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江苏省赣榆区城南五中2015-2016年度中考生物模拟试题(含答案解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2 12:34:1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江苏省赣榆区城南五中2015-2016年度中考生物模拟试题

一.解答题(共11小题)

1.如图是生活在水中或潮湿环境中的无脊椎动物,请分析回答问题:

(1)A是涡虫,属于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 ,有口无肛门. (2)B是 ,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 ,有口无肛门. (3)C是蚯蚓,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 动物(类群).

(4)D是蛔虫,属于线形动物,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 ,有口有肛门. (5)E是河蚌,属于软体动物,它的贝壳是由 分泌的物质形成的.

2.如图为青海湖鸟岛,每年3﹣4月从南方迁徒来的雁、鹤、鹅等青海湖营果,5﹣6月问鸟蛋遍地,幼鸟成群,岛上通常有30多种鸟,数量最多的时候达到16万多只,请回答: (1)雁等鸟类的迁徒行为属于 (选填“先天性”或“学习”)行为.

(2)迁徒的鸟类具有很强的飞行能力,前肢变成 ,除用肺呼吸外,还用 辅助呼吸.

(3)鸟类的生殖方式与爬行类相同,都属于 .

(4)很多珍稀鸟类都频临灭绝,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 .

3.请根据蝗虫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蝗虫的身体是由①头部、② 和③ 构成的.

(2)蝗虫的体表有 ,能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胸部是 中心,有三对足,两对翅.

(3)蝗虫、蜈蚣、蜘蛛的身体和附肢都分节,它们同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 动物.

4.小明爸爸说“在我小的时候,田埂、地头有很多的蚯蚓,可是现在蚯蚓越来越少了.”小明想蚯蚓为什么越来越少呢?会不会是施了农药的原因呢?

(1)你觉得要探究清楚这个问题,应该设计 和 的土壤为单一变量的对照实验.

(2)蚯蚓的身体呈 ,由许多 构成;辨别蚯蚓前后端的明显标志是 .

(3)蚯蚓之所以要保持湿润的体壁,主要是因为 ,蚯蚓常年生活在温度变化不大的土壤深层原因是 .

(4)蚯蚓在局部一侧装有电极的T型迷宫内,经过多次尝试和错误后,能够直接爬向无电极一侧的潮湿暗室.这是蚯蚓的 (填:先天性行为或学习行为).

5.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学习了蝗虫的相关知识之后设计了如下实验:取两只活蝗虫,分别放进两个盛满水的试管里,分别标号为A、B,一只把头浸没在水中,另一只把胸腹部完全浸没在水里而露出头部(如图所示).分析实验结果以及相关问题

(1)根据你学过的知识推测先死亡的是 试管中的蝗虫,原因是蝗虫呼吸气体进出的门户 位于 部.

(2)蝗虫可以较好地适应陆地生活,其中重要一条是具备了坚韧的 ,既保护和支持了内部结构,又可以有效地防止 . (3)通过蝗虫的呼吸我们可以联想到以下知识:

用蚯蚓做实验时,要保持体表的湿润,关键是它呼吸气体的部位是 ;鱼类是生活在水中的一种常见动物,与水生生活相适应的呼吸结构是 ;而哺乳动物则是用 进行呼吸,并且出现了 ,把体腔分为胸腔和腹腔两部分.

6.(1)如表是关于三种动物的呼吸情况,请完成表中有关问题: 动物种类 蚯蚓 青蛙 家鸽 器官 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 肺和 肺 结构及功能特点 依靠 进行呼吸 肺结构简单,主要用肺呼吸 用肺呼吸, 辅助呼吸 (2)有些动物,如“鲸鱼”、“带鱼”、“鱿鱼”、“墨鱼”名称里都有“鱼”字,但它们不一定是鱼.其中属于鱼类的是 .

(3)蛇没有四肢,但它属于爬行动物,这是为什么? .

7.综艺类节目《奔跑吧 兄弟》火爆荧幕,给观众带来激情和欢乐的同时,也启示我们,团队合作互助友爱是成功的重要因素.瞧!“寻宝之旅”正在火热进行.

(1)寻宝现场,跑男们群情激昂,或手舞足蹈,或大声喊叫.处于极度兴奋状态,这是 共同调节的结构.

(2)跳绳环节,跑男双手快转齐摇,绳儿飞翻头顶与脚尖,协调运动维持平衡主要依靠 的调节作用.

(3)跳绳、跨栏、摸高、跳马…每一个动作的形成都是由 三者协调配合,共同完成的. (4)运动中关节起着支点作用,如图所示关节结构示意图.[ ] 及其内外坚韧的韧带,使关节具有牢固性;⑥表面覆盖[ ] ,②内有滑液,使关节具有灵活性.

(5)相互“撕名牌”时,跑男们你追我躲,大汗淋漓,满脸通红,这体现了皮肤的 功能. (6)广播中传来“out”的命令,跑男和观众们唏嘘不已,一片惋惜,这属于 反射,需要 中枢参与,是人类特有的反射.

8.蚂蚁是怎么样进行通讯的,某实验小组做了如下探究实验,如图: ①将三块小石头放在盛有少许清水的容器内形成三个小岛,小岛间用两根等长的小木条连接起来,这样蚂蚁只能通过由小木条搭成的“桥”从一个小岛到达其它的小岛.

②先将饥饿的蚂蚁放在B岛上,食物放在C岛上,A岛什么都不放,发现蚂蚁经过几次寻找后,在C岛上找到食物.

③小组成员将连接BC岛的“桥”和AB岛的对换,结果发现蚂蚁并没有爬向有食物的C岛,而直接爬向A岛. (1)如果你是该组成员,根据以上探究做出的假设是: 结论是: . (2)蚂蚁群体内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是具有 行为的动物. (3)蚂蚁是昆虫纲动物,体表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结构是 . (4)“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A. 生物适应环境 B.生物影响环境 C.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

9.有同学提出,蚂蚁不会发声,它们是靠什么传递信息呢?于是某探究小组的同学针对这个问题设计了一个探究实验,请予以完善. (1)实验方法与步骤: ①准备实验用的蚂蚁:捕获的蚂蚁应来自 ,同时将这些受惊的蚂蚁饲养一段时间.

②将三块小石头放在盛有清水的容器内,创建三个小岛A、B、C,小岛间用两根小木条连接起来(如图),这样蚂蚁只能通过由小木条搭成的“桥”从一个小岛到达其他小岛.

③先将饥饿的蚂蚁放在B岛上,食物放在C岛上,A岛上 ,观察蚂蚁的行为. ④一段时间后将连接B、C岛之间的“桥”和A、B、岛对换,观察蚂蚁的行为有什么变化. ⑤在蚂蚁爬过的“桥”上,喷一些有气味的物质(如香水)观察蚂蚁的行为表现. (2)实验结果:

步骤③:蚂蚁会沿着B、C岛之间的“桥”到达C岛,获取食物. 步骤④:蚂蚁会沿着对换后的“桥” . 步骤⑤:蚂蚁的行动 .

(3)实验结论:蚂蚁依靠 进行通讯.

(4)实验拓展:请就该实验再提出一个具有探究意义的其他问题. .

10. 20世纪50年代在婆罗洲的许多雅克人身患疟疾,世界卫生组织采取了一种简单的也是直接了当的解决方法:喷射DDT.蚊子死了,疟疾也得到了控制.可是没多久,大范围的后遗症出现了.由于DDT同时还杀死了吃屋顶茅草的毛虫的天敌﹣﹣小黄蜂,导致人们的房屋纷纷倒塌.与此同时DDT毒死的虫子后来成为壁虎的粮食,壁虎又被猫吃掉,DDT无形中

江苏省赣榆区城南五中2015-2016年度中考生物模拟试题(含答案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fz220qydi7dd7d92wae4uc568cqjj01a54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