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6:文言文阅读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 文言文阅读 (共16题;共207分)
1. (5分)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1)读一读,把需要停顿的地方用“/”标出来。
(2)掉进缸里的小朋友当时一定________,他多么希望________。别的小朋友都吓跑了,只有司马光没有走,他想:________。最后司马光终于想出办法,救了那个小朋友。
(3)通过这件事,我知道司马光是一个________的孩子。( ) A . 贪玩 B . 善于观察 C . 爱动脑筋 D . 乐于助人
(4)小古文与现代文有什么区别?至少说出两点不同之处。 2. (15分)文言文阅读。
原文:曩有愚者,常于室外县履为志。一日出户,及午,忽暴雨。其妻收履。至薄暮,愚者归,不见履,讶曰:“吾家徙乎?”徘徊不进。妻见之,曰:“是汝家,何不入?”愚者曰:“无履,非吾室。”妻曰:“汝何以不识吾?”愚者审视之,乃悟。
【注释】曩:从前。履:鞋。志:标志。
第 1 页 共 20 页
(1)翻译下列画线词语。
及午________ 至薄暮________ 是汝家________ 何不入________ (2)翻译句子。
①不见履,讶曰:“吾家徙乎?”徘徊不进。 ②愚者审视之,乃悟。
(3)这个故事讽刺了什么样的人? 3. (14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铁杵磨成针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①方磨铁杵② ,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③。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注】①媪(ǎo):年老的妇人。②杵(chǔ):棒槌。③卒业:完成学业。 (1)解释文中划线字的意思。 ①去:________ ②方:________ ③欲:________ ④还:________
(2)给多音字注音、组词。
磨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第 2 页 共 20 页
问还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判断下面句子的划线字意思是否相同。 ①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②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4)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②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5)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并且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 4. (1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给下列字注音。 ________ 盂
________ 沧
________ 孰
________ 汝
(2)解释下列划线的字词。 ①两小儿辩斗________
第 3 页 共 20 页
②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________ ③及其日中如探汤________ ④孔子不能决也________
⑤孰为汝多知乎________、________ (3)翻译《两小儿辩日》全文。
(4)从文中哪一句话可见两小儿辩论内容的复杂性?
(5)“孰为汝多知乎?”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这说明了什么? (6)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联系实际谈谈。
(7)两个小孩对太阳的远近的理解似乎都有道理,他们分别从什么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的? (8)这两个小孩对太阳的探究,体现了一种什么态度? (9)两小儿的说理角度分别是:________。 5. (26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的问题。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给划线字注音。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第 4 页 共 20 页
盂 沧 孰 汝 知 乎
(2)解释下列划线词。 ①两小儿辩斗________
②我以________日始出时去________人近 ③及________其日中如探汤________ ④孔子不能决________也 ⑤孰________为汝多知________乎
(3)下面两句话一是直接引用句,二是间接引用句。试将第一句改写为间接引用句,将第二句改写为直接引用句。
①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②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4)“孰为汝多知乎?”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这说明了什么? (5)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联系实际谈谈。 6. (8分)课内阅读。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1)给下面下划线的字注音。
足跌没水中________ 众皆弃去________ (2)解释下面下划线字的意思。 ①与群儿戏于庭________ ②众皆弃去________
第 5 页 共 20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