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新课』
一、职业理想对人生发展的作用
1、职业理想是个人对未来职业的向往和追求。
(1)职业理想的特点:1社会性2时代性3发展性4个体差异性
(2)职业理想是个人对未来所从事的职业的向往和追求,是职业生涯发展的动力
2、作为奋斗动力的职业理想
(1)职业理想是人在职业活动中,追求工作、事业发展的动力来源。 (2)立志是规划职业生涯的起点,反映一个人的胸怀、情趣和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成就和大小。 二、职业理想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1、有明确职业理想的高素质劳动者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学校,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摇篮。 2、职业理想是实现社会理想的基础
三、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理想的实现(重难点) 1、务实的规划才能把理想变成现实,
(1)要做的是根据这一理想制定一份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必须务实,具有鲜明的个性,符合个人实际 (2)目标明确,阶段要清晰,措施要具体 2规划的过程是提高自己的过程。
四、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并进行点评 (至此2课时)
【教学总结】本章通过对职业和职业生涯含义的介绍,以及中专生为什么要了解职业和职业生涯,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的作用,为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明确的学习目标打下了基础。 【教学作业】做一份规划:我的人生理想
【教学建议】从学校就业办找一些成功学子的事例进行分析
【板书设计】略
第二章职业生涯发展条件与机遇
【教学目标】
6
帮助学生从职业的角度了解所学专业、了解个人特点、了解社会需要,树立正确的成才观,立足本人实际,把个人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热爱专业,增强职业生涯成功的自信心。 【教学要求】
认知:了解所学专业及其对应职业群和相关行业,了解职业资格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了解不同职业对从业者的个性要求和自己的个性特点。理解职业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理解“兴趣能培养、性格能调适、能力能提高”对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意义。
情感态度观念:树立行行出状元、中职生能成才的信念,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
运用:分析所学专业应达到的职业资格标准,分析本人发展条件,了解本专业的社会需要;体验个性调适和自我控制的过程;挖掘自己与职业要求相符的长处,找到存在的差距。
【教学重点】1、职业对从业者素质的要求 2、兴趣和性格的培养
3、家庭经济状况与职业生涯的发展 【教学难点】1、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个人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状况的改善 3、职业生涯的发展的各项联系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6课时
第1课发展职业生涯要从所学专业起步
『导入』P26页的故事中发现了什么?
『授新课』
一、 专业和专业对应的职业群 1、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特点:
职业群相对应。
(2) 在分类上从宽到窄有三级:专业大类、专业、专门化。
7
(1) 专业设置,其特点是明显的技术性和职业性,往往与社会上一定的
(3) 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以就业为导向,每个专业都对应着某个职业群。 2、
中职生面对的两类职业群
(1)适合中职生横向发展的职业群:主要体现为首次就业时择业面的拓展或今后可能转岗的职业
(2)适合中职生纵向发展的职业群:适合中职生纵向发展的职业群主要体现为技术等级和职务的提升,是中职生职业生涯发展潜在的岗位。首先要学好学校开展的各类课程;其次要努力提升自生素质,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最后是每个人对于自身职业生涯发展,做到“走一步,看两步,想三步”。 二、 职业对从业者素质的要求 (一)、职业素质的含义:
-------职业素质是劳动者在一定的心理和生理条件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劳动实践和自我修养等途径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发挥作用的一种基本品质。
(二)、具体方面(重难点,事例分析) 1思想道德素质:
(1)、含义:思想道德素质主要是从业者在思想政治上的信仰或信念以及道德上的修养等。是职业素质的灵魂,对于其他素质起统领作用。
(2)、职业道德素质的重点是敬业、诚信。衡量一个人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主要看他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2科学文化素质:
------科学文化素质是指从业者对自然、社会、思维、科学知识等人类文化成果的认识和掌握的程度,是职业素质的基础。表现在强烈的求知欲。 3专业素质:
-------专业素质是指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在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方面表现出来的状况和水平。专业素质是职业素质构成中的重点 4身体心理素质:
-------身体心理素质是指从业者身体各器官的机能和个性心理品质的状态和水平,具体表现为健康的体魄、健全的心理。
8
职业素质是一个统一整体。其中思想道德是灵魂,科学文化素质是基础,专业素质是重点,身体心理素质指载体。由这些素质构成的职业素质,在职业活动中集中表现为从业者具有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职业资格证书与职业生涯发展 1、职业资格证书对职业生涯发展的作用:
(1)、职业资格证书能证明持证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技术和能力,对中职生就也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2)、“证”是求职就业的“入场券”,“证”是具有实力、能胜任岗位的标志,“取证”是增强就业竞争力的手段。取得多个职业资格证书,不但能扩大择业面,增加就业机会,而且能大大提高择业过程中的主动性,使自己具备第一岗位任职能力,又具备转换岗位的适应能力。 2、学历文凭与职业资格证书:
学历文凭是一个人接受教育的年限、所具有的文化程度或者学业程度的证明,由教育部门颁发。职业资格是指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基本要求。
3、与中职生就业有关的职业资格证书:
-------有三大系列以技能为主的职业资格证书、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和公务员职业资格证书。 4、职业资格证书的选择
第一,中职生应该在理清所学专业对应职业群的基础上,了解适合自己横向发展的职业群中各职业的职业资格标准。
第二,对所选职业的职业资格标准做进一步了解,并以此为据设计出职业生涯的具体阶段。第三,了解所选职业纵向发展的途径,找出所选职业对于职务晋升的要求,了解为晋升应该做那些准备。 四、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1、中职生能成才:人才观是对人才本质及发展成才规律的基本观点。 2、各行各业里人才辈出:树立"天生我材必有用"的理念,为“三百六十行行出状元”。 (至此2课时)
第2课发展职业生涯要立足本人实际
9
『导入』08级网络2班学习委员被安徽棋社录取,聘为教练的事件进行分析讨论 『授新课』 一、兴趣及其培养
1、兴趣对职业生涯发展的作用:
-----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一个人对工作的兴趣与其成就大小密切相关,对工作不感兴趣,在工作中只能发挥其全部才能的20%—30%,对工作的有兴趣,在工作中发挥其全部才能的80%---90%. 2、职业兴趣:
------依据兴趣与职业的关系,把的人兴趣划分为十类 (1)喜欢同工具、器具或数字等事物打交道的人 (2)喜欢与人打交道 (3)喜欢有规律的工作 (4)喜欢帮助别人的人 (5)喜欢从大局着眼
(6)喜欢研究人的行为、举止和心理状态的人 (7)喜欢分析、推理、测试之类的活动 (8)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喜欢挑战和创新的人
(9)喜欢运用一定的技术、操纵制造产品或完成其他任务的人 (10)喜欢制作能看的见摸的着的产品 3、兴趣需要培养:
------不了解自己即将从事的职业,就认为自己不感兴趣,是不少初入学的中职生的心态。人们对某种职业往往需要有一个了解、喜欢、热爱、沉醉和奉献的过程。
(1)、是多搜集自己所学专业对应职业群的有关信息,关注他们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多参与职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感受取得成功的快乐;多了解本行业成功人士的事迹,通过真人真事感悟这一职业的乐趣。 (2)、学好专业课。在次,要拓展自己的兴趣范围。 二、性格及其调适(重难点) 1、性格对职业生涯发展的作用:
1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