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完整)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8 1:33:2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教案

9.古诗三首

课题 古诗三首 课型 新授课 《元日》是宋代诗人王安石所作,通过对春节放鞭炮、喝屠苏酒、贴对联等场景描述,表达了辞旧迎新的喜悦心情。 《清明》是唐代诗人杜牧写的,诗的前两句写清明时节路人在蒙设计说明蒙春雨中孤身上路的愁闷,后两句通过一问一答,把路人的愁思转化为继续前行的奋斗心态。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写下的一篇流传千古的思乡佳作,诗人借重阳佳节表达了自己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教学古诗,首先是熟读古诗,再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诗意,感受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学前准备 课时安排 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 学前准备 1.自读古诗,认读生字词。(学生) 2.收集诗人的相关资料和中国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师生) 3.多媒体课件。(教师 )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认识本课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3.了解过年的风俗习惯。 1.认读生字,正确、有节奏地朗读古诗。 2.理解《元日》的诗意,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的氛围。 1.预习生字,自读古诗。(学生) 2.收集关于春节的风俗习惯的资料。(师生) 3.《元日》相关课件。(教师) 教学环节 导案 1.你们知道中一、谈话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导入。吗?每个节日有哪(用时:些风俗习惯呢? 5分钟) 2.板书诗题:元日。 1.教师范读,学案 达标检测 1.写出下面传统节日的时间。 中秋节( ) 清明节( ) 元宵节( ) 春节( ) 1.学生讨论交流中国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 2.重点说说春节的风俗习惯。 1.先跟随老师读引导学生自读三首古诗,圈出诗中的生古诗,读准字音。 字,读准字音。 二、初读2.引导学生学2.学习生字,正确读写生字。 3.读写字词,同2.给下列字注音。 屠( )苏( ) 欲( )魂( ) 牧( )异( ) 古诗,学习本课生字。 习生字。3.检查学生对(用时:生字词的掌握情桌互相订正。 15分钟) 况。 4.正确、流利地4.引导学生采朗读古诗,可以采取用多种形式朗读古同桌互读、齐读等方诗。 1.教师简单介绍作者。 三、精读2.课件出示前式来读。 1.了解作者王安石。 2.自读前两句3.先解释带点的字词,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千门万户曈曈日,..古诗,感两句诗,思考: 悟诗情。。 诗,想象诗中描绘的总把新桃换旧符.曈曈:(1)“除”是热闹景象。小组交流讨论问题。 3.齐读后两句(用时:什么意思? 15分钟) (2)这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 符:描绘了什么景象? 诗,思考并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 3.齐读后两句4.结合图片理解诗意:诗,思考:这首诗诗意,用自己的话概__________________ 描写了春节的哪些括诗意,进行全班交____________________ 习俗?抒发了诗人流。 怎样的感情? 4.课件出示春节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诗意。 1.组织学生交四、诵读感悟。(用时:5分钟) 流:现在春节的习1.学生自由讨论俗与古代春节的习问题,全班进行交流。 俗有什么异同? 2.学生有感情地 2.有感情地朗朗读古诗,并尝试背读古诗。 3.背诵古诗。 诵。 板书设计 在这首诗的教学中,我认为教学重点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 教学反思是让学生读懂诗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同学,我希望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从学诗题、理解诗意使教学进行得更加顺利。 第二课时 1.理解《清明》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两首诗的意思。 2.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想象诗中描绘的意境。 理解诗意,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完整)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fpk62aksz4n25q6ny0j2r4yi9c8on003sq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