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修订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15章 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圣才出品】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8 16:56:5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圣才电子书www.100xuexi.com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①原因a.对外抗御游牧人的侵袭、对内维持社会安定是农业社会的全民性需要。这就有建立统一的、权威巨大的帝国的必要。b.农业型的自然经济决定,不能指望以商品交换形成的纽带来维系国家的大一统,只能依靠政治上和思想上的君主集权主义将国家大一统变为现实。②发展a.绝对尊君论由法家提出。b.孔子系统阐述温和的尊君思想。c.董仲舒赋予尊君论以神学理论色彩。d.唐代的韩愈从社会分工角度,大倡尊君抑民之说。e.程颐、朱熹等理学家为“君权神授”作论证,将“君为臣纲”归结为“天理”。f.绝对君权主义到了明代在实践上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③影响总之,中国农业社会需要并养育了一个君主集权政体,而这种君主集权政体一经形成,又成为超乎社会之上的异己力量,它剥夺了人民群众的一切权利,将军、政、财、文大权全部集中到朝廷以至皇帝个人手中。(3)民本主义①民本主义的产生a.中国农业社会培育的另一影响深远的政治意识,与集权主义相伴生。到晚周,民本思想渐趋盛大。b.民本主义植根于尚农、重农的社会心理的深层结构之中,与重农主义相为表里。农民的安居乐业是农业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也是农业生产、赋役供给的保证。“仁政”、“王6/14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修订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15章 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圣才出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dt8d6xivb6msol1o4w75dq8n1sig300uc3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