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5月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Ge-73
第Ⅰ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太阳能光电池、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都是二氧化硅 B. 制作航天服的聚酯纤维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C. “燃煤固硫”、“汽车尾气催化净化”都是利用了化学方法来提高空气质量 D. 淀粉、油脂、蛋白质的水解都是由高分子生成小分子的过程 【答案】C 【解析】
【详解】A项、太阳能电池中使用的半导体材料的主要成分是Si,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故A错误; B项、制作航天服的聚酯纤维属于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不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故B错误;
C项、“燃煤固硫”利用化学方法减少了二氧化硫的排放,“汽车尾气催化净化”利用化学方法减少了氮的氧化物排放,都有效的减少了空气污染物的排放,提高了空气质量,故C正确; D项、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与生活,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把握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性质与用途为解答的关键。
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50mL 1mol/L硝酸与Fe完全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05NA B. 密闭容器中2molNO与1molO2充分反应,所得物质中的氧原子数为4NA C. 30g乙酸和甲醛(HCHO)的混合物完全燃烧,消耗O2的分子数目为NA D. 1L0.1mol/L的CH3COONH4溶液中,CH3COOH和CH3COO-的微粒数之和为0.1NA 【答案】A 【解析】
【详解】A项、50mL 1mol/L硝酸与Fe完全反应生成硝酸铁或硝酸亚铁,若硝酸的还原产物只有一氧化氮,50mL 1mol/L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05mol,则生成一氧化氮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0375mol,故A错误;
B项、2molNO与1molO2所含O原子的物质的量为4 mol,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则所得物质中的氧原子数为4NA,故B正确;
C项、乙酸和甲醛(HCHO)的最简式相同,均为CH2O,30gCH2O的物质的量为1mol,1molCH2O完全燃烧消耗O2的物质的量为1mol,故C正确;
D项、1L0.1mol/L的CH3COONH4的物质的量为0.1mol,由物料守恒可知溶液中CH3COOH和CH3COO的物质的量为0.1mol,故D正确。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熟练掌握公式的使用和物质的结构是解题关键。
3.有机物M、N、Q的转化关系为: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M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
B. 上述两步反应依次属于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 C. M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芳香烃的还有3种
D. Q与乙醇互为同系物,且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转化关系可知,
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
,
在加热条件下与氢氧
化钠溶液发生水解反应生成。
【详解】A项、分子中的侧链为乙基,乙基含有2个饱和碳原子,则分子中的所有原子不可
能在同一平面,故A错误; B项、
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转化为
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故B错误;
C项、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芳香烃的还有对二甲苯、间二甲苯和邻二甲苯,共3种,故C正确;
D项、故选C。
属于芳香醇,其与乙醇不是同系物,故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有机物的结构与转化关系为解答的关键。
4.下列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 实验操作 测定常温时同浓度的HCOONa溶液、A NaClO溶液溶液的pH 向1mlL1mol·L的NaOH溶液中加入说明X不是葡萄B 5mL 2mol/L的CuSO4溶液,振荡后再加入0.5mL有机物X,加热 把烧得红热的Cu丝伸入盛满Cl2的集C 气瓶中 在试管中加入1 mL 0.1mol·L的H+能抑制Fe3+的D FeCl3溶液,再加入1 mL 0.5mol·L的盐酸 A. A 【答案】A 【解析】 【分析】
A、弱酸的酸性越强,其对应盐水解程度小,盐溶液的pH越小; B、葡萄糖和新制的Cu(OH)2反应必须在碱性环境下、加热进行; C、Cu丝在Cl2燃烧,产生大量棕色的烟;
—1—1-1现象 结论 弱酸的酸性:pH(HCOONa)
D、加入等体积的盐酸,稀释也会造成FeCl3溶液颜色变浅。
【详解】A项、弱酸的酸性越强,其对应盐水解程度越小,盐溶液的pH越小。室温时,同浓度的HCOONa溶液的pH小于NaClO溶液,说明NaClO的水解程度大于HCOONa,则酸性HCOOH大于HClO,故A正确;
B项、葡萄糖和新制的Cu(OH)2反应必须在碱性环境下、加热进行,1mL1mol·L-1的NaOH溶液中与5mL 2mol/L的CuSO4溶液反应,硫酸铜过量,NaOH的量不足,不是碱性条件,加入0.5mL有机物X,加热无红色沉淀出现,不能说明X不是葡萄糖,故B错误;
C项、把烧得红热的Cu丝伸入盛满Cl2的集气瓶中,Cu丝剧烈燃烧,产生大量棕色的烟,故C错误;
D项、向1 mL 0.1mol·L—1的FeCl3溶液中加入1 mL 0.5mol·L—1的盐酸,可能是因为盐酸体积较大,稀释造成颜色变浅,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把握反应原理及反应与现象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
5.现有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W、X、Y、Z,其中W和X位于同主族,且原子序数相差2,Y是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Z的单质可以通过电解饱和食盐水获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W和Y组成的化合物中只可能含有极性共价键 B. 简单离子半径:r(W—)>r(X+)
C. 室温下,同浓度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水溶液的pH:Z<Y D. Y、Z、W三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有可能是电解质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W和X位于同主族,且原子序数相差2可知,W为H元素,X为Li元素;Y是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则Y是C元素;Z的单质可以通过电解饱和食盐水获得,则Z是Cl元素。
【详解】A项、由H元素和C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烃,烃分子中可以含有碳氢极性键和碳碳非极性键,故A错误; B项、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H和Li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离子半径r(H—)>r(Li+),故B正确;
C项、次氯酸的酸性小于碳酸,室温下,同浓度的次氯酸的pH大于碳酸,故C错误; D项、H、C、Cl三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氯代烃,氯代烃为非电解质,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的应用,,注意掌握元素周期律内容、元素周期表结构,利用题给信息推断元素为解
—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