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9年上海市各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汇编(诗歌鉴赏)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8 9:01:3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19年上海市各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汇编

——诗歌鉴赏

【奉贤区】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16题。(8分)

_______ 张先

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 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注:①中酒:喝醉酒。

14.根据形式判断,本词的词牌名是( )。(1分) A.踏莎行 B.青门引 C.诉衷情 D.如梦令 15.对本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一句写词人对春日里天气频繁变化的感受:天暖之感为“乍”;天冷之感为“轻”;风雨之定为“方”;“还”则点出冷暖交替频繁。

B.第二句写词人独处庭轩,面对风雨吹打后的残红狼藉,更是万端愁绪袭上心头,无计自持,只好以酒解闷,以致“中酒”。

C.第三句写词人在雕梁画栋处流连,被凉风吹醒,夜色浓浓、门户重重反衬出周边环境的宁谧,无限凄凉之感随醒而复炽。

D.全词融情于景,虚实交融,抓住“清明”的时令特征,营造了孤苦、寂寞、凄美的意境。 16. 结合全词内容,赏析“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句。(4分) 【答案】 14.(1分)B 15.(3分)C

16.(4分)例:词人妙用对比。下片写眼前寂寞庭轩,入夜后重门深锁,心情愈发沉重;而此时明月朗照,却送来别院秋千影动,今昔虚实对比,以乐衬哀,旧时往事历历涌上心头,秋千影动,荡秋千之人却渺然不知所之,此情此景,情何以堪?突出春日怀人之悲。

1

【静安区】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14题。(8分)

夜渡湘水 孟浩然

客行贪利涉,夜里渡湘川。 露气闻芳杜① 歌声识采莲。 榜人②投岸火,渔子宿潭烟。 行旅时相问,涔阳何处边?

[注]①杜:杜若,芳草名。②榜人:船夫

12.下列关于本诗的说法不正确的的一项是( )。( 2分) A.本诗是田园山水诗。 B.本诗是五言律诗。

C.颈联中“岸火”“潭烟”,紧扣了诗题中的“夜渡”二字。 D.尾联中的“时”表达了诗人想到涔阳与朋友相聚的急切心情。 13.以下对本诗风格的评价贴切的一项是( )。(2分)

A.明快飘逸 B.婉约含蓄 C.质朴刚劲 D.清淡自然 14. 请赏析“露气闻芳杜,歌声识采莲”两句。(4分) 【答案】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14题。(8分) 12. A (2分) 13. D (2分)

14. 傍晚的露气中飘荡着杜若的芳香,江面上不时传过来采莲女悠扬的歌声。

两句分别从嗅觉和听觉的角度,紧扣“夜渡湘水”的特点,营造出香气飘荡,歌声悠扬的美好意境。 (4分)

2

【黄浦区】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14题。(8分)

塞上曲

(唐)于鹄

行人朝走马,直走蓟城傍。 蓟城通汉北,万里别吴乡。 海上一烽火,沙中百战场。 军书发上郡,春色度河阳。 袅袅汉宫柳,青青胡地桑。 琵琶出塞曲,横笛断君肠。

12.从题材和体裁看,下列对本诗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分) ..

A.咏史诗 古体诗 B.边塞诗 古体诗 C.咏史诗 近体诗 D.边塞诗 近体诗 13.下列对于本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一烽火”与“百战场”形成对比,表现战争失败的残酷。 B.“发”“度”二字用比喻比拟手法,表现战事的急切迅疾。 C.作者善用叠词,描绘中原与塞上的春日景色,具有音韵美。 D.这首诗从语言风格来看,刚劲凝练,慷慨激昂,奇诡瑰丽。 14.紧扣“断君肠”一语,赏析本诗是如何抒发情感的。(5分) 【答案】

12.(1分)B 13.(2分)C

14.(5分)答案示例:本诗结尾以“断君肠”直接抒发忧伤苦楚,悲哀至极之情。前四句写万里辞家,远赴边塞,字里行间透出一股豪气。中间四句写边地见闻,通过对比表现战争的频繁,“发”“度”二字化静为动,表现战事的急切迅疾,为下文的抒情蓄势。最后四句声色结合,寓情于景,先写中原与塞上两地春日景色的清丽,再写琵琶横笛的声调凄恻,以乐景衬哀情,更显战争之悲,全诗调动多种手法突显战争的伤感,很有感染力。

3

【浦东新区】

(三)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14题。(8分)

浣溪沙 宋 苏轼

十二月二日,雨后微雪,太守徐君猷携酒见过,坐上作《浣溪沙》三首。明日酒醒,雪大作,又作二首。时元丰五年也。

万顷风涛不记苏,雪晴江上麦千车。但令人饱我愁无。 翠袖倚风萦柳絮,绛唇得酒烂樱珠。樽前呵手镊霜须。

【注】①苏,苏醒(一说指苏轼自己)。○2镊,拔去。

○2

○1

12.下列关于本词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从内容上看,本词写于酒醒之后。 B. 从词调体式来看,本词属于小令。 C. 从押韵看,押平声韵,中途换韵。 D. 从时间顺序看,本词采用了倒叙。

13.下列对本词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 “不记”二字以幽默风趣的笔法表现了词人醉意朦胧的状态。 B. “雪晴”一句转入虚写,表现了词人由雪景引发的美好愿望。 C. “翠袖”一句运用比拟,写出了酒席上女子婀娜柔美的姿态。 D. 这首词上片明快,下片深婉,相反相成,艺术表达富于变化。 14.联系整首词,赏析画线句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4分) 【答案】 (三)(8分) 12.(2分)C 13.(2分)C

4

2019年上海市各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汇编(诗歌鉴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fkh28m5668mpoj7ocb09o8y29wtcx00z54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