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免疫学名词解释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是机体识别和清除非自身的大分子物质,从而保持机体内外环境平衡的生理反应。
2.免疫防御 是指动物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和侵袭的能力,又称抵抗感染。 1.免疫
3.免疫稳定 在动物新陈代谢过程中,每天产生大量的衰老死亡的细胞,免疫系统可将这些
细胞清除体外,以维持集体的生理平衡;若此功能失调,就会引起自身免疫病。
4.免疫监视 机体内的细胞常因物理、化学和病毒等致癌因素的影响作用下,机体经常会出
现少量肿瘤细胞;动物机体通过免疫严密监视肿瘤细胞的出现,一旦出现这些细胞,即对对这些细胞加以识别,然后清除。若此功能低下或抑制,肿瘤细胞会大量增殖,从而出现临床肿瘤。
5.免疫器官 指机体执行免疫功能的组织结构的统称。
6.免疫细胞 是参与免疫应答的细胞的统称,包括淋巴性细胞(T、B、N、K细胞等)、单核
吞噬细胞等以及它们的过渡型细胞和终末效应细胞。
7.淋巴细胞表指存在于淋巴细胞表面的多种膜分子,是淋巴细胞识别抗原、与其他免疫细胞
相互作用以及接受微环境刺激的分子基础,也是鉴别淋巴细胞的重要依据。 面标记
指凡能诱导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应答,并能与其产生的抗体或效应细胞在体内或8.抗原
体外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物质。
9.免疫原性 抗原分子进入机体后能诱导免疫应答的特性,与抗原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关,更
与机体的免疫应答特性相关。
10.反应原性 指抗原能与免疫应答产物,即抗体或效应T细胞发生特异反应的特性;反应原
性决定于抗原分子的化学性质。
11.自身抗原 正常自身组织成分及体液组分处于免疫耐受状态,不能激发免疫应答,但如打
破自身耐受,则可引起自身免疫应答;例如因外伤或手术等原因,隐蔽性自身抗原可使此种抗原进入血流时,则可引起自身免疫应答; 感染的病原微生物或某些化学药物,可与自身组织蛋白结合,改变其分子结构而形成修饰性自身抗原。
12.抗原决定指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是被免疫细胞识别的靶结构,
也是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的物质基础。 簇
必须有Th参予才能激发免疫应答的抗原,大多数抗原为TD-Ag。
不须Th参予,可单独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少数抗原为TI-Ag。
15.交叉反应 一种抗体对具有共同抗原决定簇的两种不同抗原都能结合,产生免疫反应,称
为交叉反应。
16.类属抗原 在两种不同的抗原之间存在相同或相似的抗原决定簇,带有相同抗原决定簇的
抗原称为共同抗原或交叉抗原。将存在于同一属或近缘种属的共同抗原称为类属抗原。
17.异嗜性抗在两种不同的抗原之间存在相同或相似的抗原决定簇,带有相同抗原决定簇的
抗原称为共同抗原或交叉抗原。如果存在于远缘不同种属中则称为异嗜性抗原
原,此现象为Forssman首先发现,故称为“Forssman抗原”。
抗原
在两种不同的抗原之间存在相同或相似的抗原决定簇,带有这种相同抗原决定簇的抗原称为共同抗原或交叉抗原。如果存在于远缘不同种属中则称为异嗜性抗原,此现象为Forssman首先发现,故称为“Forssman抗原”。
19.超抗原 1989年,瑞典科学家White提出的现代免疫学名词;是指一类由细菌、病毒、
寄生虫产生的对淋巴细胞有强大刺激功能的蛋白质;对T细胞的激活能力是普通抗原的2000-50000倍,只需极低浓度即可激活多克隆T细胞,产生很强的免疫应答;无严格抗原特异性,不受MHC限制。
是指先于抗原或与抗原混合或同时注入动物体内,能非特异性增强机体对抗原20.佐剂
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一类物质。
21.抗体 是机体在抗原和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下,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后所产生的
一种糖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清等体液中,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地结合,具有免疫功能.
22.独特型为抗体可变区上的抗原特异性;不同抗体形成细胞克隆所产生的抗体的V区具
有不同的抗原性,这是由可变区中成其是超变区的氨基酸组成、排列和构型所(Id)
决定的。
23.免疫调理 抗原和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后,可与巨噬细胞、NK细胞表面的Fc受体结合;
或抗原-抗体-补体复合物,借助吞噬细胞表面的CR而与细胞结合;通过上述2种途径促进吞噬细胞对抗原的捕获和吞噬清除,即称为免疫调理(前者为抗体介导的免疫调理,后者称为补体介导的免疫调理)。
24.单克隆抗同一克隆的细胞可合成和分泌在理化性质、分子结构、遗传标记以及生物学特
性等方面都是完全相同的均一性抗体,称之为单克隆抗体。是只针对某一特定体
的抗原决定簇,纯度高的抗体。
25.多克隆抗大多数天然抗原具有多种不同的抗原决定簇,而每一个决定簇都可刺激机体产
生一种特异性抗体。天然抗原的多个抗原决定簇刺激机体合成和分泌抗各种决体
定簇抗体,并分泌到血清或体液中,是含多种抗体的混合物,具有不均一性,无论是对抗体的研究还是临床应用都受到很大限制。
26.细胞因子 主要由免疫细胞所分泌的能调节细胞生长、分化,具有调节多种细胞生理功
能,参与免疫调节效应的小分子多肽或蛋白;在异常情况下也会导致病理反应。
27.白细胞介指在白细胞或免疫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细胞因子。 素
是存在于人和脊椎动物血清与组织液中一组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不耐热的大28.补体
分子,是一族参予免疫效应的球蛋白。
29.干扰素 正常细胞在病毒等适宜诱生剂的作用下所产生的一种生物活性物质,其本质是
糖蛋白,因其具有干扰病毒感染和复制的能力故称干扰素。
30.白细胞分是白细胞(还包括血小板、血管内皮细胞等)在正常分化成熟不同谱系和不同阶化抗原 段以及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标记。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个体的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是通过一组基因复合体编
码的,这一基因复合体就称为“MHC”,MHC有三类重要位点。
当IgG抗体与带有相应抗原的靶细胞结合后,可与有FcγR的中性粒细胞、单
核细胞、巨噬细胞、NK细胞等效应细胞结合,发挥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ntibody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 ADCC)。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