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8届高考语文复习专项练习古代诗歌鉴赏:短歌行(附答案)$806861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8 22:45:5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古代诗歌鉴赏:短歌行课后练习(1)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同心而离居

今义:齐心 古义:________________ (2)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今义:几何学 古义:________________ (3)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今义:回家的念头 古义:________________ 2. 解释下列句中指明的多义词。 (1)遗

采之欲遗谁( ) 小学而大遗( ) 始访其遗踪( ) 深追先帝遗诏( ) (2)故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 君安与项伯有故( )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

3. 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1)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 (2)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 (3)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

4. 对“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月明”四句既是准确而形象的写景,同时也是深刻的比喻。 B.用“乌鹊”比喻贤才,希望群贤毕至。

C.曹操以“乌鹊”“绕树”“何枝可依”来启发那些犹豫不定的人才,不要三心二意,要善于择枝而栖,赶紧到自己这边来。

D.这四句诗采用赋的手法,直陈其事,表现曹操求贤若渴。

5. 对“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诗人因怜贤才的无所依托,渴望其归己。

B.诗人以山海作比,引“周公吐哺”的典故作勉励,表明自己求贤不懈的耿耿赤诚。 C.诗人希望开创一个“天下归心”的大好局面。

D.诗人求才若渴,以古人自况,表明自己已成为天下人心目中的圣明君主,但却有未显声

名之意。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短歌行 曹 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1.作者把人生短暂以“朝露”来比,表达自己的忧思,因而作者借酒浇愁。这样一来,全诗的基调是不是消极的、低沉的?

2.在这首诗中,诗人运用了大量典故,其目的是什么?请举例加以说明。 3.结合曹操的生平事迹,简要分析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7.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小题。 短歌行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1.如何理解“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这几句诗表达好在哪里?

2.在此诗中,诗人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 答案: (1)指感情深厚;(2)多少;(3)人心归服。 解析:

2. 答案: (1)赠送/遗漏、忽略/遗留/死者留下的;(2)缘故,原因/老交情/仍旧。 解析:

3. 答案: (1)南,名词作状语,向南;(2)归,动词使动用法,使??归服;(3)荫,名词作动词,遮蔽。 解析: 4. 答案: D

解析: “赋”的手法,直陈其事,不对,应为比的手法。 5. 答案: D

解析: “表明??”一句不对

6. 答案: 1.作者并没有因人生苦短而消沉。这种忧思,源于内心的焦急。正因人生短暂,才更渴望招纳贤才,为己所用,建功立业。

2.在这首诗里,诗人用了《诗经》《管子》《史记》中的典故,来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慕。如:“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一句,是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的一个典故。周公是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在历史上素有礼贤下士之令名,曾“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曹操在这里以周公自比,是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

3.此诗气格高远,感情丰富,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在诗中,诗人以感人的真诚和慷慨悲凉的情感咏叹了生命的短暂,以貌似颓放的意态来表达积极进取的精神,以放纵歌酒的行为来表现对人生哲理的严肃思考,以觥筹交错之景来抒发心忧天下和渴慕人才之情。 解析: 1.对作者思想情感的把握要依靠全诗,不能只对个别词语分析。 2.结合具体典故分析即可。

3.此题意在考查对曹操诗歌情感的整体理解,这首诗的结尾四句能作为其分析的依据。 7. 答案: 1.①开头设问,破空而来,表达作者对人生的思考;②以“朝露”为喻,表达年华易逝的感慨。③以造酒的杜康代酒,形象突出,引人联想。

2.忧思。作用:它是全诗之脉,全诗抒写的正是未能建功立业、统一中国的忧思;这忧思既解释了痛苦感叹的原因,又为后面求贤若渴埋下了伏笔。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8届高考语文复习专项练习古代诗歌鉴赏:短歌行(附答案)$80686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gjf7387iy6k2tg1xudp48fsc2a7k200rgm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