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0年度云南红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工作总结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5 12:59:3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10年度云南红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

工作总结

2010年红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按照 “走出围墙办园区,依托产业建设园区,建设园区提升产业,一区多园,以园带区,让群众看得见、学得会、用得上、能增收”的思路,坚持园区建设与当地优势和特色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依靠科技进步改造传统产业和培育新兴产业相结合,与增加农民收入相结合,进一步调整完善功能定位和规划布局,完善经营管理机制,使园区建设实现了新突破。

一、2010年度工作进展情况

1、确立规划、创新机制,确保园区有序发展

建园以来,园区围绕优势产业建设共投入建设资金14.18亿元 (含企业和农户等渠道投入),确立了“一个核心,三个片区,五大产业”的新的园区发展规划和布局。建设草坝核心区;弥勒—泸西片区,主要以特色水果(高原梨、葡萄)、现代畜牧业、生物资源开发为主;建水-石屏片区,以蔬菜、特色林果业、现代畜牧业为主;蒙自—开远片区(含屏边),以现代设施农业、优质稻、生物药业、畜牧业为主。以有明显比较优势和较好基础,市场潜力大、辐射带动面广的优质稻、无公害蔬菜、地方特色果品、畜牧业、生物药业和生物化工等五大产业为园区的主导产业。2010年园区建设总投入20996.9万元,其中政府投入1100万元,主要用于核心区现代设施农业建设配套;园区主导产业总产值

110亿元,比建园之初的2002年的78亿元增长41.02%,其中重点龙头企业总产值为114121.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120元,比2002年的1625元增加了2495元,增长153.54%;比2010年全州平均水平3922元高198元,高出5%;比全省平均水平3952元高168元,高出4.25%。

按照《红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红河州科技项目管理办法》等制度,对入园企业行政审批事项实行统一受理审批、一条龙服务,在园区内一站式完成。对入园企业实行园内管理和年度考核,由管委会行使管理权,确保入园企业有良好生产经营环境,切实保证园区的正常有序运转。同时,对考核不达标,或未经批准擅自改变补助资金用途的企业实行摘牌,停止安排项目,禁止在经营活动中使用园区称号。2010年,经考核批准园区新增园区龙头示范企业5家,摘牌4家。目前,入园企业共有52家,其中重点龙头企业有29家。通过抓好7个市县入驻园区企业的种、养、加示范园(厂),将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新标准和新观念传播给广大农户,较好地发挥了园区的产业支撑和引领作用。

2、以实施省级科技项目“党政一把手科技工程”为抓手,促进园区核心区基础建设

一是围绕草坝万亩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工程(党政一把手科技项目),在州县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集中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水利建设、新农村示范、党政一把手科技工程、上海帮

扶等各种渠道项目,多方投资、各计其功,加大了扶持力度。其中农民建设钢架和钢混大棚,州县每亩补助各2000元,建设水泥田埂的增加1000元。农民大棚收益一般每亩达到1万元以上,高的达到3万元以上。目前草坝核心区3万亩的建设规划,已完成1.82万亩,其中建成永久性设施大棚3000亩。二是2008年在草坝镇征地70亩,建设园区技术中心和专家工作站,目前园区已经投入建设资金近2000万元,完成了技术中心的综合楼、专家楼、实验示范及工厂化育苗温室的建设并于投入使用。目的是把技术中心建设成为农业园区科技合作与交流平台、农业关键技术研发推广、高新农业技术和新品种展示、科研教学实习、科技培训和科普教育的基地,同时优先为草坝核心区万亩现代设施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辐射带动全州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温室由企业经营,专家工作站由园区管委会办公室管理。

3、完善管理和示范带动机制,增强了园区发展活力 在园区企业的扶持和管理上,彻底改变了由政府统一租地或征地,统一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无偿提供企业使用,园区企业进得来出不去,政府负担过重的被动局面,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市场运作、群众参与、竞争入园、优胜劣汰”的园区运作管理机制和“技术示范、效益吸引,辐射农户、带动产业”的示范机制,园区选择和扶持的项目,主要结合优势产业发展壮大的科技需求,依托现有实力较强的龙头企业,通过科技改造,帮助其提质增效,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土地使用租赁、基础建设、经

营管理等问题概由企业自主负责。

科技部门以各个示范园(龙头企业)为培训基地,创新和延伸“村级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把科技特派员工作同园区核心区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同“村级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紧密结合,把从科研事业单位选派特派员改为由基层组织聘请乡土人才、园区办批准发证并每月补助200-500元报酬。每个特派员既要指导培育5户科技示范户,又带头示范和试验新品种、新技术,年度考核与示范户同步进行,不合格者淘汰另聘,优秀的给予500-1000元奖励。核心区和重点示范区还在每个村子确定一批重点示范户,让群众互教互学。结合产业发展和农民需求开展各种科技培训,扩散推广示范园的成熟技术和新品种,示范企业也通过提供优良种苗、优质优价收购、科技特派员等方式将良种、技术、标准传导给农户。如此解决了长期来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不畅,“终端不通”等农村科技服务网络不完善问题。此项工作正在园区核心区23个村委会试点。

几年来的时间证明,这样的管理运作和示范机制是符合我州实际的,也是富有和成效和活力的。

4、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发挥了较好的示范辐射作用 园区现有入园企业52家,重点示范企业29家,其中国家、省、州级龙头企业17家,产值超过亿元的企业发展到3家。建水和源带动了全县5万多亩的蔬菜种植;蒙自绿通公司通过建设冷库和果蔬物流,成立农业科技120,服务带动农户发展设施农

2010年度云南红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g2ox9b0sn3gyk6183ys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