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中级会计实务》预测题(三)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7 22:57:4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销售收入15%的部分允许税前扣除,超过部分允许结转以后年度税前扣除。甲公司针对超过部分进行了纳税调整,未做其他处理。

(3)甲公司年末计提产品保修费用60万元,计入销售费用,预计负债余额为60万元。税法规定,产品保修费在实际发生时可以在税前抵扣。甲公司对此预计负债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5万元(60*25%)。

(4)甲公司2014年10月8日从证券市场购入股票,价款总额为3000万元,占发行股票方有表决权资本的2%,准备长期持有,将其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2014年12月31日,该股票的市价为3200万元,甲公司确认了递延所得税负债50万元(200*25%).同时计入了当期损益。

(5)甲公司于2012年12月购入一台管理用设备,原值6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10年,预计净残值为0,按照直线法计提折旧。假定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与会计的规定相同。由于技术进步,该设备出现了减值的迹象,经测试,其可收回金额为400万元,甲公司在2014年末计提了固定资产减值准备80万元(此前未计提减值)。甲公司确认了递延所得税资产20万元(80*25%)。

(6)甲公司于2014年10月1日开始一项新产品研发工作,第四季度发生研发支出300万元,其中研究阶段支出200万元,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发生的支出为100万元,该研究工作年末尚未完成,甲公司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2.5万元(50*25%)。按照税法规定,新产品研究开发费用中费用化部分可以按1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部分在摊销时可以按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其他资料:根据甲公司目前财务状况和未来发展前景,.预计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于抵减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分析、判断甲公司上述事项是否形成暂时性差异,其所得税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如不正确,请说明正确的会计处理 (答案中的金额单位为万元)。

隐藏答案加入收藏加入记忆错题反馈 答案:

(1)事项1处理不正确。负债的账面价值为50万元;因按照税法规定,企业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支付的罚款不允许税前扣除,则该项负债相关的支出在未来期间计税时按照税法规定准予税前扣除的金额为0,其计税基础=账面价值50万元-未来可税前扣除的金额0=50万元。因此,该项负债的账面价值50万元,与其计税基础50万元相等,不形成暂时性差异。由于不存在暂时性差异,甲公司不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其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12.5万元是不正确的。

(2)事项2处理不正确。由于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业务宣传费不超过当年销售收入15%的部分允许税前扣除,超过部分允许结转以后年度税前扣除,会减少未来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甲公司应针对超过部分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甲公司正确的处理是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75万元[(4800-30000*15%)*25%]。

(3)事项3处理正确。负债的账面价值60万元,因按照税法规定,产品保修费在实际发生时可以税前扣除,其计税基础=账面价值60-未来可税前扣除金额60=0,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15万元。

(4)事项4处理不正确。资产的账面价值为3200万元,资产的计税基础为3000万元,因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200万元。依据递延所得税的计量规定,甲公司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200*25%=50(万元),同时记入其他综合收益科目。甲公司同时计入当期损益是不正确的。

(5)事项5处理正确。资产的账面价值为400万元(600-600/10*2-80),资产的计税基础为480万元(600-600/10*2),因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80万元。依据递延所得税的计量规定,甲公司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80*25%=20(万元)。 (6)事项6处理不正确对于享受税收优惠的研究开发支出(如“三新”技术开发),在形成无形资产时,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成本为研究开发过程中符合资本化条件后至达到预定用途前发生的支出,而因税法规定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则其计税基础应在会计入账价值的基础上加计50%.因而会产生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在初始确认时的差异,但因为该无形资产的确认不是产生于企业合并交易、同时在确认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则按照所得税会计准则的规定,不确认有关暂时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所以甲公司确认12.5万元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不正确。甲公司正确的处理是不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 解析: 笔记: 39.

甲公司为境内上市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甲公司2012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于2013年3月31日完成,在此之前发生的2012年度纳税调整事项,均可进行纳税调整。甲公司2012年度财务报告于2013年3月31日经董事会批准对外报出。甲公司按当年实现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审计人员在日后期间对甲公司2012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核时,关注到以下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

(1)2012年1月1日已出租的房地产由于满足了公允价值模式的计量条件,将其后续计量由成本模式改为公允价值模式,甲公司以此资产当日的账面价值作为投资性房地产新的入账价值,未做其他调整。此房产为甲公司2008年12月21日购入,原价为45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30年,预计净残值为0,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2009年1月1日用于出租2012年1月1日此房产的公允价值为4300万元,税法规定的预计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折旧方法与原会计处理相同。假定2012年1月份不再计折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2012年末未发生公允价值变动。

(2)2012年5月,甲公司与P公司发生经济诉讼事项,甲公司被要求向P公司赔偿各种损失金额共200万元。由于案件比较复杂,至2012年12月31日,法院尚未作出判决,而甲公司对其诉讼的前景也尚无法确定。在各方的努力下,2013年1月20日双方最终达成如下协议,由甲公司当日支付给P公司50万元作为赔偿,并承担诉讼费用2万元,P公司撤回起诉。税法规定,未决诉讼的损失实际发生时可以税前扣除。甲公司并未在2012年12月31日确认此项诉讼事件,而是于2013年1月20日将此项赔偿款确认入账如下: 借:营业外支出50 管理费用2 贷:银行存款52

(3)2012年7月1日购买的一项可供出售外币债务工具的期末汇兑损失为150万元人民币,甲公司将其与公允价值变动金额一并计入了其他综合收益(假定不考虑与其他综合收益相关的所得税影响)。

(4)2012年取得一项股权投资,取得成本为300万元,公司将其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期末该项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为400万元,公司将该公允价值变动计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企业在计税时,没有将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计人应纳税所得额。

要求:根据资料(1)至(4),逐项判断甲公司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如果不正确,编制更正的会计分录。 (答案金额以万元为单位)

隐藏答案加入收藏加入记忆错题反馈 答案:

(1)甲公司对事项(1)会计处理不正确。理由:投资性房地产由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应作为会计政策变更追溯调整,并以当天的公允价值作为投资性房地产的入账价值。 更正分录: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250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62.5 盈余公积18.75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168.75 (2)甲公司对事项(2)会计处理不正确。

理由:这是一项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尽管甲公司在资产负债表日由于对其结果尚无法确定,因此作为一项或有事项尚未入账,但在2012年度财务报告批准报出前,该诉讼案件因P公司撤回起诉而了结,则应按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准则的规定,调整2012年损益及相关项目。

更正分录: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52 贷:其他应付款52 借:其他应付款52 贷:营业外支出50 管理费用2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13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3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39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39 借:盈余公积3.9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3.9

(3)甲公司对事项(3)处理不正确。理由:甲公司应将该外币可供出售债务工具的汇兑损益计人财务费用,而不是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更正分录: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50 贷:其他综合收益150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37.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37.5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112.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12.5 借:盈余公积11.25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11.25

(4)甲公司对事项(4)处理不正确。理由: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而不是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更正分录: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00 贷:其他综合收益100 借:其他综合收益25(100*2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25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7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75 借:盈余公积7.5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7.5 解析: 笔记:

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中级会计实务》预测题(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dpnh6abix6rgfk162g1_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