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9-2020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阶段滚动卷(一)新人教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3 17:20:5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19-2020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阶段滚动卷(一)新人教版

一、选择题(1~5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6~8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如图所示,伽利略的斜面实验反映了一个重要事实:如果空气阻力和摩擦力小到可以忽略不计,小球一旦沿斜面A滚落,必将准确地终止于斜面B上同它开始点相同高度处,绝不会更高一点或更低一点,这说明,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有一个“东西”是不变的,这个“东西”是( )

A.能量 B.速度 C.加速度 D.弹力

解析:伽利略的斜面实验反映了小球运动过程中能量是守恒量,选项A正确. 答案:A

2.在一笔直公路上有a、b两辆汽车,它们同时经过同一路标开始计时,此后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在t1时刻a、b相遇

B.0~t1时间内,a、b间距离在减小 C.0~t1时间内,a位于b前面 D.t1时刻以后,b位于a前面

解析:0~t1时间内,a车的速度大于b车速度,a车位于b车前面,a、b间距离逐渐增大,选项C正确.

答案:C

3.如图所示,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受到垂直于斜面向上的力F作用始终保持静止状态,当力F逐渐减小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保持不变 B.物体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增大 C.物体受到的合力减小

D.物体对斜面的压力逐渐减小

解析: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将所有的力沿着斜面与垂直于斜面正交分解得Ff=mgsin θ,F+FN=mgcos θ,因此当F减小时,摩擦力Ff=mgsin θ保持不变,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由于物体始终静止在斜面上,所受合力始终为零,选项C错误;随着拉力F的减小,支持力FN=mgcos θ-F越来越大,选项D错误.

答案:A

4.(xx·南昌模拟)如图所示,固定斜面倾角为θ,整个斜面分为AB、BC两段,且1.5AB=BC.小物块P(可视为质点)与AB、BC两段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μ2.已知P由静止开始从A点释放,恰好能滑动到C点而停下,那么θ、μ1、μ2间应满足的关系是( ) 2μ1+3μ22μ1+μ2A.tan θ= B.tan θ= 53C.tan θ=2μ1-μ2 D.tan θ=2μ2-μ1 解析:设斜面长为L,小物块P由A点滑动到C点的全过程由动能定理得mgLsin θ-232μ1+3μ2μ1mgcos θ×L-μ2mgcos θ×L=0-0,解得tan θ=,故选项A正确. 555答案:A 5.(xx·湖南衡阳联考)“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多次成功实现交会对接.如图所示,交会对接前“神舟十号”飞船先在较低圆轨道1上做圆周运动,在适当位置经变轨后与圆轨道2上运动的“天宫一号”对接.M、Q两点在轨道1上,P点在轨道2上,三点连线过地心,把飞船的加速过程简化为只做一次短时加速.下列关于“神船十号”变轨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神船十号”在M点加速,则一定会在P点与“天宫一号”相遇 B.“神船十号”可以与“天宫一号”同轨加速追及 C.“神船十号”在轨道1上M点的加速度小于在轨道2上P的加速度 D.“神舟十号”变轨后的运行周期大于变轨前的运行周期 解析:“神船十号”加速后,万有引力不足以提供向心力,轨道半径增大,B项错;“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相遇过程比较复杂,不仅与加速度的大小、方向有关,还与其他因素有关,A项错;根据万有引力定律F=G2可知,“神舟十号”在M点受万有引力较大,加MmrR3速度较大,C项错;由开普勒第三定律2=k可知,变轨后的运行周期大于变轨前的周期,DT项正确. 答案:D 6.一快艇要从岸边某一不确定位置处到达河中离岸边100 m远的一浮标处,已知快艇在静水中的速度vx图象和水流的速度vy图象如图甲、乙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快艇的运动轨迹为直线 B.快艇的运动轨迹为曲线 C.快艇最快到达浮标处的时间为20 s D.快艇最快到达浮标处经过的位移大于100 m 解析:快艇实际运动的两个分运动分别是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加速直线运动,且不在同一直线上,故快艇的运动轨迹为曲线,A错,B对;最快到达浮标处的方式是使vx垂直于河岸122和浮标且保持图甲所示的加速度a=0.5 m/s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at=x,代入x=100 m2有t=20 s,C项正确;但实际位移为x′>100 m,D项对. 答案:BCD 7.(xx·江西南昌一模)如图所示,一小球以速度v0从倾角为α=53°的斜面顶端A处水平抛出,垂直落到在斜面底端与斜面垂直的挡板上的B点,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sin 37°=0.6,cos 37°=0.8,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5A.小球到达B点的速度大小为v0 324v0B. 斜面的长度为 5g5C.小球到达B点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mgv0 328v0D.B点到水平面的高度为 25g解析:由小球以速度v0从倾角为α=53°的斜面顶端A处水平抛出,垂直落到在斜面底端与斜面垂直的挡板上的B点,可知挡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7°,落到挡板上时的速度v05v04vB==v0,A正确;竖直速度为vy==v0,所以在B点时重力的瞬时功率sin 37°3tan 37°324v28v0vy4v0y为mgvy=mgv0,C错误;平抛下落的高度为h==,平抛的时间为t==,水平位32g9gg3g2224v0h4v0h68v0移为x=v0t=,所以斜面的长度为L=+(-)sin 37°=,B错3gsin 53°3gtan 53°45g224v0h8v0误;B点到水平面的高度为(-)cos 37° sin 37°=,D正确. 3gtan 53°25g答案:AD 8. 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木板静止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t=0时刻滑块从木板的左端以速度v0水平向右滑行,木板与滑块间存在摩擦,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滑块的v-t图象可能是图中的( ) 解析:设滑块质量为m,木板质量为M,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若μ1mg≤μ2(M+m)g,则滑块向右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1=μ1g,木板不动,选项D正确;若μ1mg>μ2(M+m)g,则滑块向右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1=μ1g,木板向右做匀加速运动,当二者同速后,一起以a2=μ2g的加速度匀减速到停止,因a1>a2,故选项B正确. 答案:BD 二、非选择题 9.(xx·河北保定质检)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与OC为细绳.根据实验数据在白纸上所作图如图乙所示,已知实验过程中操作正确. (1)乙图中F1、F2、F、F′四个力,其中力________(填上述字母)不是由弹簧测力计直接测得的.实验中,要求先后两次力的作用效果相同,指的是________(填正确选项前字母). A.两个弹簧测力计拉力F1和F2的大小之和等于一个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 B.橡皮条沿同一方向伸长 C.橡皮条伸长到同一长度 D.橡皮条沿同一方向伸长同一长度 (2)丙图是测量中某一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读出该力大小为________N. 解析:(1)F在以F1与F2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上,不是由弹簧测力计直接测出的.该实验采用了“等效替代”法,即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的,前后两次要求橡皮条沿同一方向伸长同一长度,故A、B、C错误,D正确.(2)根据丙图读出力的值为9.0 N. 答案:(1)F D (2)9.0(8.8~9.2之间均可) 10.为了探究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一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M为带滑轮的小车的质量,m为砂和砂桶的质量.(滑轮质量不计) (1)实验时,一定要进行的操作或保证的条件是________. A.用天平测出砂和砂桶的质量 B.将带滑轮的长木板右端垫高,以平衡摩擦力 C.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打出一条纸带,同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D.改变砂和砂桶的质量,打出几条纸带 E.为减小误差,实验中一定要保证砂和砂桶的质量m远小于小车的质量M (2)该同学在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两个点没有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采用的是频率为50 Hz的交流电,根据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为2________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为横坐标,加速度a为纵坐标,画出的a—F图象是一条直线,图线与横轴的夹角为θ,求得图线的斜率为k,则小车的质量为________. 12A.2tan θ B. C.k D. tan θk解析:(1)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的2倍等于小车受到的拉力,无需用天平测出砂和砂桶的质量,不需要保证砂和砂桶的质量m远小于小车的质量M,选项A、E错误;将带滑轮的长木板右端垫高,可平衡摩擦力,让拉力充当小车的合外力,选项B正确;为了在纸带上打下更多清晰的点,小车要靠近打点计时器,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选项C正确;为了减小误差,需要打出多条纸带,故需改变砂和砂桶的质量,选项D正确. (2)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两个点没画出,故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06 s,3.8+3.3+2.8-1.4-1.9-2.3-222逐差法求得加速度a=×10m/s≈1.3 m/s. 29×t22(3)对小车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2F=Ma,可得:a=F,即k==tan θ,MM选项D正确,选项A、B、C错误. 答案:(1)BCD (2)1.3 (3)D 11.(xx·温州十校联考)如图所示,“蜗牛”状轨道OAB竖直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与地面在B处平滑连接.其中“蜗牛”状轨道由内壁光滑的半圆轨道OA和AB平滑连接而成,半圆轨道OA的半径R1=0.6 m,半圆轨道AB的半径R2=1.2 m,水平地面BC长为xBC=11 m,C处是一个开口较大的深坑,一质量m=0.1 kg的小球从O点沿切线方向以某一初速度进入轨道OA后,沿OAB轨道运动至水平地面,已知小球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g2取10 m/s. (1)为使小球不脱离OAB轨道,小球在O点的初速度v0至少为多大? (2)若小球在O点的初速度v0=6 m/s,求小球在B点对半圆轨道的压力大小; (3)若使小球能落入深坑C,则小球在O点的初速度v0至少为多大? 2mvA解析:(1)小球通过最高点A的临界条件是mg= R1解得小球经A点的最小速度为 vA=gR1=6 m/s 小球由O到A过程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2mg·2R1+mv2A=mv0 1212解得v0=30m/s. (2)小球由O到B过程机械能守恒,则 112mgR2+mv20=mvB 22解得vB=215 m/s 在B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2mvBFN-mg= R2解得FN=6 N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轨道受到的压力F′N=FN=6 N. (3)小球由O到C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1mgR2-μmgxBC=0-mv20 2解得v0=8 m/s. 答案:(1)30 m/s (2)6 N (3)8 m/s 12.(xx·安徽江南十校联考)如图所示,倾角为θ=37°的固定斜面与足够长的水平面平滑对接,一劲度系数k=18 N/m轻质弹簧的上端固定于斜面顶端,另一端固连在一质量m=1 kg的光滑小球上,跟紧靠的物块(质量也为m)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75,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1,图中施加在物块上的力F=18 N,方向沿斜面向上,A和B均处于静止状态,且斜面对B恰无摩擦力,当撤掉力F,A和B一起沿斜面下滑到某处分离,分离后A一直在斜面上运动,B继续沿斜面下滑,已知:

2019-2020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阶段滚动卷(一)新人教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fou70w7469d31q9p63i6j6mw9sjhs00dno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