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是理论课通向实践应用的桥梁,无疑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最佳选择。进行案例教学,改进了教法,丰富了教学形式,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兴趣,得到学生积极响应与配合,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它让学生对法律的社会功能和价值有了真切的认识。尤其是借助典型案例分析研讨,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刑事诉讼法对社会的巨大作用,既体会到它对落实刑法的工具价值,又能感受到作为程序法具有的保障人权、公平正义、自由、秩序、效率等独立价值。同时,案例教学还培养和训练了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和法律洞察力。在刑事诉讼法案例教学中,学生会在法律与案件事实之间反复进行对照思维,反复取舍,无形中训练了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独立思考力、法律语言表达力,使学生综合素质得以提升。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用法律眼光看待社会现象的本领。
三、案例教学法的实践应用尚需不断创新完善
在刑事诉讼法案例教学中,还存在许多突出问题,如教师教学观念滞后、案例选取应用不科学、教师一言堂以及驾驭案例教学的能力不够强等。其实,案例教学对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安排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为此需付出更多心血和汗水。然而,基于案例教学无法估量的应用价值,探讨案例教学法改革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教师的观念和教学思维方式要根本转换。观念引领行动
教学理念决定教师对教学手段和方式的选择,不同理念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法学教育的真谛是使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和使用法律”。⑤在教学中,很多教师都重理论、轻实务,重传授、轻参与。它以应试为教学的终极目标,极大地制约了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和推广。案例教学法要求教师必须彻底换脑筋。同时,与观念更新相对应,教学思维方式要变演绎式为归纳式教学,从教师事先给定某个确定的法律原理或结论变为由学生从案例分析中自己找到答案,刑事诉讼法教学形式也要从教师讲案例转向学生主动研讨案例。
(二)案例教学法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案例教学法要做到从典型案例收集,设计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到总结评论,教师应始终贯彻学生参与原则。改变过去法学课堂,教师唱主角,学生个性难以得到张扬的被动局面。教学活动中师生双边平等,教师就案例阐明个人观点,学生也可就案例陈述己见。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均可自由争论、辩论,多方互动,各种思想观点交流碰撞,就能激发学生兴趣,培养他们较强的思维能力。
(三)要科学组织刑事诉讼法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法成功的核心是案例,关键在案例如何应用,教师着力点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结合教学目标选取恰当案例。刑事诉讼法教学主要是传授学生基本原理、概念和重点法条等基础知识,选取案例绝非事无
巨细,覆盖到所有知识点,而是要结合章节内容、教学目的要求,择其重点、难点而定。随后查阅收集有关资料,撰写案例报告。围绕确定目标应当选取简单明了又具典型意义的案例。简单,要求案例叙述要清楚明白,事件过程尽量完整,事情要素必须齐全,同时,案例中应巧妙突出问题困境;典型,就是有代表性,不是泛泛而谈,因为典型才有说服力,能够启迪思维。此外,案例要新颖生动。应选取司法实践中的最新案例,尽量贴近社会生活,也可选取司法实践中凸现的新问题作为题材。现成案例并非适用,有时需要对其精心加工制作,为我所用。选取案例要考虑对学生的兴趣、思维启迪性及思维能力训练等方面取舍。所以,选取案例并非易事。笔者认为,选取的案例可划分为一般案例和典型案例。前者主要是用于阐释或引出概念、原理、原则,不必作深入系统的剖析讲解,能起到引发学生兴趣、开阔视野、加深知识印象作用即可。如涉及沉默权问题,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并无沉默权规定,引发对西方沉默权来由叙述:米兰达规则来源案例,即为一般案例。后者即是我们所谓真正意义上案例教学法中的案例。 2.案例教学形式要多元化。创新案例分析法应提倡多元化教学法,要借助各类现代化教学设备,实现案例教学手段多元化。针对刑事诉讼法作为程序法实践性强的特点,教师应采用多种生动活泼的形式组织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有很多种方式可供选择,回旋余地较大。目前,法学案例教学最常用的形式有列举案例法、讲评案例法、讨论案例法、实习案例法等。我们以为,适用多媒
体教学形式值得尝试,即以多媒体为载体实施案例教学法。适当运用电教设施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是在课堂案例教学及模拟法庭教学中,借助多媒体课件或录像、幻灯等视听材料展示诉讼法的程序变换过程,既能烘托气氛,使案例教学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和提高效益,又可加大课堂信息量,极大地丰富教学内容。
3.要积极探索刑事诉讼法案例教学技巧。(1)要科学地组织学生熟悉案例。教师要匠心独运地设置问题。设计问题难度要适当,要考虑学生的知识层次、自学潜力和案例难易,绝不可随心所欲。要分层次、分阶段逐步推进学生阅读案例,先感知案情,再呈现问题,最后进入找法找答案阶段。(2)在点拨案例疑难问题中运用启发式驾驭案例讨论进程。刑事诉讼法作为程序法,应用性强,案例讨论过程也是开启学生智慧的启蒙过程。要紧扣案例反映的社会生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他们敢于发言,发表不同意见。引导他们找问题、找破法,通过学生间、师生间相互切磋与交流互动,发挥案例教学之长,促教学成为多向多维的动态过程。(3)有“预谋”地设计疑问。运用案例教学仅是手段,设疑、释疑、解惑,都要紧紧扣住章节教学目标,经过案例分析,水到渠成引出预设知识要点,令学生茅塞顿开。(4)教师要对全案予以点评总结,达到校正学生认识偏差,探究新的疑问,总结心得体会,拓宽视野,升华学生思想境界的效果。
4.教师必须努力加强业务素质和实践教学能力强化。案例
教学法向刑事诉讼法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挑战。教师必须积极钻研刑事诉讼法学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及熟悉法律条文、相关司法解释,还要时常关注刑事诉讼法学领域最新动态,不断更新知识,开阔视野,积极参加司法实践。常言道,教师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一缸水。教师要注重实践经验的积累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搞好社会调研,为应用案例教学法,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打下坚实根基。尤为重要的是教师必须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出奇制胜,提出问题,旁征博引,精彩点评,还要引经据典,传授真知,展现案例教学方法的优势,开拓学生思维,实现培养高素质的法律人的宏伟目标。 [注释]
①周世中,倪业群.教学教育与法科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99.
②刘伟丽.论刑法学教学方法改革的新思路[J].大学时代,2006(5).
③周世中,倪业群.教学教育与法科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102.
④贺奇兵,张新民.法学案例教学法应用研究
[EB/OL].chinalawinfo/Fxyluntan/gj5.html,2008-01-01. ⑤邓艳伟.《刑事诉讼法》教学改革初探[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09(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