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于强制性产品认证的特殊用途进口产品检测处理程序
一、本程序适用于列入《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目录》内确因特殊用途或因特殊原因而未获得强制性产品认证的小批量用于生产和生活消费的进口产品。
二、因特殊用途或因特殊原因而未获得强制性产品认证的小批量用于生产和生活消费的进口产品须按本程序检测合格后,方准进口。
三、检测处理程序由认监委负责统一监督管理,各直属检验检疫局及经国家认监委指定或批准的实验室组织实施、具体执行。 四、申请检测处理程序的进口产品申请人应向所在地直属检验检疫局申请,并提交有关申请资料(见附件1)。 五、直属检验检疫局对材料审核合格后直接受理申请并安排抽样及检测(十个工作日内),相关资料每批以电子文档形式报国家认监委备案,并抄送质检总局检验监管司。国家认监委和总局检验监管司不再对材料进行事前审核。 六、直属检验检疫局按照本程序抽样原则(见附件3)进行取样封样(封样单参照法检制度要求),申请人在直属检验检疫局的监管下将所封的样品送达强制性产品认证指定实验室进行检测(五个工作日内)。具备中国国家合格评定认可委员会认可资格的口岸实验室经认监委同意后也可承担此项任务。
七、样品到达指定实验室后,由实验室按照本程序规定的检测要求(见附件3)进行检测。检测要求根据不同产品特点按照现行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规定的型式试验项目全项目检测(按规定有些产品破坏性检测项目和需零部件送样的检测项目除外);按现行强制性产品认证检测收费标准收取相关检测费用。检验完毕后,由申请人自行取回试验样品,相关资料按实验室的要求处置。实验室对试验情况和申请资料进行综合评价,并出具检测报告(1式3份),并送直属检验检疫局。其中检测报告只覆盖经过检测的批次产品。
八、直属检验检疫局将检测报告留存1份,交申请人1份,同时将检测结论以电子文档形式报国家认监委和总局检验监管司备案,国家认监委和总局检验监管司不再对检测结果进行事前审核。
九、直属检验检疫局对检测合格的产品据《免于强制性产品认证的特殊用途进口产品检测处理程序批准书》受理报检并签发通关单,不合格的产品由直属检验检疫局向申请人出具不合格通知书(见附件4),一律退运出境或经申请人申请、直属检验检疫局同意后在检验检疫机构监管下进行销毁。
十、符合检测处理程序要求的进口产品应直接交付最终用户,或在申请的特定区域内销售和使用,不得转运到其他区域销售。检测结果及相关产品信息由国家认监委建立基本数据库并在国家认监委网站上予以公布。
十一、国家认监委将会同质检总局检验监管司随机对检测处理程序的执行情况进行必要的监督检查,对违反规定的机构和人员予以处理。
十三、负责执行检测处理程序的各直属检验检疫局、有关实验室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为申请人保守正当的技术秘密和商业秘密。 十四、涉及执行检测处理程序过程的申诉、投诉工作由国家认监委负责调查处理。 十五、本程序由国家认监委负责解释。
附件: 1.检测处理程序申请材料及格式 2.检测处理程序审核原则
3.检测处理程序抽样原则及检测要求 4.检测处理程序不合格通知书
附件1:
检测处理程序申请材料及格式
一、正式申请书
1.申请人及生产厂名称及地址、申请人及生产厂有关介绍、说明;(申请人如为个人需提供身份证件号码) 2.申请产品的特点;
3.未取得认证的原因、理由并提供证明这种原因、理由的证据(如海关手册等);
4.说明申请产品的名称、商标、数量、规格/型号,如果产品有序列号需提供产品序列号(如数量较多,请附细表。);机动车产品须提供车辆VIN号和发动机号(如数量较多,请附细表。);
5.对该产品的安全性能作出保证,自我声明对该产品在生产或使用中的安全负责,自我对维修及召回相关事宜负责; 6.对所提供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并承诺协助国家认监委或直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对资料真实性、合法性的调查。 7. 汽车产品须提供技术信息(见附表)。 二、申请人工商营业执照的复印件 三、产品符合性声明(中文),声明该产品符合中国的哪些安全标准要求 四、进口许可证(如该产品需进口许可证,复印件即可) 五、配额证明(如该产品需配额证明,复印件即可) 六、商业合同(复印件即可),海运提单、装箱单、发票及其他官方证明等说明性文件。 七、其他所需的材料 车型结构及主要技术参数 车辆型号 项目 备注 产品名称 车辆类型 商品名称及年款(英文)(如有) 整车生产厂名称 整车生产厂地址 按照GB/T3730.1-2001和专用车标准,填写“车型名称”,例如:乘用车、高空作业车等。 按照GB/T15089-2001填写,例如“M1、M2、M3、M1G、M2G、M3G、N1、N2、N3、N1G、N2G、N3G、O1、O2、O3、O4”等。 填写企业自定义的市场推广名称(英文),例如“Golf、AUMAN”。 对于制造商不承担该产品的质量责任,而授权其代表承担相关的质量责任的情况,填写被授权代表的名称 只填写基本颜色:白、灰、黄、粉、红、紫、绿、蓝、棕、黑 填写底盘型式,例如:二类底盘、三类底盘等。 提供车型的正前、正后、正左、正右、右前45°外观照片;当与代表车型的外观有明显不同时,提供该车型的相应外观照片;若车辆有外部选装件,例如:探照灯、旅行架等,应提供选装件在整车上的差异照片。 制造商或被授权代表 车辆生产日期 VIN 发动机号 车身颜色 位置 铭牌 固定方式 型式 底盘 型号 生产厂 底盘的CCC证书编号(如有) 车辆照片
续表1 整车型号 项目 数量用阿拉伯数字填写。填写相应车轴的位置,例如:“第1轴、第2轴”等。 备注 车轴车轴数及位置 及轮胎 装双胎轴数及位置 驱动轴数及位置 转向轴数及位置 轮胎规格 轮胎数量 悬架型式 钢板弹簧片数 或螺旋弹簧数 悬架 填写驱动轴是否是空气悬挂,例如:“是”或“否”。 填写“方向盘”或“方向把” 填写转向助力的型式,例如:“气压”、“液压”、“电动”等。 填写转向轮的位置,例如:“前轮”、“后轮”、“全轮”等。 适用于半挂车 驱动轴是否是空气悬挂 转向型式 转 助力方式 向 系 转向轮 长 外廓尺寸宽 (mm) 高 轴距(mm) 前悬 悬长牵引销轴线至半挂车最前(mm) 端距离 后悬 轮距前轴 (mm) 后轴 接近角/离去角(°) 最小离地高度( mm) 续表2 整车型号 项目 长 货箱内部尺寸(mm) 宽 高 整车 前轴 整备质量(kg) 牵引销中心处 后轴 整车 满载质量(kg) 前轴 备注 适用于半挂车 牵引销中心处 后轴 可能拖挂的挂车的最大质量(kg) 鞍座最大承载质量 kg 最高车速(km/h) 额定载客人数(个) 座位数或铺位数(个) 发动机型号 发动机缸数及排列方式 排量(L) 额定功率(kW) 最大扭距(N·m) 燃料种类 适用于半挂车 适用于半挂牵引车 适用于半挂牵引车
免于强制性产品认证进口产品检测处理程序批准书 编号:
申请人: (如为个人需提供身份证件号码)
收货人:
申请原因: (可另加附页)
合同号: 海运提单号:
产品名称: 产品型号:
产品商标: 产品数量:
产品序列号(如整车VIN编码,发动机号): (可另加附页)
产品最终用户或特定销售使用区域:
生产厂名:
直属局审核意见:
(加盖公章)
检测处理程序检测机构:
此批产品检测结论:□合格 □不合格 (加盖公章)
(检测报告附后)
根据国家认监委的有关规定,上述产品符合检测处理程序要求,批准免于强制性产品认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