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将学堂改为学校的学制是( ) A.壬寅学制 B.壬子癸丑学制 C.癸卯学制 D.壬戌学制
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名言指的是要重视( ) A.陶冶教育 B.实际锻炼 C.榜样示范 D.品德评定
10.在德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德育内容 D.德育力法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18空,每空1分.共18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1.古代社会的教育包括______和______教育。
12.义务教育包括______和______两个阶段,具有强制性。
13.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尊师爱生、______和______。 14.品德评价法主要包括奖励、______和______三种具体方式。 15.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有______法和______法、 16.第一个从理论上论证了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家是______。我国最早于清朝末年在北京设立的______开始采用班级授课制。 17.教师备课要写好三种计划,即学期教学进度计划、______计划和______计划。
18.学业成绩评定的两种记分法是______记分法和______记分法。 19.社会教育的途径主要有:①社区的影响;②______的影响和______的影响。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20.德育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21.怎样评价一堂课? 22.德育有哪些途径?
23.人的全面发展与全面发展教育之间的关系应怎样正确理解?
四、论述题(本题满分13分)
24.试论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心理学部分
五、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25.人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常出现“一题多解”的现象,这种思维的类型属于( ) A.发散思维 B.集中思维 C.形象思维 D.形式逻辑思维
26.再认能力的最佳年龄研究表明,青少年对词的再认高峰期是( )
A.小学高年级 B.初中时期 C.高中时期 D.大学时期
27.下列哪一项属于个性倾向性的内容( ) A.需要、动机、兴趣 B.需要、能力、性格 C.动机、能力、性格 D.能力、气质、性格
28.人在遇到突发事变时表现出来的急速而紧张的情绪状态是
( ) A.激情 B.恐惧 C.应激 D.热情
29.下列哪项是表示能力的水平差异( ) A.智力落后 B.大器晚成 C.早慧 D.中年成才
30.性格是个性心理的核心,它是人对客观现实的( ) A.稳定态度 B.习惯化行为方式
C.稳定的态度与习惯化行为方式 D.能动反映
31.心理咨询中的电话咨询属于哪一项( ) A.直接咨询 B.小组咨询 C.间接咨询 D.面谈咨询
32.一切较高级心理活动产生的基础是( ) A.思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