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助相关人员做好施工组织设计、质量目标计划。 2.2.6.3 施工阶段
完善工序质量控制,建立质量控制点。 组织或参与技术交底和技术复核。
配合材料员作好材料进场的检验、报验工作。 严格工序间交换检查,签字验收。
加强日常检查、监督,搞好质量事故的调查与处理。 2.2.6.4 竣工阶段
按照有关质量评定标准,组织核定分项工程和分部工程的质量等级。 搞好质量的总结工作。 2.2.7 材料责任工程师
严格遵守各种材料管理制度,严格把好材料采购、检验等质量关。 三、工程质量控制流程图
3.1 施工准备
3.1.1 施工组织设计(质量计划)或项目质量计划的编制。
3.1.1.1 开工前,根据工程特点、合同要求及施工图,由项目质保工程师组织专业人员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质量计划),并负责审核,交公司工程管理部门批准后送业主、监理公司、质监部门备案,并下发班组实施。
3.1.1.2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质量计划)或项目质量计划时,应明确单位工程的划分,并应与业主、质量部门、监理等取得一致意见。 3.1.2 项目经理部提出施工机具、设备需用计划,由设备部门负责调配并保证符合工程要求。
3.1.3 项目经理部提出工程物资需用计划,物资部门或项目经理部按规定,提供材料。
3.1.4 材料、设备、配件使用前,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质检员、施工员、班组长及作
业人员进行验证,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3.1.5 工程在施工前进行预先检查,预检由项目质保工程师、质检工程师、专业责任工程师、班组长参加。 3.2 过程分类
为便于有效地控制施工过程的质量,根据设备安装施工的性质和特点将施工过程划分为:一般过程、关键过程、特殊过程。 3.3 一般过程的控制
3.3.1 一般过程指操作工艺简单的过程。本工程分项工程有:管道安装及保温、小型静止设备安装、中小型结构安装、附件安装、等。
3.3.2 一般过程受控的条件;按计划配置合格人员,满足施工要求的机械设备、检定合格的计量器具和试验设备、验证合格的材料、有效的施工文件、合适的操作环境。
3.3.3 一般分项工程施工,由施工技术人员提供有关文件,必要时进行技术交底,作业人员按图纸、规范、标准的要求操作,以控制过程质量,使其满足规定要求。
3.3.4 在操作过程及其质量控制中,作业人员要坚持开展“三工序”活动,即:“检查上道工序、保证本道工序、服务下道工序”,使过程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3.3.5 过程试验
在施工过程中,对过程或产品的某些特征需要进行试验时,由项目技术总工组织,按公司有关规定进行。
3.3.6 过程检验 3.3.6.1 自检
A 施工班组要指定具有实践经验和责任心强的兼职质检员,负责班组质量自检资料的积累和管理工作;
B 班组的每个操作者,要严格按标准或技术交底要求进行施工,结自己所施工的工程质量随时进行检查;
C 上道工序合格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并将自检数据提交质检员填写在自检记录上,由质检工程师抽检。 3.3.6.2 专检
在自检的基础上,质检工程师应根据现场施工进度,做好工序跟踪控制的专职检查、确认。对查出的问题填写“整改通知单”,通知有关人
员限期整改。
3.3.6.3 隐蔽工程检查
隐蔽工程在班组自检合格后、隐蔽前,由专业责任工程师填写隐蔽工程检查记录,并组织质检工程师(重要项目需质监部门参加),同时邀请业主、监理代表验收签字,方可进行隐蔽。 3.3.6.4 交接检查
A 不同专业之间的过程交接,由项目经理部质保工程师组织质检工程师,双方施工技术人员及有关人员参加,进行检查验收,并办理中间交接手续;
B 土建与安装之间交接,由双方项目经理部组织有关部门、专业责任工程师、质检工程师参加者,进行中间交接验收。交付方出具中间交接资 料,接收方复查认可后,办理中间交接手续;
C 在交接过程中,发现的质量问题,由交付方承担责任,并负责返修或返工。若有争议,由项目经理部业主、监理代表负责协调解决。
3.3.6.5 工程质量验评
A 分项、分部工程完成后,由专业责任工程师进行分项、分部工程质量预检,填写分项、分部质量检验评定表;由项目质保工程师组织评定;工程管理部核定质量等级。技术资料不全或不合格,不予核定。
B 单位工程由公司组织质监人员进行预检,合格后连同技术资料,质量评定资料报公司质量管理部门核查评定。 3.3.7 过程中的防护
作业人员在施工中,应按公司有关规定进行已完工程防护,质检员和施工技术人员负责监督检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