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g)sin θ,B对.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9.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将不同数量的钩码分别挂在竖直弹簧下端进行测量,根据实验所测数据,利用描点法作出了所挂钩码的重力G与弹簧总长L的关系图线,如图9所示.根据图线回答以下问题.
图9
(1)弹簧的原长为________. (2)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
(3)分析图线,总结出弹簧弹力F跟弹簧长度L之间的关系式为________.
解析 由图知,当不挂钩码时,弹簧长10 cm,即弹簧原长为10 cm;弹簧的劲度系数等于图线的斜率,即k=
40-
-2N/m=1 000 N/m;由数学函数关系可得弹簧弹力F跟弹簧长度L之间的关系式
为F=1 000(L-0.10). 答案 (1)10 cm (2)1 000 N/m (3)F=1 000(L-0.10)
10.(2013·合肥一检)(1)在“研究共点力的合成”实验中,需要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A点,用两个弹簧秤(量程均为5 N)通过细绳互成角度地拉橡皮筋,使橡皮筋的另一端伸长到O点.关于这一实验过程,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
图10
A.实验前,先将所用的弹簧秤竖直提起,挂钩上无任何重物,检查读数是否为零 B.将结点拉到位置O时,拉力F1、F2的夹角应尽量大些 C.拉橡皮筋时,橡皮筋、细绳和弹簧秤应贴近且平行于木板
D.可以通过操作使两个弹簧秤的读数均为4 N,且两弹簧秤拉力的方向相互垂直,然后再用其中一个
弹簧秤来测量出它们的合力,与用作图法求出的合力进行比较
(2)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A点,另一端拴上两根细绳,每根细绳分别连着一个量程为5 N、最小刻度为0.1 N的弹簧测力计,沿着两个不同的方向拉弹簧测力计,当橡皮筋的活动端拉到O点时,两根细绳相互垂直,如图11所示.这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可从图中读出.
①由图可读得两个相互垂直的拉力的大小分别为______ N和______ N. ②在如图12所示的方格纸上按作图法的要求画出这两个力及它们的合力.
解析 (1)实验前只需将两弹簧秤挂钩相连,然后向相反方向拉一下,两弹簧秤示数相等即可,故选项A错误;为减小读数、画图造成的误差,两弹簧秤的拉力的夹角应适当,B项错;拉橡皮筋时,橡皮筋、细绳和弹簧秤应贴近且平行于木板,选项C正确;实验过程中,两弹簧秤的拉力没有必要读数均为4 N,更没有必要使两弹簧秤拉力的方向相互垂直,故选项D错误.
(2)①弹簧测力计的最小刻度为0.1 N,读数时应估读一位,所以读数分别为2.50 N和4.00 N. ②取一个小方格的边长表示0.50 N,作出两个力及它们的合力如图所示.
答案 (1)C
(2)①2.50 4.00 ②见解析图
11.两个相同的小球A和B,质量均为m,用长度相同的两根细线把A、B两球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上的同一点O,并用长度相同的细线连接A、B两小球,然后,用一水平方向的力F作用在小球A上,此时三根细线均处于直线状态,且OB细线恰好处于竖直方向,如图13所示.如果不考虑小球的大小,两小球均处于静止状态,则:
图13
(1)OB绳对小球的拉力为多大? (2)OA绳对小球的拉力为多大? (3)作用力F为多大?
解析 (1)因OB绳处于竖直方向,所以B球处于平衡状态,AB绳上的拉力为零,OB绳对小球的拉力
FOB=mg.
(2)A球在重力mg、水平拉力F和OA绳的拉力FOA三力作用下平衡,所以OA绳对小球的拉力FOA=cos 60°=2mg.
(3)作用力F=mgtan 60°=3mg. 答案 (1)mg (2)2mg (3)3mg
12.(2014·重庆南开中学月考)如图14所示,有一半径为r=0.2 m的圆柱绕竖直轴OO′以ω=9 rad/s的角速度匀速转动,今用力F将质量为1 kg的物体A压在圆柱侧面,使其以v0=2.4 m/s的速度匀速下降.若物体A与圆柱面的动摩擦因数μ=0.25,求力F的大小.(已知物体A在水平方向受光滑挡板的作用,不能随轴一起转动)
mg
图14
解析 圆柱转动的线速度v=rω=0.2×9 m/s=1.8 m/s) 从左向右看,画出物体A相对圆柱表面的速度矢量图,如图所示:
222v相对=v20+v=2.4+1.8m/s=3 m/s
与v0夹角为α,则cos α=
2.4
=0.8 3
由竖直方向受力平衡得Ffcos α=mg 即μFcos α=mg
F=
mgμcos α
=
10
N=50 N
0.25×0.8
答案 50 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