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反向、共线
B、反向,过截面形心
C、方向相对,作用线与杆轴线重合 D、方向相对,沿同一直线作用 8. 下列图中的受力杆件,( D )是轴向拉压杆件。
9. 图示受拉直杆,其中AB段与BC段内的轴力及应力关系为( A )。 A.NAB?NBC 、 ?AB??BC;
???BC; B.NAB?NBC 、 ABC.NAB?NBC 、
?AB??BC。
10. 图示阶梯形杆,CD段为铝,横截面面积为A;BC和DE段为钢,横截面面积均为2A。设1-1、2-2、3-3截面上的正应力分别为σ1、σ2、σ3,则其大小次序为( A )。
A、σ1>σ2>σ3 B、σ2>σ3>σ1 C、σ3>σ1>σ2 D、σ2>σ1>σ3
11. 轴向拉伸杆,正应力最大的截面和剪应力最大的截面( A ) A、分别是横截面、450斜截面 B、都是横截面
C、分别是450斜截面、横截面 D、都是450斜截面
12. 设轴向拉伸杆横截面上的正应力为σ,则450斜截面上的正应力和剪应力( D )。 A、分别为σ/2和σ B、均为σ C、分别为σ和σ/2 D、均为σ/2
13. 一拉伸钢杆,弹性模量E=200GPa,比例极限为200MPa,今测得其轴向应变ε=0.0015,则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C )
A、σ=Eε=300MPa B、σ>300MPa
C、200MPa<σ<300MPa D、σ<200MPa
14. 现有钢、铸铁两种棒材,其直径相同。从承载能力和经济效益两方面考虑,图示结构中的两杆的合理选材方案是( D )
9
1 2 P 1 2 P
A、两杆均为钢; B、两杆均为铸铁; C、1杆为铸铁,2杆为钢; D、 1杆为钢,2杆为铸铁。
15. 低碳钢拉伸经过冷作硬化后,以下四种指标中( B )得到提高: A、强度极限; B、比例极限;
C、断面收缩率; D、伸长率(延伸率)。
16. 塑性材料构件预拉后,其比例极限提高了,而塑性降低的现象称为“冷作硬化现象”。(√)
剪切
1. 当剪应力不超过材料的__比例极限__时,剪应力与 剪应变 成正比。这一结论称为剪切虎克定律。
3. 杆件受剪切变形时,伴随着挤压变形。(√)
4. 在连接件上,剪切面和挤压面分别( B )于外力方向。 A、垂直、平行 B、平行、垂直 C、平行 D、垂直
5. 图示铆接件,若板与铆钉为同一材料,且已知[σjy]=2[τ],为充分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则铆钉的直径d应为( D )。
A、d=2t B、d=4t C、d=4t/π D、d=8t/π
6。 插销穿过水平放置的平板上的圆孔,在其下端受有一拉力P.该插销的剪切面面积和挤压面积分别等于( B )
2
A、πdh,πD/4; C、πDh,πD2/4;
B、πdh,π(D2-d2)/4; D、πDh,π(D2-d2)/4。
扭转
10
1. 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扭曲变形时,应按强度条件、刚度条件进行校核计算。(√) 2. G*I 称为扭转变形的刚度,E*A称为拉压变形时的刚度。(√) 4. 一般在减速箱中,高速轴的直径较小,而低速轴的直径较大。(√)
5. 截面为空心圆,外圆直径为D,内孔直径为d,截面对圆心的极惯性矩IP为( C )。 A.
; B.
; C.
; D.
。
6. 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既有正应力也有剪应力。(X)
7. 截面为实心圆,直径为d,截面对圆心的极惯性矩IP为( B )。
?d4?d4?d4?d4A.16 B.32 C.64 D.4
8. 一齿轮轴的输入功率为P(单位KW),转速为n(单位r/min),作用在该齿轮上的转矩M(单位N·m)为( A )。
PP。 B、9.55。 nn3PC、9550X10。 D、无法求解。 nA、9550
9. 设空心圆轴的内径为d,外径为D,d/D=α,则其横截面的极惯性矩Ip和抗扭截面模量Wt的表达式为( C ) .
A、Ip=1/64 πD4(1-α4), Wt =1/32 πD3(1-α3). B、Ip=1/32 πD4(1-α4), Wt =1/16 πD3(1-α3). C、Ip=1/32 πD4(1-α4), Wt =1/16 πD3(1-α4). D、Ip=1/32 π(D4-d4), Wt =1/16 π(D3-d3).
10. 空心圆轴受扭转力偶作用,横截面上的扭矩为Mn,下列四种横截面上沿径向的应力分布图中( A )是正确的
(A)
(B)
(C)
(D)
梁的内力
1. 使梁弯曲成 上凹下凸 变形时,弯矩为正,反之为负;剪力使该截面的临近微段有_顺时针_转动趋势时,剪力取正号,反之取负号。
2. 静定梁有 简支梁 、 外伸梁 和 悬臂梁 三种基本形式。 3. 根据梁的支承情况,一般可把梁简化为简支梁、外伸梁和悬臂梁。(√) 4. 梁横截面上只有弯矩没有剪力的弯曲是( A )弯曲。 A、纯弯曲; B、剪切弯曲;
11
C、剪切与弯曲的的组合; D、都不是。 5. 图示简支梁中间截面上的内力( C )
A、M=0 Q=0 B、M=0 Q≠0 C、M≠0 Q=0 D、M≠0 Q≠0
6. 图示受横力弯曲的简支梁产生纯弯曲变形的梁段是( D )
A、 AB段 B、BC段 C、CD段 D、不存在
7。 梁在集中力偶作用截面处( C )
A、M图无变化,Q图有突变; B、M图无变化,Q图有折角; C、M图有突变,Q无变化; D、 M图有突变,Q图有折角 8. 已知:G,a,b,l,画梁AB内力图。
9. 如图所示简支梁AB ,画出剪力图与弯矩图。
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