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树木的生命周期
树木的生命周期是指从繁殖开始经幼年、青年、成年、老年直至个体生命结束为止的全部生活史而言。 一、离心生长与离心秃裸
1·离心生长 树木自播种发芽或经营养繁殖成活后,以根颈为中心,根和茎均以离心的方式进行生长。即根具向地性,在土中逐年发生并形成各级骨干根和侧生根,向纵深发展;地上芽按背地性发枝,向上生长并形成各级骨干枝和侧生枝,向空中发展。这种由根颈向二端扩大其空间的生长,叫“离心生长”。 2·离心秃裸 根系在离心生长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骨干根上早年形成的须根,由基部向根端方向出现衰亡,这种现象称为“自疏”。同样,地上部分,由于不断地离心生长,外围生长点增多,枝叶茂密,使内膛光照恶化。壮枝竞争养分的能力强;而内膛骨干枝上早年形成的侧生小枝,由于所处地位,得到的养分较少,长势较弱。侧生小枝起初有利积累养分,开花结实较早,但寿命短,逐年由骨干枝基部向枝端方向出现枯落,这种现象叫\自然打枝\。这种在树体离心生长过程中,以离心方式出现的根系“自疏”和树冠的“自然打枝”,统称为\离心秃裸\。
二、实生树与营养繁殖树的生命周期特点
1·实生树的生命周期 实生树一生的生长发育是有阶段性的。前苏联米丘林学派把实生树的个体发育阶段划分为:胚胎、幼年、性成熟(或青年)、繁殖、衰老等五个阶段。但世界多数学者的看法,认为实生树的生命周期主要是由两个明显的发育阶段所组成,即幼年阶段和成年(熟)阶段。
2·营养繁殖树的生命周期 营养繁殖树,一般都己通过了幼年阶段,因此没有性成熟过程,只要生长正常,有成花诱导条件,随时就可成花。从定植时起,经多年开花结实进入衰老死亡。可见营养繁殖树的生命周朋,只有成熟阶段和老化过程。
第二节 树木的年周期
一、定义
1·物候期 生物在进化过程中,由于长期适应这种周期变化的环境,形成与之相应的形态和生理机能有规律变化的习性,即生物的生命活动能随气候变化而变化。人们可以通过其生命活动的动态变化来认识气候的变化,所以称为“生物气候学时期”,简称为“物候期”
2·树木的年生长周期 在一年中,树木都会随季节变化而发生许多变化。如萌芽、抽枝展叶或开花、新芽形成或分化、果实成熟、落叶并转入休眠等。树木这种每年随环境周期变化而出现形态和生理机能的规律性变化,称为树木的年生长周期。 二、树木的物候期
(一)落叶树的物候期(落叶树木的年周期可明显的分为生长期和休眠期) 落叶树木物候主要有以下四个时期:
1·休眠转入生长期 这一时期处于树木将要萌芽前,即当日平均气温稳定往30C以上起,到芽膨大待萌时止。树木休眠的解除,通常以芽的萌发作为形态标志。
2·生长期 从树木萌芽生长至落叶,即包括整个生长季。萌芽常作为树木生长开始的标志。
3·生长转入休眠期 秋季叶片自然脱落是树木进入休眠的重要标志。秋季日照变短是导致树木落叶,进入休眠的主要因素,其次是气温的降低。
4·相对休眠期 秋季正常落叶到次春树体开始生长(通常以萌芽为准)为止是落叶树木的休眠期。根据休眠的状态,可分为自然休眠和被迫休眠。
(二)常绿树的物候期 常绿树,并非周年不落叶,而是叶的寿命较长,多在一年以上至多年,每年仅仅脱落部分老叶,又能增生新叶,因此全树终年连续有绿叶存在。常绿阔叶树的老叶,多在萌芽展叶前后逐渐脱落。生长在北方的常绿针叶树,每年发枝一次或以上。
第一节 树木器官的生长发育
一、根系的生长
树木根系没有自然休眠期,只要条件合适,就可全年生长或随时可由停顿状态迅速过渡到生长状态。其
生长势的强弱和生长量的大小,随土壤的温度、水分、通气与树体内营养状况及其他器官的生长状况而异。 (一)影响根系生长的因素 1·土壤温度\2·土壤湿度 3·土壤通气 4·土壤营养
5·树体有机养分 根的生长与执行其功能依赖于地上部所供应的碳水化合物。土壤条件好时,根的总量取决于树体有机养分的多少。叶受害或结实过多,根的生长就受阻碍,即使施肥,一时作用也不大;需保叶或通过疏果来改善。 (二)根系的年生长动态
根系的伸长生长在一年中是有周期性的。根的生长周期与地上部不同。其生长又与地上部密切相关和往往交错进行,情况比较复杂。一般根系生长要求温度比萌芽低,因此春季开始生长比地上部早。亚热带树种,一般春季根开始生长后,即出现第--个生长高峰。这次生长程度、发根数量与树体贮藏营养水平有关。然后是地上部开始迅速生长,而根系生长趋于缓慢。当地上部生长趋于停止时,根系生长出现一个大高峰。其强度大,发根多。落叶前根系生长还可能有小高峰。在一年中,树根生长出现高峰的次数和强度,与树种、年龄等有关。根在年周期中的生长动态,取决于树木种类、砧穗组合、当年地上部生长、结实状况,同时还与土壤的温度、水分、通气及无机营养状况等密切相关。树木根系生长高、低峰的出现,是上述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在一定时期内,有一个因素起主导作用。树体的有机养分与内源激素的累积状况是根系生长的内因,而夏季高温干旱和冬季低温是促使恨系生长低潮的外因。在整个冬季虽然树木枝芽进入休眠,但根并非完全停止活动。 二、枝条生长 (一)树木的枝芽特性
1·芽序 定芽在枝上按一定规律排列的顺序性称为芽序。
2·芽的异质性 由于芽形成时,随枝叶生长时的内部营养状况和外界环境条件的不同,使处在同一枝上不同部位的芽存在着大小、饱满程度等差异的现象,称为“芽的异质性”。 3.芽的早熟性与晚熟性
4·萌芽力与成枝力 各种树木与品种其叶芽的萌发能力不同。有些强,如:松属的许多种、紫薇、小叶女贞、桃等;有些较弱,如核桃、梧桐、苹果。母枝上芽的萌发能力,叫萌芽力;常用萌芽数占该枝芽总数的百分率来表示,所以又称“萌芽率”。母枝上的芽能抽发生长枝的能力,叫成枝力。
5·芽的潜伏力 枝条受到某种刺檄 (上部或近旁受损,失去部分枝叶时)或冠外围枝处于衰弱时,能由潜伏芽发生新梢的能力,称为“芽的潜伏力”,也称潜伏芽的寿命。 (二)枝茎习性 1·枝的生长类型
树木依枝茎生长习性可分为以下三类: (1)直立生长 (2)攀缘生长 (3)匍匐生长 2·分枝方式
树木除少数种不分枝外,一般分三种分枝式。 (1)总状分枝(单轴分枝)式 (2)合轴分枝式
(3)假二叉分枝式 (三)枝的生长
1·枝的加长生长 指新梢的延长生长。由一个叶芽发展成为生长枝,并不是匀速的,而是按慢—快—慢这一规律生长的。
2·枝的加粗生长 树干及各级枝的加粗生长都是形成层细胞分裂、分化、增大的结果。在新梢伸长生长的同时,也进行加粗生长,但粗生长高峰稍晚于加长生长,停止也较晚。新梢由下而上增粗。秋季由于叶片积累大量光合产物,因而枝干明显加粗。级次越低的骨干枝,加粗的高峰越晚,加粗量越大。每发一次枝,树就增粗一次。
(四)影响新梢生长的因素 新梢的生长除决定于树种和品种特性外,还受砧木、有机养分、内源激素、环境与栽培技术条件等的影响。 1·砧木根系状况 2·树木贮藏养分的多少; 3·叶片合成的内源激索; 4·母枝所处部位与状况
5·环境与栽培条件(温度、光照、水分等)。
(五)树木生长大周期 树木和其他绿色植物一样,其各器官(或--部分)的生长规律都是起初生长缓慢,随后逐渐加速,继而达到最高速度,随后又减慢,直到最后完全停止。总之都以慢—快—慢这种“s”苗线规律。树木一生按这种规律的生长过程,称之为“生长大周期\。 二、花芽的分化
(一)花芽分化 植物的生长点既可以分化为叶芽,也可以分化为花芽。这种生长点由叶芽状态开始向花芽状态转变的过程,称为“花芽分化”。 (二)形态分化 (二)生理分化
四、树木开花 一个正常的花芽,当花粉粒和胚囊发育成熟,花萼与花冠展开,这种现象称为开花。 (一)开花的顺序性 1·树种间开花先后 2·不同品种开花早晚不同 3·雌雄同株异花树木的开花前后 4·不同部位枝条花序开放先后 (二)开花类别 1·先花后叶类 2·花叶同放类 3·先叶后花类
第四节 树木的整体性及其生理特点
一、各器官的相关性 (一)顶芽及侧芽 (二)根端与侧根 (三)果及枝
(四)营养器官与生殖器官 二、根系与地上部的相关
“本固则枝荣”反映了根系与地上部分的相关性。
第三章 园林树木对环境的改善和防护功能 第一节 园林树木改善环境的作用
一、空气质量方面 1·吸收CO2,放出02、 2·分泌杀菌素 3·吸收有毒气体 4·阻滞尘埃 二、温度方面 夏季降温,冬季增温。 三、水分方面
净化水体,增加空气湿度。 四、光照方面 改善光质,保健视力 五、声音方面 降低噪音
第二节 园林树木保护环境的作用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二、防风固沙
三、防火、防雪、抗辐射等 四、监测大气污染
第四章
园林树木的美化功能
园林树木种类繁多,每个树种都有自己独具的形态、色彩、风韵、芳香等美的特色。
园林树木美(观赏特性),可分为单体美与群体美。单体美主要体现在姿态、芳香、色彩、风韵以及自然衍生美。所谓自然衔生美的含义是指由于某种植物美而诱导产生的美。 一、园林树木的树形及其观赏特性 二、园林树木的叶及其观赏特性 (一)春色叶树
春季新生的嫩叶有显著不同叶色的,统称为“春色叶树”,如:黄连木、臭椿、五角枫等。 (二)秋色叶树
凡在秋季叶子能有显著变化的树种,均称为“秋色叶树”。 1·秋叶呈红色或紫红色者:
黄栌、火炬树、黄连木、柿树、漆树、卫矛、鸡爪槭、爬山虎、五叶地锦、红瑞木、樱花、平枝栒子、山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