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化学期末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6H12O6,下列有关葡萄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葡萄糖由三种元素组成 B.葡萄糖是由碳、氢气和氧气组成 C.葡萄糖是由24个原子构成 D.葡萄糖分子由碳原子和水分子构成
2.向过滤器内倾倒待过滤液体时,若液面高于滤纸边缘,引起的后果是( ) A.液面高将滤纸压破 B.液体会溢出漏斗
C.液体从滤纸和漏斗之间的空隙流入接受器 D.滤纸被压过紧,不能起过滤作用
3.《都市报道》曾报道,不少中小学生爱食用流动摊贩出售的油炸或烧烤食品.经检验,这些食品中含有一种叫丙烯酰胺(C3H5ON)的致癌物,长期摄入会导致基因突变诱发癌症.下列有关丙烯酰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丙烯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是71
B.丙烯酰胺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3:5
C.丙烯酰胺分子是由3个碳原子、5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和1个氮原子构成的 D.丙烯酰胺分子是由碳、氢、氧、氮四个元素组成
4.芯片是内含集成电路的硅片,下图是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硅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硅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4 C.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g D.硅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5.如图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属于同种元素 C.②③④均表示离子 A.将混合气体点燃
C.将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B.③⑤化学性质相似 D.②④形成的化合物是MgCl B.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D.将混合气体通入水中
6.除去CO2气体中的少量CO,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
7.按照一定依据把物质进行分类,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用途的常用方法,现在三组物质: ①白酒、空气、糖水、白磷;②水银、生铁、硬铝、黄铜;③氮气、红磷、镁条、干冰。 每组中均有一种物质的类别与其他三种不同,这三种物质依次是( ) A.白磷、生铁、镁条 B.白磷、水银、镁条
C.白磷、水银、干冰 D.空气、黄铜、氮气
8.我国自主研发的抗肿瘤新药西达苯胺(化学式是C22H19FN4O2,相对分子质量为390.4),填补了我国T细胞淋巴瘤新药的空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西达苯胺由五种元素组成 B.西达苯胺不属于氧化物
C.一个西达苯胺分子的质量是390.4g D.一个西达苯胺分子由48个原子构成
9.图为某元素X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X属于金属元素 B.元素X的核电荷数为16 C.X的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D.元素X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六周期,第ⅢA族 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检验装置气密性 B.闻气体气味
C.称量NaC1的质量 D.过滤操作
11.维生素C( C6H8O6)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维生素C属于氧化物
B.维生素C中碳、氢原子个数比3:4 C.维生素C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为4:3 D.维生素C分子中含有20个原子
12.下列关于实验操作中先后顺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先调节天平平衡,后称量 B.给试管中的药品加热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 C.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先检验气体的纯度,后点燃
D.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用排水法收集完毕时,先熄灭酒精灯,后将导气管撤离水槽 13.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 A.碳具有还原性,可冶炼金属
B.氧气具有氧化性,可作为燃料
C.镁粉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用于制作照明弹 D.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用于填充灯泡以延长寿命 14.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分子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
A.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B.“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5m3的石油气可以装入0.24m3的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D.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15.下列空气成分中,化学性质很不活泼,且通电时会发出不同颜色光的是 (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二、多选题
16.把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装有呼出气体和普通空气的集气瓶内,观察到木条在空气瓶内燃烧较旺,由此说明
A.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 B.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小 C.呼吸过程中消耗了氧气 D.呼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17.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前后原子和分子种类均不变 C.A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三、推断题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为17∶32
18.A、B、C、D、E、F六种物质之间的转换关系如图所示(部分转换关系的反应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A、B、C中含有同种金属元素,D、E、F中含有同种非金属元素,B、D、E属于氧化物,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份。
(1)E的化学式是_____;E能使人中毒的原因是_____。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指定的转换关系: A→D:_____;B→C:_____。
(3)D、E、F之间除上述转换关系外,还可有如下转换关系,写出其化学方程式:D→E:_____。 四、流程题
19.自来水厂净化过程的主要操作流程如图
(资料:常用的絮凝剂有明矾[KAl(SO4)2?12H2O],消毒剂有液氯(Cl2))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X的名称是_____,试剂A的名称是_____。
(2)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_____(填“能”或“不能”)将硬水软化成软水,生活中将硬水软化的方法是____。
(3)高铁酸钾(K2FeO4)能作消毒剂与絮凝剂。它杀菌时会生成氢氧化铁胶状物。高铁酸钾中铁元素的
化合价是_____。 五、实验题
20.结合下图图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_(填装置序号),但实验时需对该发生装置做的改进是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为__________。
(3)某同学提出只要将上述A装置和下图所示装置相连接,就可收集并测量生成的氧气的体积,则正确的连接顺序是:A装置的导管出口→(_________)→(_________)→c(填接口字母)。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为控制反应速率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填装序号)。 六、计算题
21.近年来,染发俨然成为人们的时尚选择。据央视国际网络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2600多人中,染过发的占到90%以上。染发剂普遍含有对苯二胺这种致癌物质,对人体有害,对苯二胺化学式为C6H8N2。请回答:
(1)对苯二胺的化学式量为__________;
(2)对苯二胺中__________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七、科学探究题
22.某兴趣小组同学对实验室制备氧气的条件进行如下探究实验。
(1)催化剂的种类与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率是否有关呢?甲设计以下对比实验: ①将30g10%H2O2溶液与1gMnO2均匀混合;②将xg10%H2O2溶液与1gCuO均匀混合。 则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②中x的值应为___。
(2)乙探究了影响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度的某种因素。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 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 MnO2的质量 相同时间内产生O2体积 9mL 16mL 31mL Ⅰ 50.0g Ⅱ 50.0g Ⅲ 50.0g 本实验的结论是___。 (3)实验反思:
1% 2% 4% 0.1g 0.1g 0.1g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