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测试卷一(第一~三章)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总结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科学假设法和建立物理模型法等。以下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运用了假设法 B.根据速度的定义式v=,当Δt趋近于零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微元法
C.在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时,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等分成很多小段,然后将各小段位移相加,运用了极限思想法 答案C 解析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是建立物理模型法,故选项A错误;速度的定义式v=,当Δt趋近于零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思想法,选项B错误;用实验来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时,运用了控制变量法,选项C正确;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等分成很多小段,然后将各小段位移相加,运用了微元法,选项D错误。 2.
跳伞运动员从高空悬停的直升机上跳下过程中,运动员沿竖直方向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0 s末运动员的速度方向改变 B.15 s末开始运动员处于静止状态
1
C.运动员在0~10 s的平均速度等于10 m/s D.10~15 s运动员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减速运动 答案D 解析由题图可知,运动员在0~10s的位移大于其在这段时间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所以平均速度大于
m/s=10m/s,选项C错误;15s后速度的大小恒定,表明运动员做匀速运动,
选项B错误;10s后的速度由大变小,但方向不变,选项A错误;10~15s图线的斜率为负且逐渐减小,表明运动员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减速运动,选项D正确。
3.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刹车实验,0时刻起运动位移与速度的关系式为x=10-0.1v(各物理量的单位均为国际单位制的单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上述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10 m/s B.刹车过程持续的时间为5 s C.0时刻的初速度为10 m/s D.刹车过程的位移为5 m 答案C 解析由v-2
2
2
=2ax可得x=-v2,对应x=10-0.1v2,可知=-0.1,-=10,解得
a=-5m/s2,v0=10m/s,A错误,C正确;由v0=-at可得刹车过程持续的时间为t=2s,由
可得刹车过程的位移为x=10m,B、D错误。 4.
=-2ax
如图所示,滑轮本身的质量可忽略不计,滑轮轴O安在一根轻木杆B上,一根轻绳AC绕过滑轮,A端固定在墙上,且绳保持水平,C端挂一重物,BO与竖直方向夹角θ=45°,系统保持平衡。若保持滑轮的位置不变,改变夹角θ的大小,则滑轮受到木杆作用力大小变化情况是( )
A.只有角θ变小,作用力才变大 B.只有角θ变大,作用力才变大
2
C.不论角θ变大或变小,作用力都是变大 D.不论角θ变大或变小,作用力都不变 答案D
解析对滑轮受力分析,受两条绳子的拉力和杆的弹力;滑轮一直保持静止,合力为零,故杆的弹力与两条绳子的拉力的合力等大、反向;由于两条绳子的拉力大小等于重物的重力,大小不变,方向也不变,故两拉力的合力为5.
mg,与水平方向成45°斜向右下方,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置于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上,物体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先用平行于斜面的推力F1作用于物体上使其能沿斜面匀速上滑;若改用水平推力F2作用于物体上,也能使物体沿斜面匀速上滑,则两次的推力之比为( )
A.cos θ+μsin θ B.cos θ-μsin θ C.1+μtan θ 答案B 解析当F1作用时,物体的受力情况如图1,根据平衡条件得
D.1-μtan θ
F1=mgsinθ+μFN FN=mgcosθ
解得F1=mgsinθ+μmgcosθ
当F2作用时,物体的受力情况如图2,根据平衡条件得
F2cosθ=mgsinθ+μFN'
3
FN'=mgcosθ+F2sinθ
解得F2=
所以=cosθ-μsinθ,故选B。 6.
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分别从A点和B点同时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结果二者同时到达C点,D是C点右侧一点,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物体在到达C点前的任一时刻,总有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B.两物体在到达C点前的任一位置,总有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C.欲使两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同时到达D点,且保持各自的加速度不变,则需要甲先运动 D.甲从A点匀加速运动,乙从B点匀加速运动,若同时到达D点,则在CD之间甲的平均速度必然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答案ABD 解析设甲的加速度为a1,乙的加速度为a2,根据题意,有a1t>a2t,得a1>a2,由于两物体同时运动,由v=at知,A正确。根据题意,到达B、C点间任意位置时,总有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据v=2ax知,B正确。甲走完AC段与乙走完BC段所用时间相等,该过程中乙的加速度小,且到达C点时乙的速度小,故乙走完CD段所用时间长,则需要乙先运动,C错误。据正确。
知,D
2
2
2
7.(2018·江西二模)如图所示,光滑水平地面上,可视为质点的两滑块A、B在水平外力作用下紧靠在一起压紧弹簧,弹簧左端固定在墙壁上,此时弹簧的压缩量为x0,以两滑块此时的位置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一维坐标系。现将外力突然反向并使B向右做匀加速运动,下列关于拉力F、两滑块间弹力FN与滑块B的位移x变化的关系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