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了一种食物链,对猫造成杀伤力,猫数量的减少又导致了老鼠大量繁殖起来.在其一手造成的有大规模爆发斑疹伤寒和森林鼠疫的危险面前,世界卫生组织只得被迫向婆罗洲空降14000只活猫,英国皇家空军执行了一次奇特的任务“降猫行动”.
(1)蚊子属于 ,这类动物的身体分节,由头、 、腹三部分构成. (2)壁虎和老鼠这两种生物中, 属于恒温动物.
(3)通过对以上资料的分析,你认为人类能否随意灭杀某种动物吗?答 . (4)从资料中可以看出:蚊子作为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可见动物在维持 中起重要作用.
11.阅读以下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红嘴鸥被称为昆明的“荣誉市民”,已连续多年从西伯利亚飞抵昆明过冬,为昆明增添了一道没有的风景.
小白鼠活动的区域一般只限于隐蔽处,一旦进入空旷的地方就会设法寻找隐身处,表现出特殊的“寻墙行为”.将小白鼠放入迷宫中,小白鼠经过多次“走错路”,终于找到出口,用大量小白鼠实验发现:有的小白鼠可以很快找到出口,而有的小白鼠却要经过多次失败后才能找到出口. (1)从行为的发生(获得途径)来说,红嘴鸥飞抵昆明过冬的迁徙行为和小白鼠的“寻墙”行为都属于 行为.
(2)实验表明小白鼠的学习能力存在个体差异,这是由 决定的.
资料二:动物在生命世界中上演着精彩的表演,使我们的星球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他们的行踪几乎处处可见,使人的笔下也留下了它们的身影:“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唱黄鹂”、“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采得百花成蜜后,不知辛苦为谁甜”、“三月闻黄鹂、幼妇悯蚕饥”、“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3)某同学将资料中的动物分为两组,甲组:蜜蜂、家蚕;乙组:白鹭、黄鹂、鱼、蛙、燕子,他的分类依据是,体内是否具有 . (4)蜜蜂和家蚕的发育方式都属于 .
(5)白鹭、黄鹂和燕子都属于鸟类,请列举出与其飞行生活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征答两点. , .
江苏省赣榆区城南五中2015——2016年度中考生物模拟试题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解答题(共11小题)
1.如图是生活在水中或潮湿环境中的无脊椎动物,请分析回答问题:
(1)A是涡虫,属于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 扁平 ,有口无肛门. (2)B是 水螅 ,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 刺细胞 ,有口无肛门. (3)C是蚯蚓,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 环节 动物(类群).
(4)D是蛔虫,属于线形动物,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 角质层 ,有口有肛门. (5)E是河蚌,属于软体动物,它的贝壳是由 外套膜 分泌的物质形成的.
考点: 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1 分析: 对动物进行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图中,水螅属于腔肠动物;涡虫属于扁形动物,蛔虫属于线形动物,蚯蚓属于环节动物,河蚌属于软体动物. 解答: 解:(1)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无体腔,有口无肛门.A涡虫属于扁形动物,因此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2)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B是水螅,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因此属于腔肠动物.
(3)C是蚯蚓,身体有许多环形体节组成,因此,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环节动物.
(4)线形动物的特征为:身体细长,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有假体腔.蛔虫属于线形动物,因此蛔虫的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5)E是河蚌,属于软体动物,它的贝壳是由外套膜分泌的物质形成的. 故答案为:(1)扁平; (2)水螅;刺细胞; (3)环节; (4)角质层; (5)外套膜.
点评: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动物的分类知识.
2.如图为青海湖鸟岛,每年3﹣4月从南方迁徒来的雁、鹤、鹅等青海湖营果,5﹣6月问鸟蛋遍地,幼鸟成群,岛上通常有30多种鸟,数量最多的时候达到16万多只,请回答: (1)雁等鸟类的迁徒行为属于 先天性 (选填“先天性”或“学习”)行为.
(2)迁徒的鸟类具有很强的飞行能力,前肢变成 翼 ,除用肺呼吸外,还用 气囊 辅助呼吸.
(3)鸟类的生殖方式与爬行类相同,都属于 卵生 .
(4)很多珍稀鸟类都频临灭绝,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 建立自然保护区 .
考点: 鸟类的主要特征及其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措施.1
分析: (1)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把动物的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2)多数鸟类营飞行生活,其结构特征总是与其生活相适应的.如体表被羽毛,前肢变成翼,适于飞行;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体内有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直肠很短,能减轻体重.
(3)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一是就地保护,二是迁地保护,三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研究,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宣传和教育. 解答: 解:(1)雁等鸟类的迁徒行为是先天就有的,属于先天性行为.
(2)迁徒的鸟类具有很强的飞行能力,前肢变成翼,除用肺呼吸外,还用气囊辅助呼吸. (3)受精卵在鸟体内就已经开始发育,当雌鸟产下受精卵后,由于外界温度低于亲鸟的体温,胚胎停止发育,需由亲鸟孵化才能继续发育.可见鸟类是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卵生的动物.
(4)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 故答案为:(1)先天性; (2)翼;气囊; (3)卵生;
(4)建立自然保护区
点评: 鸟的飞行生活是和它的形态结构特点相适应的,可结合着鸟类的主要特征理解掌握. 3.(请根据蝗虫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蝗虫的身体是由①头部、② 胸部 和③ 腹部 构成的.
(2)蝗虫的体表有 外骨骼 ,能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胸部是 运动 中心,有三对足,两对翅.
(3)蝗虫、蜈蚣、蜘蛛的身体和附肢都分节,它们同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 节肢 动物.
考点: 节肢动物 蝗虫的主要特征.1
分析: 蝗虫的身体分为三部分:①头部、②胸部、③腹部.其中头部有触角、胸部有足和翅、腹部有气门. 解答: 解:(1)蝗虫的身体是由①头部、②胸部和③腹部构成的.
(2)蝗虫的体表有 外骨骼,能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胸部是 运动中心,有三对足,两对翅.
(3)蝗虫、蜈蚣、蜘蛛的身体和附肢都 分节分节,它们同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 节肢动物. 故答案为:(1)胸部;腹部 (2)外骨骼;运动 (3)节肢
点评: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4.小明爸爸说“在我小的时候,田埂、地头有很多的蚯蚓,可是现在蚯蚓越来越少了.”小明想蚯蚓为什么越来越少呢?会不会是施了农药的原因呢?
(1)你觉得要探究清楚这个问题,应该设计 有农药 和 无农药 的土壤为单一变量的对照实验.
(2)蚯蚓的身体呈 圆柱形 ,由许多 相似的环形体节 构成;辨别蚯蚓前后端的明显标志是 环带 .
(3)蚯蚓之所以要保持湿润的体壁,主要是因为 蚯蚓依靠湿润的体壁呼吸 ,蚯蚓常年生活在温度变化不大的土壤深层原因是 蚯蚓不能保持恒定的体温 .
(4)蚯蚓在局部一侧装有电极的T型迷宫内,经过多次尝试和错误后,能够直接爬向无电极一侧的潮湿暗室.这是蚯蚓的 学习行为 (填:先天性行为或学习行为).
考点: 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1
分析: (1)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3)环境影响生物,生物生物适应并影响环境.
(4)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解答: 解:(1)对照实验是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根据小明想蚯蚓越来越少会不会是施了农药的原因呢?可知应该设置有农药、无农药的土壤为变量.
(2)蚯蚓的身体成长圆柱形,有许多相似的环形体节构成的,故称为环节动物.前段稍尖,后端稍圆,在前端有一个分节不明显的环带.前端离环带近约13个体节,后端离环带远,因此蚯蚓身体的前端区别于后端的标志是前端离环带近.
(3)蚯蚓依靠湿润的体壁呼吸,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粘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因此蚯蚓之所以要保持湿润的体壁,主要是因为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蚯蚓属于变温动物,不能保持恒定的体温,因此,蚯蚓只能生活在温度变化不大的土壤深层.
(4)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因此蚯蚓在局部一侧装有电极的T型迷宫内,经过多次尝试和错误后,能够直接爬向无电极一侧的潮湿暗室,是通过生活经验的积累而获得的学习行为. 故答案为:(1)有农药无农药; (2)圆柱形;相似的环形体节;环带;
(3)蚯蚓依靠湿润的体壁呼吸;蚯蚓不能保持恒定的体温; (4)学习行为.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对照实验的特点,蚯蚓的呼吸特点和体温特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