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刑事诉讼法学案例教学法运用之再思考-2019年教育文档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6 3:51:1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刑事诉讼法学案例教学法运用之再思考

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双边活动的过程。它是一个带有创造性的复杂劳动过程。而教学方法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落实教育方针,提高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是联系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的桥梁。常言道,教学有法,法无定法,贵在得法。教法又具有多样性,因此,选择合适的教法成为教师教学成功的关键。笔者认为,在目前全方位启动法学教学改革、落实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案例教学法是符合高校法学教学改革实际的最佳选择。本文结合传统教学法仅就刑事诉讼法教学改革实践谈几点粗浅看法。

一、案例教学法概念的内在规定性

案例教学是法学教学改革的永恒主题,是许多高校法学院系和教师创新教学的实验场。案例教学法最早萌芽于古希腊、罗马时代。1829年,英国学者贝雷斯率先应用于法学教学中。1870年,美国朗德尔教授出任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时,在法律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并竭力倡导。因为英美法系判例法的传统和特点,案例教学法成为这些国家颇为流行的教法。案例教学法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以案例为中心,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通过案例的组织、分析讨论、总结评论把抽象的理论和呆板的法条与实际相结合,使普遍性的理论观点和特殊的事实材料相统一,记忆性的知识学习和操作性的分析思考相统一”。①根据案例教学法,在刑

事诉讼法教学中,以理论和法条为基础,重点讲授和分析已决刑事诉讼案例,用案例教学代替单一理论讲授。其具体实施是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它通过对具体案例分析研讨,总结出社会现象的普遍规律,导出法学一般原理和原则。

案例教学法有别于判例教学法。尽管同属于法学课堂教学方法,都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但二者具有明显的不同。其一,背景不同。判例教学是英美法系国家法学院校课堂教学经常采用的教学方法,它以英美法系国家判例占据重要地位为前提和背景,而案例教学法以成文法法律渊源为背景。其二,目的不同。判例教学强调案例的完整性和法律效力,学生研习判例旨在理解其判例原理和作为判决依据的法律属性,换句话说学生是把它作为法律学习,而案例教学法并非如此,他们借助案例加深对法理及法律条文理解运用,并初步体会法律对社会生活的调控功能,同时,培养学生应用法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三,内涵不同。案例教学法的内涵及外延宽泛,它可以是法院判决,也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设计。案例可以是个案全部或部分,也可以是多个案例组合,即允许对案例进行改造。而判例教学法只能是完整的判例法律。因此,刑事诉讼法教学中绝不可将二者混为一谈。 二、刑事诉讼法教学案例教学法应用之必要性 (一)传统刑事诉讼法教学模式已落后于素质教育目标和要求

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知识经济兴起和法学与国际接轨要求,

我国《教育法》《高等教育法》以及教育部法学教育改革决定等法规文件,均将高校法学教育定位于素质教育,即培养高素质的公民,高素质的法律人。法律本身固有的实践性特点也要求,大学法律教育必须高度重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众所周知,传统刑事诉讼法教法都是填鸭式教法,仅注重对学生灌输理论和教条,“该模式的特点是教师讲,学生听,其课程设计是以讲授理论为主,教师比较侧重于联系古今中外的理论资料去介绍、分析和评价某种立法式学术观点,而对我国司法实践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实际经验则涉及较少”。②学生是被动的接收器,这种僵化、死板的模式,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无可否认,这种教法对于推动学生理解和掌握刑事诉讼法的理论问题确实有效,它能够强化基本理论识记,培养出有较高理论素养和一定学术研究能力的学生。然而,其最大弊端在于理论与实际脱节,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不适应新形势对高素质法律人的迫切需要。 (二)案例教学法是适应素质教育改革的最佳选择 有学者认为,案例教学法用案例教学代替理论讲授,过分强调案例的作用,完全无视理论教学的重要性。对此我们不能赞同,因为法学素质教育实现是一个复杂过程,它需要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和多种教学手段的综合应用。总的来讲,法学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教学和实践两个途径来完成。就目前的教学途径来看,它经常采用课堂讲授、案例教学、课堂讨论、诊所式教学等方法;就实践途径讲,可以采取教学实习、模拟法庭、法律援助等方式

实现。案例教学法是以理论讲授为铺垫,它并不脱离理论学习,“案例教学主要是在课堂教学中完成的,可以从讲授理论导向案例,也可以从案例导出理论”。③“法学案例教学法作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全方位地塑造法律人才的一种积极的教学方法,具有启发性、参与性、互动性、民主性等优势特点”。④据此,我们认为,它高于讲授法,极具灵活性,它既是课堂讲授的延伸、升华和提高,又是向实践性教学过渡的手段,是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缩影和完美结合,是适合我国高校实际的最佳教学法。眼下,许多人提起法学素质教育,片面以为素质教育就是实践教学,就是见习、法律咨询、社会调查、专题辩论、模拟法庭等,从而忽视理论传授,将法学教学引入误区。目前,高校法学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使实践教学的时间和条件极为有限,学生走出校门步入司法机关和律师所的实践机会并不多。法学教学多数时间还是课堂教学,丢开课堂教学,学好法学乃至搞素质教育都是空话。但是,案例教学既重理论传授,又能兼顾实践性,改变了单纯传理论释法条,远离司法实践的倾向,使法律原理和条文借助活生生的生活原型予以放大还原,必能激活学生学到的法律知识,产生“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三)刑事诉讼法教学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致学生受益无穷 实践证明,案例分析法能激发学生学习激情,帮助学生快速理解并运用刑事诉讼法知识,开拓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批判精神。它可以大大缩短教学与实际生活的差距,引领学生

刑事诉讼法学案例教学法运用之再思考-2019年教育文档.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fl2n8jk107zlrl1bkfq6d7jn4l8uv01391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