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和应急技术建设项目、重点流域和饮用水源地安装在线监测项目、重点废水和废气污染源安装在线监测项目、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项目、应急监测能力建设项目、环保人才及队伍建设项目、环境监测能力建设项目、环境监察能力建设项目、环保宣传及信息能力建设项目。规划确定项目内容、总投资、能力和目标、实施时间等。
(十)环保产业
威海市环保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重点领域、主要项目、总投资、技术平台、投融资渠道等。规划确定项目内容、总投资、目标、实施时间等。
(十一)汇总
主要项目、项目内容、总投资、减排能力和目标、实施时间等汇总。
六、综合保障
(一)目标责任体系
进一步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目标责任考核体系,继续推行党政干部环保工作目标责任制,把落实规划,确保规划目标的实现作为考核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纳入环保责任书,与干部的使用提拔挂钩,形成严厉的制度约束。
(二)环境保护法规、标准体系
进一步建立健全环境保护法规标准体系,形成横向覆盖全市各流域、区域、行业,纵向覆盖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地方法规标准体系。如《城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威海市辖区内流域水污染防治监督管理办法》等。
(三)环境经济政策体系
建立健全环境经济政策及投融资体系,进一步拓宽环保资金的投融资渠道。如出台有利于污水回用的价格优惠政策,以经济杠杆推动
污水资源化。引进多种经济成分,采取BOT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建设城市污水、垃圾处理系统。生态补偿和修复项目以奖代补政策等。
(四)科技支撑体系
建立健全环境科技支撑体系,开展威海市社会经济若干重大环境瓶颈问题解析和科技攻关。探索建立政、产、学、研、金创新联盟合作模式。
(五)环保监管体系
建立环境监管与决策服务体系,加强环境监测、监察、环境安全、核与辐射、固废、信息、宣教等7个方面的能力建设,努力建设一支思想好、作风正、业务精、管理强的环保队伍。
(六)环保文化建设体系
加强环保宣传和培训,倡导绿色消费。完善环保舆情监测体系,保证社会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建立公众监督机制,加强舆论监督,落实环境污染公众举报制度,鼓励群众积极参与环保监督管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