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大题专题(一)化学反应原理综合应用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6 18:26:3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畅游学海敢搏风浪誓教金榜题名。决战高考,改变命运。凌风破浪击长空,擎天揽日跃龙门(一)化学反应原理综合应用

1.醋酸是一种常见的弱酸。

-1+-3-1

(1)假如某醋酸溶液中c(CH3COOH)=0.10 mol·L,c(H)=1.3×10mol·L,则此

--1

时c(CH3COO)约为________mol·L;计算此时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写出计算过程:

-1

________。[注:c平衡(CH3COOH)≈0.10 mol·L,水的电离可忽略不计]

(2)为了探究镁条与盐酸、醋酸反应时,浓度或温度对反应速率(观察镁条消失的时间)

-1-1

的影响,准备了以下化学用品:0.20 mol·L与0.40 mol·L的HCl溶液、0.20 mol·L-1-1

与0.40 mol·L的CH3COOH溶液、4条镁条(形状、大小、质量相同)、几支试管和胶头滴管,酸液温度控制为298 K和308 K。

①酸液都取足量、相同体积,请你帮助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 盐酸浓度醋酸浓度--实验编号 温度/ K /(mol·L/(mol·L实验目的 11) ) a 298 0.20 Ⅰ.实验a和b是探究________对镁与盐酸反应速率的影响;Ⅱ.实验a和cb 308 0.20 是探究________对镁与盐酸反应速率c 298 0.40 的影响;Ⅲ.实验a和d是探究相同温度下,相同浓度的盐酸、醋酸与镁反应d ____ ______ 速率的区别

②若①中实验a镁条消失的时间是20 s,则镁条剩余质量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 假设:该反应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是原来的2倍;温度相同时,醋酸的平均反

1

应速率是相同浓度盐酸平均速率的,请在此图中大致画出“实验b”、“实验d”的镁条剩

2

余质量与时间关系曲线,请注意必要的标注。

(3)镁及其化合物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依据镁的性质、用途等回答下列问题:

-1

已知:①Mg(s)+2H2O(g)===Mg(OH)2(s)+H2(g) ΔH1=-441 kJ·mol

1-1

②H2O(g)===H2(g)+O2(g) ΔH2=+242 kJ·mol

2

1-1

③Mg(s)+O2(g)===MgO(s) ΔH3=-602 kJ·mol

2

则氢氧化镁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电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用途广泛,图甲是镁-次氯酸钠燃料电池,电池总反应为Mg+--2-

ClO+H2O===Cl+Mg(OH)2↓,图乙是含Cr2O7的工业废水的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1

A.图乙中CrO向惰性电极移动,与该极附近的OH结合转化成Cr(OH)3除去

B.图乙的电解池中,有0.084 g阳极材料参与反应,阴极会有336 mL的气体产生

2+---

C.图甲中发生的还原反应是Mg+ClO+H2O+2e===Cl+Mg(OH)2↓ D.若图甲中3.6 g镁溶解产生的电量用以图乙废水处理,理论可产生10.7 g氢氧化铁沉淀

--32

c+c3COO-1-5-1

解析:(1)K==mol·L=1.69×10mol·L。

c0.103

(2)实验a和b的不同点是盐酸的温度,所以是探究不同温度对镁与盐酸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a和c的不同点是盐酸的浓度,所以是探究不同浓度对镁与盐酸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a和d是探究相同温度下,相同浓度的盐酸、醋酸与镁反应速率的区别,所以实验d的温度是298K。该反应温度每升高10 ℃,反应速率是原来的2倍,温度相同、浓度相同时,醋酸

1

的平均反应速率是盐酸的,与a比较,b温度升高10 ℃,反应速率是原来的2倍,所以b

2

1

反应时间缩短到10 min,d的反应速率是a的,则反应时间是a的2倍,即40 min。

2

(3)④Mg(OH)2(s)===MgO(s)+H2O(g) ΔH,根据盖斯定律,反应④=②+③-①,ΔH=ΔH2

-1

+ΔH3-ΔH1=+81 kJ·mol。(4)在电解池中,阴离子应该移向阳极,根据装置乙可知,惰性电极作阴极,A错误;未标明标准状况,故无法计算产生气体的体积,B错误;根据装

-2+

置甲可知,镁作负极,发生电极反应是Mg-2e===Mg,C正确;图甲中溶解3.6 g镁时,

-2+

失去的电子是0.3 mol,在图乙中阳极反应是Fe-2e===Fe,根据电子守恒可得此时生成

2+

0.15 mol Fe,所以最后生成的氢氧化铁也是0.15 mol,即16.05 g,D错误。

-3

答案:(1)1.3×10

--32

c+c3COO-1-5-1K==mol·L=1.69×10mol·L

c0.103COO

(2)①Ⅰ.温度 Ⅱ.浓度 d.298 0.20 ②见下图

2-27

(3)Mg(OH)2(s)===MgO(s)+H2O(g)

-1

ΔH=+81 kJ·mol (4)C

2.二甲醚(CH3OCH3)是一种重要的清洁燃料,也可替代氟利昂作制冷剂等,对臭氧层无破坏作用。工业上以水煤气(CO、H2)为原料生产二甲醚(CH3OCH3)的新工艺主要发生三个反应:

-1

2H2(g)+CO(g)CH3OH(g) ΔH=-90.0 kJ·mol ①

-1

2CH3OH(g) CH3OCH3(g)+H2O(g) ΔH=-24.5kJ·mol ②

-1

CO(g)+H2O(g)CO2(g)+H2(g) ΔH=-41.1 kJ·mol ③ 回答下列问题:

(1)新工艺的总反应3H2+3COCH3OCH3+CO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一些共价键的键能如下:

2

化学键 H—H C—H C—O O—H -键能/kJ·mol436 414 326 464 1 -1运用反应①计算一氧化碳中碳氧共价键的键能为________kJ·mol。 (3)在250℃的恒容密闭容器中,下列事实可以作为反应③已达平衡依据的是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容器内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B.CO与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不变 C.H2O与CO2的生成速率之比为1∶1 D.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保持不变

(4)对于反应①某温度下,将2 mol CO和6 mol H2充入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

-1

10 min后,达到平衡时测得c(CO)=0.2 mol·L,计算此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________。

(5)绿色电源“二甲醚-氧气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①氧气应从c处通入,电极Y为________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二甲醚[(CH3)2O]应从b处加入,电极X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电池在放电过程中,电极X周围溶液的pH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解析:(1)根据盖斯定律,由2×①+②+③可得:3H2(g)+3CO(g) CH3OCH3(g)+

-1-1

CO2(g),ΔH=+[2×(-90.0)+(-24.5)+(-41.1)]kJ·mol=-245.6 kJ·mol。(2)反应①中断裂2 moI H—H键、1 mol键,形成3 mol C—H键、1 mol C—O键、1 mol

-1-1-1

O—H键,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则3×414 kJ·mol+326 kJ·mol+464 kJ·mol-[2×436

-1-1-1

kJ·mol+E()]=90.0 kJ·mol,解得E()=1 070 kJ·mol。(3)该反应中物质全为气体,恒容密闭容器中气体密度始终不变,因此密度不变不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A错误;CO与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不变,说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保持不变,反应达到平衡,故B正确;H2O、CO2的生成速率之比为1∶1,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因此可以说明达到平衡状态,C正确;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时,改变其他条件,即使平衡发生移动,平衡常数仍不变,不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D错误。(4)根据提供数据,可以计算

-1-1-1

出达到平衡时c(CO)=0.2 mol·L,c(H2)=1.4 mol·L,c(CH3OH)=0.8 mol·L,则K0.8=2≈2.04。(5)①c处通入的气体是氧气,根据d处生成物知,正极上发生的反应0.2×1.4

-+-

为O2+4e+4H===2H2O;②b处通入的物质是二甲醚,X电极反应式为(CH3)2O-12e+

+-

3H2O===2CO2+12H;③电池在放电过程中,电极X发生的反应为(CH3)2O-12e+3H2O===2CO2

+12H,X电极周围溶液的pH减小。

答案:(1)3H2(g)+3CO(g) CH3OCH3(g)+CO2(g)

-1

ΔH=-245.6 kJ·mol

(2)107 0 (3)B、C (4)2.04

-+

(5)①正 O2+4e+4H===2H2O

-+

②(CH3)2O-12e+3H2O===2CO2+12H ③减小

3+-2-

3.(2016·全国卷Ⅰ)元素铬(Cr)在溶液中主要以Cr(蓝紫色)、Cr(OH)4(绿色)、Cr2O7

2-

(橙红色)、CrO4(黄色)等形式存在。Cr(OH)3为难溶于水的灰蓝色固体。回答下列问题:

3+3+

(1)Cr与Al的化学性质相似。在Cr2(SO4)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直至过量,可观

3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大题专题(一)化学反应原理综合应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fy6x8zro523x6i11fyp2nsft0iuth00r6x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