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目前,我国城市环境污染中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是SO2、NO2、CO、烟尘
B.凡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对人体健康均有害,不可食用
C.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D.为防止电池中的重金属等污染土壤和水体,应积极开发废电池的综合利用技术 2.下列各项化学用语中
A.Na2O2的电子式为: B.丙烷分子的比型为:
C.甲醛的结构简式:HCHO D.聚丙烯的结构简式为: 3.分子式为C5H11OH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
A.6种
B.7种
C. 8种 D.9种
] [ CH2-CH2-CH2-- n
表示正确的是( )
4.设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 )
A.常温下,42 g C2H4和C4H8的混合物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3 NA B.58.5 g氯化钠固体中含有NA个氯化钠分子; C.标况下,11.2 L己烷所含的分子数为0.5 NA;
D.1 mol FeCl3完全水解转化为氢氧化铁胶体后生成NA个胶粒;
5.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过程中,涉及到下列操作,其中正确的是(考察每一个操作时,假设其它操作均正确)( )
冷凝水 —
A.将海带灼烧成灰 B.过滤得合I溶液 C.放出碘的苯溶液 D.分离碘并回收苯 6.在指定的条件下,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A.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Fe、Na、I、NH4
2+
+
-
+
B.强碱性溶液中:K、Na、ClO、S
C.0.1 mol·L NaAlO2溶液中:H、Na、Cl、SO4
-1
+
+
-
2-
++-2-
D.由H2O电离出的c(H)=10mol/L溶液中:Na、HCO3、AlO2、SO4
+-11+--2-
7.对盆栽鲜花施用了S-诱抗素制剂可保证鲜花盛开。S-诱抗素的分子结构如下图,
下列关于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其分子式为C15H22O4
B.1 mol该物质与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2 molNaOH C.既能发生加聚反应,又能发生缩聚反应
D.既可以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又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8.根据表1信息,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表1 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
元素代号 原子半径/nm 主要化合价 L 0.160 +2 M 0.143 +3 Q 0.112 +2 R 0.104 +6、-2 T 0.066 -2 OOHCOOHA.氢化物的沸点为H2T<H2R B.单质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为L<Q C.M与T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两性
D.L与R的核外电子数相等
2+
2-
9.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描述正
确的是 ( )
A.反应开始到10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mol/(L·s) B.反应开始到10s, 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mol/L C.反应开始时10s, Y的转化率为79.0%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 Y(g)
Z(g)
10.用高铁酸钠(Na2FeO4)对河湖水消毒是城市饮用水处理的新技术。
已知反应Fe2O3+3Na2O2===2Na2FeO4+Na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B.Fe2O3在反应中得到电子
C.3 mol Na2O2发生反应,有12 mol e发生转移 D.Na2FeO4能消毒杀菌是因其具有强氧化性
11.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
-1
-
-1
A.已知2H2(g)+O2(g)===2H2O(g) ΔH=-483.6 kJ·mol,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 kJ·mol
B. 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57.3 kJ·mol,则含40.0 g NaOH的稀溶液与稀
醋酸完全中和,放出57.3 kJ的热量
C.已知2C(s)+2O2(g)===2CO2(g) ΔH=a;2C(s)+O2(g)===2CO(g) ΔH=b,则a>b D.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 ΔH>0,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1
12.下列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
A.常温下,氨水与氯化铵的pH=7的混合溶液中:c(Cl)>c(NH4)
B.常温下,pH=2的一元酸和pH=12的一元强碱等体积混合: c(OH)=c(H) C.0.1 mol·L的硫酸铵溶液中:c(NH4)>c(SO4)>c(H) D.0.1 mol·L的硫化钠溶液中:c(OH)=c(H)+c(HS)+c(H2S)
—1
-
+
-
—1
+
2-
+
-
+
-
+
13.双酚A作为食品、饮料包装和奶瓶等塑料制品的添加剂,能导致人体内分泌失调,对儿童的健康危害更大。
下列有关双酚A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双酚A的分子式是C15H16O2
B.双酚A的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氢原子数之比是1:2:2:3
C.反应①中,1mol双酚A最多消耗2 mol Br2
D.反应②的产物中只有一种官能团
14.铁镍蓄电池又称爱迪生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 Fe+Ni2O3+3H2O=Fe(OH)2+2Ni(OH)2 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
A.电池的电解液为碱性溶液,正极为Ni2O3、负极为Fe B.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Fe+2OH-2e= Fe(OH)2 C.电池充电过程中,阴极附近溶液的pH降低
D.电池充电时,阳极反应为2Ni(OH)2+2OH-2e=Ni2O3+3H2O
15.将一定质量的Mg和Al的混合物投入500mL稀硫酸中,固 体全部溶解并产生气体。待反应完全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积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g和Al的总质量为8g B.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5 mol/L C.生成的H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L D.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5mol/L
的体
---
-
16.下列离子方程式与所述事实相符且正确的是( )
A.漂白粉溶液在空气中失效:ClO+CO2+H2O=HClO+HCO3
B.向Na2SO3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SO3+Cl2+H2O=SO4+2Cl+2H C.用浓盐酸与MnO2反应制取少量氯气:MnO2+2H+2Cl=Mn+Cl2↑+2H2O
D.钠与CuSO4溶液反应:2Na+Cu===Cu+2Na
2+
+
--
2-2--+
+-2+
第Ⅱ卷(共52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含2小题,共18分)
17.(10分)短周期元素A、B、C、D、E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与C可形成A2C2和A2C两种化合物;B的最高价氧
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甲与其气态氢化物乙反应可生成盐丙;D与A位于同一主族;在同周期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中,E的离子半径最小。
(1)实验室中可用A2C2制取C单质,其化学方程式是
(2)由A、C、D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是 ;B、C、E三种元素组成的常见盐的水溶液呈酸性,原因是 示)。
(3)反应乙+C2→B2+A2C(未配平)可设计为的电极是 (填“正”或“负”)极,在应是
可再生能源,具有广泛的开发和应用前景。
(1) 工业上一般采用下列两种反应合反应Ⅰ:CO (g)+2H2(g)反应Ⅱ:CO2(g)+3H2(g)
CH3OH(g) ΔH1
CH3OH(g)+H2O(g) ΔH2
成甲醇:
燃料电池,则通入乙碱性条件下其电极反18.(8分)甲醇是一种
(用离子方程式表
①上述反应符合“原子经济”原则的是________(填“Ⅰ”或“Ⅱ”)。 ②下表所列数据是反应Ⅰ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K)。
温度 K 250 ℃ 2.041 300 ℃ 0.270 350 ℃ 0.012 由表中数据判断,ΔH1______0(填“>”、“=”或“<”)。 ③某温度下,将2 mol CO和6 mol H2充入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c(CO)=0.2 mol·L
-1
,则CO的转化率为________,此时的温度为________(从上表中选择)。
(2)下列各项能作为判断反应Ⅰ在2 L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的
是_______(填序号字母)。
A.容器内CO、H2、CH3OH的浓度之比为1∶2∶1 B.2v(H2)(正) = v(CO)(逆) C.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3)已知在常温常压下:
①2CH3OH(l)+3O2(g)===2CO2(g)+4H2O(g) ΔH1=-1 275.6 kJ·mol ②2CO(g)+O2(g)===2CO2(g) ΔH2=-566.0 kJ·mol ③H2O(g)===H2O(l) ΔH3=-44.0 kJ·mol
-1
-1
-1
写出甲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三、实验题(本大题含1小题,共12分)
19. (12分)某研究小组欲探究SO2的化学性质,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