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畅:跟我一块不写完作业的有三个。
记者:然后其他同学就是该上课上课,老师继续讲课? 刘畅:嗯。
记者:那你当时听得进去吗老师讲的? 刘畅:听不进去。
记者:那当时你什么感觉蹲的时候?
刘畅:特别累,然后蹲完了以后,这个腿绷直的时候,就特别就是不知道啥感觉,挺麻的那种(感觉)。
记者:你那会儿自己感觉呢,除了累以外。 刘畅:除了累以外就是想哭。 记者:哭过吗? 刘畅:哭过。
记者:当着同学的面哭过? 刘畅:嗯。
宁玉红:我感觉她也不是说每次都完不成,也有比如少点了她就能完成,但是老师,我觉得对孩子了解得还是不细致,有时候他就说你们孩子,跟我说你们孩子就没有完成过作业,她有时候说出这种话来,对孩子的评价可能不是很客观。 记者:孩子可能会觉得挺委屈。 宁玉红:对。
记者:你自己甚至是不是也会觉得有点委屈?
宁玉红:是,我当时对老师意见很大,真的很大,我就感觉我的孩子本来挺好的,挺好的孩子怎么变成这样了。
陆仕祯,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对青少年学习问题有长期的关注与研究。
记者:陆老师在您研究领域当中,有没有出现这样一个群体,叫做成绩差生? 陆仕祯(中国青少年研究会 副会长):这个从全球范畴内,就是学习障碍或者说学习成绩差影响了全面发展,这是个青少年儿童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问题。那么这个群体绝大部分是因为学校生活适应不良,适应不良有可能是比如说跟老师同学关系不好,他在学习这个过程中他体会不到任何快乐,再加上家长很难面对自己孩子学习不好这样一个现状,可能会采取一些他认为有效,但实际上反而加速孩子产生厌学情绪的一些所谓措施吧,那么就在这种恶性循环的导致下,相当一部分孩子因此而辍学,就不得不选择不去学校,近年来这样的学生在城乡都有所上升。
孩子学习不好,不去学校上课,除了学校的原因外,也有家庭教育方面的问题。 记者:你分析孩子到不想上学这个程度,你觉得有哪些方面的原因?
杨芸:我觉得有老师的原因,也有我的原因。有的时候她慢慢写作业,特别慢然后我就说她,我说你看你老这样,老这么慢怎么办?我就着急有时候我就打她,打她完了以后我也后悔,打完一次管点事,等过两天又不管事了。
宁玉红:有时候我跟她的沟通会比较少,比如说她回来说什么事了,我都没往心里去,或者没具体跟她说说学校的情况,这些我原先真的没在意过,她有时候遇到问题了,她解决不了,她都累积在心里了,下次再遇到问题了再解决不了,累积得越来越多,她解决不了,解决不了我只能反抗,这是我的问题。 记者:后来怎么找到这个学校?
宁玉红:原先很绝望孩子不去,心里的压力挺大的挺绝望的,我说这怎么办,没办法了然后找吧,一看网上好多都是介绍这方面,然后我就看到李老师这个方法,她这个以人为本的思想,当时我就挺接受的。行,送来吧,送来看看吧。
记者:一般来的孩子是什么样类型的孩子?
李圣珍:比如说有学习障碍的,心理上因为受到一些挫伤,心理上有一些抑郁症,这种孩子也越来越多,还有玩网络游戏的,还有跟家里跟老师发生一些矛盾,感觉到在家里待不下去的。
李圣珍教育顾问中心主要是帮助学业困难的学生,这里学生人数最多的时候达到五十多人,目前有河北辽宁等地来的二十多个中小学生在这里学习,每个学生根据自己不同的情况,有学习几个月的,也有学习一年多的,景怡刚来一个月。 记者:这学校好不好? 任景怡:好。 记者:好在哪儿?
任景怡:就是老师特别温柔,然后同学也特别团结。 记者:老师怎么温柔了?
任景怡:就是比如说那个题做错了,老师能一遍一遍地给你讲,一遍一遍地讲,然后说话也特别慈祥。
记者:咱们这个学校的老师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说话温柔,比如说景怡她就讲了,我们这儿的老师跟以前不一样的,就是说话温柔。
李圣珍:我要说孩子,我肯定不会讽刺挖苦,是在尊重你人格的基础上谈出我对你这个缺点的认识,是我在叙述我自己的观点。
记者:哪怕你在批评我,我知道你是对我好,你心里面尊重我。
李圣珍:这个孩子每一个人都需要尊重我,希望把我的观点叙述给孩子以后,让孩子能够从心灵上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尊重。
喜欢拉手风琴的景怡就是在拉手风琴上感到了这样的尊重。 记者:你怎么就喜欢上手风琴了? 任景怡:因为能给别人带来快乐。
记者:那是什么情况下说景怡拉个琴吧?那是怎么发生的?
任景怡:那个就是我把手风琴背过来,然后没过几分钟李老师就让我练。 记者:然后老师马上注意到你会拉手风琴了是吧? 任景怡:嗯。
记者:然后就当着同学的面就拉了? 任景怡:嗯。
记者:当时你拉的哪个曲子? 任景怡:苏格兰波尔卡。
记者:然后拉完了以后呢?大家觉得怎么样? 任景怡:就鼓掌然后笑。 记者:你心里美不美? 任景怡:美。
记者:平常我们在谈尊重的时候,更多地是成年人彼此之间对小孩好像很容易用一种俯视去看他,您觉得我们用平视的眼光去看一个小孩,对小孩到底有多大的意义? 陆仕祯:这个我觉得应该说是意义特别大,一般地来讲儿童成长的过程,它是一个不断地肯定自我,充分认识自我,塑造一个社会环境肯定和认可的自我的过程,所以尊重对他们来讲可以说是,整个外界对他态度的一个基石,把每个孩子当成一个活的,有发展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