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化文章技巧之情景交融》市优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整合教材中的情景交融范例,引导学生了解情景交融的概念,探究领悟情与景的交融技巧,并运用到写作实践中,美化文章。
教学设想 每次批改学生的作文,都有种感觉,很多学生作文中也有写景习惯,不过,通常情感下,都是写景归写景,抒情归抒情,很少能完美地把两者揉合起来,使情与景交融得自然流畅。而情景交融是古今名篇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通过对景物具体生动的描绘,委婉含蓄地表达作者的感情,而读者要通过联想和想象,去揣摩领悟生动形象的画面里所包含的情感。这样,文章的意境就浓郁深长,更有审美情趣。只是,我们农村中学,学生的阅读量有限,谈写作技巧有一定难度,但是,翻开我们的课本,其实很多这样的现成范例,只是这些素材没有被系统化,所以浪费了。因此,希望通过这节课,整合教材中的经典范例,让学生理解情景交融的概念,领略情景交融的妙处,引导学生探究行之有效的情景交融技巧,并运用这种手法到片段练习和平时的习作中,美化自己的文章。
教学目标 整合课文范例,让学生领悟并掌握情景交融的具体方法及运用。
教学环节
一、导入:你来做评委
家长会那天,让同学们写了一个片段(今晚就要开家长会了,我 坐在窗前??),反映自己当时的心情。下面是两位同学的作品,你来做评委,看看那个片段写得好:(多媒体课件展示片段) A.今晚就要开家长会了,我呆坐在窗前,此时此刻,心情很沉重,就像天快要塌,石头重重地砸下来一样。一想到家长会,就心惊胆战,忐忑不安,因为我这次期中考试考砸了。
B.今晚就要开家长会了,我绝望地坐在窗前,仿佛一只被困笼中的鸟,失去自由飞翔的希望。阴云遮掩着阳光,到处都是死气沉沉。垂头丧气的树枝上,蝉正在竭力地振动声带,倾诉着自己的不快,一阵阴风向我扑来,无情地拍打着我的脸,仿佛是上帝对我的惩罚。此刻,我没有抵抗,静静地,就像一名待毙的囚犯,等待着无情的制裁。
(学生点评,预设:A直白,B含蓄。师可不作评价。过渡语:B篇确实艺术境界要高一些,因为运用了一种美化文章的技巧——情景交融。)【板书:课题】
1
二、明确概念:什么是情景交融
情景交融指文艺作品中环境的描写、气氛的渲染跟人物思想感情的抒发结合得很紧密。情景交融包括寓情于景和借景抒情。文学理论上的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表现特征。王国维说:“文学中有二元质焉:曰景,曰情。”意境创造就是把二者结合起来的艺术。(多媒体课件展示概念,学生齐读)
师小结:通过对景物的具体生动的描写,含蓄委婉地把情感表达出来,这种表现手法叫做情景交融。这也就揭示了情景交融的三种表达方式,即景中藏情式(如马致远《秋思》)、情中见景式(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和情景并茂式(如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不管哪种形式,都要求情与景融合无间,才有美感,才能打动读者。
三、怎样才能做到情景交融
1.情与景,哪个更重要?
一篇优秀的作品,真正打动读者的就是他的情感,不要为了写景而写景,真情实感才是文章的灵魂,有情的景才是活的景。所以,情景交融首先要有情。【板书:有情】
(过渡语:哪些景物能含蓄地表达你的情感呢?这就要注意选择景物了。) 2.选景
(1)下面两段文字中,每段所选的景物有什么共同特点?
A.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
——《岳阳楼记》
B.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岳阳楼记》 (学生点评:A段文字所选景物大多是比较悲的;B段文字所选景物大多是比较喜悦的。)
【板书:因情选景】
(2)下面三段文字所选的景物有什么不同?如果是教室、操场、剧院、厨房呢?
A.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散步》
B.我一个人慢慢地走在路上。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一个寒战。路上一点声音也没有?? ..
——《羚羊木雕》
2
C.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像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迎风飘..散。 ——《芦花荡》 (师提示:能否把C段的“芦花”写到A段的“田野”上?小结:选景时要注意当时当地的境况,情与景自然交融。)
【板书:因境选景】
(3)同一篇文章中多次描写同一景物,给你什么启发?
①我的襟上有一朵粉红色的夹竹桃,是临来时妈妈从院子里摘下来给我别上的,她说“夹竹桃是你爸爸种的,戴着它,就像爸爸看见你上台一样。”
②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
——《爸爸的花儿落了》 (学生点评,师小结:选一两种景物做主打,有利用于细写景物的变化,使变化的情感与变化的景物多次交融。)
【板书:一两种景物做主打】
(过渡语:选定了景物后,就要描绘好这些景物,让景物传递出情感,具有生命力,这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那么有哪些技巧可以让景物活起来,达到情景交融?) 3.绘景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朱自清《春》 从本段文字中,你发现了哪些融情绘景的技巧? (学生思考、交流、点评,师小结)
(1)触觉、嗅觉、和听觉这些感官,把无形的春风的轻柔、芳香、和悦写得真确可感,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板书:可调动各种感官】
(2)本段把“春风”比作“母亲的手”,生动形象地写出春风的轻柔,表达作者对春风的喜爱之情。同样是风,如果心情不好时,可以比作“一把利剑”等,所以,比喻句通过不同的喻体表现不同的情感;拟人句将人的情感直接赋予景物,是促成情景交融的最佳方式。
【板书:可借助比喻、拟人等修辞】
3
(3)“抚摸”、“新翻”、“香”、“润湿”、“繁花嫩叶”、“高兴”、“呼朋引伴”、“清脆”、“宛转”、“嘹亮”等词本身带有愉悦的情感色彩,作者对春风的喜爱之情就表露无遗,读者就不可避免地受到感染,情景自然交融。【板书:可多用带情感倾向的修饰语】 (过渡语:你发现的融情绘景技巧,可以在其他经典中找到印证吗?)
1.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散发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社戏》
2.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散步》
3.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
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紫藤萝瀑布》
4.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
——《芦花荡》
5.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像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迎风飘散。 ——《芦花荡》 6.等泥水匠和两个助工来的时候,父亲已经把满满一凼黄泥踏好。那黄泥加了石灰和豆浆,颜色似
玉米面,红中透着白,上面冒着几个水泡,被早晨的阳光照着,亮亮的,红得很耀眼。
——《台阶》
7.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 《春》 8.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
——《爸爸的花儿落了》
9.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风筝》
四 、实战沙场
任选其一:运用景物描写,将下面一段话补充完整,表达出自己当时的心情。(要求:做到情景交融,100字左右)
4
1.期中考试成绩公布后,我走在回家的路上??
2.班长一溜烟跑进教室:因线路故障停电,今晚晚修暂停?? (写作、四人小组分享交流、展示、点评)
五.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种美化文章的技巧——情景交融。首先让我们的文章带上情感,选景时
要因情选景、因境选景、一两种景物做主打,选好景后要注重描绘景物的技巧,可调动各种感官,可借助比喻、拟人等修辞,可多用带情感倾向的修饰语,使得我们的景和情很好地交融。希望同学们能有效地运用情景交融的技巧,使你的文章如同舌尖上的美食,让人眼前一亮,让人回味无穷!
附板书设计:
美化文章技巧之情景交融
有情
因情选景 可调动各种感官 选景 因境选景 绘景 可借助比喻、拟人等修辞 一两种景物做主打 可多用带情感倾向的修饰语
作业设计 1.请以 “一路有你”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运用情景交融(至少三处),不少于600字。 2、找出你以前的作文,在适当的地方,加入恰到好处的景物描写,做到情景交融。
总之,通过这次整合课文范例,引导学生运用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美化文章的授课过程,我觉得自己在作文教学方面有了更多的思考和进步,在以后的作文教学中,可以加强连续性的作文片段练习,并把情景交融等表现手法引入每天的作文练笔中,还可以找出以前写过的作文,加入恰到好处的情景交融等表现手法。
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