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国开(中央电大)小教专科《现代教师学导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马全力整理的电大期末纸质考试必备资料、盗传必究!)
说明:试卷代号:2079;
资料整理于2020年10月3日。
一、单项选择题
1.古希腊和罗马的上层阶级,经常雇佣奴隶担任教师,这被称为(B)。 A.奴仆 B.教仆 C.塾师 D.蒙师
2.下列哪一个不是师生关系的特点?(C) A.对象韵限定性 B.关系的规范性 C.学生的被动性 D.教师的主导性
3.一个人学会扮演角色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他的职业(A)的过程。 A.社会化 B.同化 C.升华 D.个人化
4.许多教师认为,(B)是热爱学生的较高层次的标准。 A.了解学生 B.尊重学生 C.喜欢学生 D.惩罚学生
5.从某种角度看,教育观念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社会所倡导的教育观念,另一类是(D)。 A.价值性的教育观念 B.操作性的教育观念
C.多数人所采用的教育观念 D.个体所采用的教育观念
6.“多一把评价的尺子,就多出一批人才。”这句话的意思是,教师必须具有(C)。 A.一元化的人才观
B.以智育为核心的人才观 C.多元化的人才观
D.以德育为核心的人才观
7.小学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科研是(A)。 A.可行的,是提高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 B.有意义的,但对教学能力没有提高
C.没有必要,小学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教好学生 D.当今教育界所不提倡的
8.对两个需要都想得到满足时,使人因迫于情势,不能两者得兼,从而在心理上产生难于取舍的冲突情境是(A)。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正负冲突
3
9.在教师的培养体制中,所谓非定向型培养是指(B)。 A.不设专业不分科 B.非师范学校培养 C.不确定发展方向 D.不事先联系工作单位
10.教师对自己进行生涯设计(D)。 A.只能在开始工作时 B.在有了成功的愿望后 C.在快要退休时
D.在发展过程中随时可以 二、简答题
11.请简单介绍一下新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答:(1)爱国守法; (2)爱岗敬业; (3)关爱学生; (4)教书育人; (5)为人师表; (6)终身学习;
12.现代教师应该具备的知识结构是怎样的?
答:(1)本体性(学科性)知识,即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如语文知识、数学知识等,这是人们所普遍熟知的一种教师知识;
(2)条件性(教育性)知识,即个体在什么时候、为什么以及在何种条件下才能更好地运用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一种知识类型,也就是具体的教育科学知识;
(3)实践性知识,即教师在实现教学目的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景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 (4)文化知识,即教师需要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博采众长,以实现教育的文化功能。 13.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具有何种特点? 答:第一,终身性; 第二,周期性; 第三,非系统性。 三、论述题
14.试述骨干教师成长的主要阶段及其特点。
答:(1)准备期:职业准备期是指教师从事教育工作以前的阶段,是接受教育和学习的阶段。这个阶段的活动是学习,包括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和专业阶段的学习。这个阶段的学习,对他们成为教师或者成为一个什么样的教师是大有影响的。这一阶段的老师被称为新任教师。
(2)适应期:职业适应期是教师走上工作岗位,由没有实践体验到初步适应教育教学工作,具备最基本、最起码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其他素质的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矛盾是,实现从书本知识到实际操作,从间接经验到直接经验的转化,解决适应实际工作和环境所需要的基本功的矛盾。经过这一阶段,一个新任教师可以达到合格教师。
(3)发虔期:发展期是教师在初步适应教育教学工作后,继续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锻炼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素质,使之达到熟练的程度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主要矛盾是学生和学校对教师提出的更高的素质要求与教师的实际素质还不熟练之间的矛盾。经过这个阶段,一个合格教师就成了骨干教师。
(4)创造期:职业创造期是教师开始由固定的常规的自动化的工作进入到开始探索和创新的时期,是形成自己的独到见解和教学风格的时期。经过这个阶段,骨干教师可以成为专家教师。 四、分析题
15. 让艺术走进语文教学(摘编)
(江苏省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 李吉林)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