生回答。 学生进行分组实验: 学生动手 该实验(1)观察铝片和铝合金,铜片和铜合金的光泽和颜色; 演示实操作,观察实验现中要用到铅,铅(2)将它们互相刻画,比较它们的硬度; 验 象并描述。学生回有毒,要避免对(3)加热比较锡粒和焊锡的熔点 答。 学生健康不利。 记录实验观察结果,完成表格。 通过对归纳小 合金的性能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相比有什么实验现象的分 学生小结。 结 特点? 析,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 板书:2.合金的性质 合金的性质 学生讨论 分析讨论问题的能力 你知道在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合金吗?说说师生互 学生举例它们分别具有哪些优良性能。教师投影展示常见合金通过投影动 说明。 图片。 展示增强直观性。 师生互动,知识越辩越明。 有助于 下列物品可以用哪种合金来制造,并说明理 学生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联想应由。 发表各自见解,并题能力,通过自用 (1)外科手术刀(2)防盗门(3)门锁(4)自行车相互评判。 述、互评加深对支架(5)硬币(6)飞机 合金的认识。 学生展示 让学生课前查阅有关“未逐步认识化学科 教师出示图片和学生一起展望有发展前景的来金属──钛和钛化学前学的发展在开发几种新型合金材料(重点突出钛合金在生物医学材料合金”的资料(钛沿 新材料提高人类上的应用,并介绍形状记忆合金。) 合金的广泛应用,生存质量方面的优良性能,发展前重大贡献。 景……)。 学生小结 通过本课题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就自 进一步己认为感触最深的明确学习目的,内容发表见解。 强化学习方法。 1、布置学生在家里做一做淬 以学生火和回火的实验,发展为本,体现并写好实验报告,化学学习的可持在化学小组内交流续性。 实验现象和结果。 课外延伸 布置作业 2、学生以“金属畅想”为题写一篇小论文,并装入学生化学成长记录袋。 五:教学反思 通过对初中化学《常见的金属材料》的教学,深感让学生认识身边的金属,了解身边的金属,熟习身边的金属对学好这节课十分重要,为了在整个教学中真正渗透新课程倡导的“探究式学习”,贯彻“一切为了学生发展”这一基本的价值取向,让每位学生都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设计中,我将教材中已有的预设方案改为学生自己设计,使学生充分体验探究的各个环节,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从学生角色扮演入手,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建构新的知识系统,通过学生自主讨论、自主实验,探究出判断金属活动性的依据和金属活动顺序。在教学中,注重构建具有个人意义的评价方式,让每位学生都能感到自己学有所得。最后,通过课堂延伸,强化了所学知识的价值。
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了学生的主题地位,一是让学生找出身边的金属,让他们分析为什么铜比铁更稳定;二是将教材中的实验改为学生主动的探究性实验,给了学生更大的自主探究空间;三是灵活处理教材,重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得出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和金属的化学性质,更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自主建构知识。 不足之处是教学设计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比较适合于我所教的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对于学习水平较低的学生,在自行探究判断金属活动性的依据这一环节时,大部分学生很难完成。因此,在这类班级中可将这一环节的学生活动改为教师指导学生实验,帮助学生建构新知识,提出猜想,便于学生由易到难的学习和理解。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有了,日常生活中使用金属制品的经验,也初步了解金属制品的某些特殊用途,但学生对金属的了解还不够系统,也不十分清楚物质的用途,与性质之间的内在联系,他们不了解铁矿石是怎样冶炼成钢铁的,不了解自己使用的金属制品。都是用合金材料制成的,更不了解性质各异的合金,竟是通过多种金属(或非金属与金属)融合而成的。因此,教学中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实验探究和交流讨论,使其将自己对金属制品的成分和各项性能的认识逐渐清晰,系统,深入,进而产生学习有关金属性质和生产知识的积极性。
效果分析
一、关注教学环节设计 关注情境创设、新课导入、新知探究、新知巩固、应用与拓展等教学环节设计。 看是否能够做到灵活调整,调控课堂,达到激活课堂目的;各环节如何控制时间,完成每一环节的过程和过渡的情况;思考教师为什么这样安排课堂教学环节,各个步骤或环节之间怎样安排得一环紧扣一环的,什么时候教师引导,什么时候学生自主探究,什么时候学生合作交流,什么时候学生练习展示,什么时候反馈评议,什么时候质疑讨论,什么时候归纳小结,充分发挥每一分钟时间的效能。
二、关注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关注教师是怎样充分、灵活、简便、有效地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再现纵横联系;是否采用列举典型题例,引导比较、直观演示等手段;如何运用比较、分析、综合等逻辑思维方式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理解掌握新知;解决问题要关注如何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如何组织学生自主探究,亲身体验,学会新知。
三、关注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 关注教师怎样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