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96 kJ·mol1 B.431 kJ·mol1 C.862 kJ·mol1 D.248 kJ·mol1 答案 B
解析 2x-436 kJ·mol-1-243 kJ·mol-1=183 kJ·mol-1 x=431 kJ·mol-1。
-
-
--
当堂检测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划“√”,错误的在括号内划“×”。 (1)所有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
(2)不同的化学反应放出或吸收的能量一般是不相同的( )
(3)同一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用量不同时,放出或吸收的能量却相同( ) (4)放出能量越多的反应,通常生成物越不稳定( )
(5)因为氢气在氧气中燃烧是放出能量的,所以水的分解反应一定是吸收能量的( ) 答案 (1)√ (2)√ (3)× (4)× (5)√
解析 (4)放出能量越多的反应,说明生成物的能量越低,生成物越稳定。 2.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 ) A.会引起化学键的变化 B.会产生新的物质 C.必然引起物质状态的变化 D.必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答案 C
解析 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表现为有新物质生成,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而化学变化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在反应前后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故正确答案为C。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B.H2O(g)===H2O(l)该过程放出大量的热,所以该过程是化学变化
C.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都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D.对于如图所示的过程,是吸收能量的过程
答案 A
解析 任何化学反应都有能量的变化,但有能量变化的过程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物质的三态变化,虽然存在能量变化,但不存在旧化学键的断裂与新化学键的形成,故不是化学变化,所以A项正确,B项错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形式有多种,除热能外,还有光能、电能等,C项错误;由图像知,该过程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该过程中放出了能量,D项错误。
4.对于放热反应2H2+O2=====2H2O,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生成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 B.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 C.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等于生成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 D.反应物H2和O2具有的能量相等 答案 B
解析 首先应明确题中所给反应为放热反应,放热反应的特征是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
5.断开1 mol H—H键、1 mol N—H键、1 mol N≡N键分别需要吸收的能量为436 kJ、391 kJ、946 kJ。求:
(1)1 mol N2完全反应生成NH3需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能量________ kJ。 (2)1 mol H2完全反应生成NH3需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能量________ kJ。(不考虑可逆反应)
答案 (1)放出 92 (2)放出 30.67
解析 本题可以从断键吸收的能量数值与成键放出的能量数值的相对大小来判断,若E(断键)>E(成键),则为吸热反应;若E(断键)<E(成键),则为放热反应。(1)N2+3H2
2NH3,
点燃
生成2 mol NH3形成6 mol N—H键时要放出6 mol×391 kJ·mol-1=2 346 kJ的能量,拆开1 mol N≡N键和3 mol H—H键时吸收的总能量为946 kJ+3 mol×436 kJ·mol-1=2 254 kJ,
12
整个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为放出能量,为2 346 kJ-2 254 kJ=92 kJ。(2)方法一:N2+H2
33
2
NH3,生成 mol NH3即形成2 mol N—H键时,需放出2 mol×391 kJ·mol-1=782 kJ的能量,
311
拆开 mol N≡N键和1 mol H—H键时吸收的总能量为 mol×946 kJ·mol-1+436
33kJ≈751.33 kJ,整个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为放出能量,为782 kJ-751.33 kJ=30.67 kJ。方法二:
1
由(1)知3 mol H2生成NH3需放出能量92 kJ,则1 mol H2生成NH3需放出能量为92 kJ×
3≈30.67 kJ。
40分钟课时作业
[基础过关]
一、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
1.从宏观来看化学变化的本质是有新物质生成。从微观角度来看,下列变化不能说明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变化时有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形成 B.变化过程中有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 C.变化时释放出能量
D.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改变,分子种类增加了 答案 C
解析 某些物理变化也能释放能量,如浓H2SO4、NaOH等溶于水放出热量,白炽灯工作时发光发热等。
2.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 B.发生电子得失或偏移
C.有化学键的断裂,不一定有新物质生成
D.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等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 答案 A
解析 A符合质量守恒,正确;非氧化还原反应没有电子得失或偏移,B不正确;化学变化时有化学键的断裂,则一定有新物质生成,C不正确;能量守恒包括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D不正确。
3.下列物质的变化过程中,有共价键明显被破坏的是( ) A.I2升华 B.NaCl颗粒被粉碎 C.冰融化 D.HCl溶于水得到盐酸 答案 D
解析 HCl分子中存在H—Cl共价键,溶于水后得到盐酸,HCl分子变成了H+和Cl-,溶液中不再存在HCl分子。 二、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4.氢气在氯气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在反应过程中,破坏1 mol氢气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1 kJ,破坏1 mol氯气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2 kJ,形成1 mol氯化氢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3 kJ。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Q1+Q2<2Q3 B.Q1+Q2>Q3 C.Q1+Q2
解析 由于Cl2和H2反应生成HCl要放出热量,所以Q1+Q2<2Q3。
5.研究物质变化时,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来认识物质变化时所引起的化学键及能量变化。据此判断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后,其结构的稳定性增强,体系的能量降低 B.物质燃烧可看作是储存在物质内部的能量(化学能)转化为热能释放出来 C.氮气分子内部存在着很强的化学键,故通常情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 D.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吸收能量的反应 答案 C
6.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碳的单质,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金刚石。已知12 g石墨完全转化为金刚石时,要吸收a kJ的能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石墨不如金刚石稳定 ②金刚石不如石墨稳定 ③等质量的石墨和金刚石完全燃烧,金刚石放出的能量多 ④等质量的石墨和金刚石完全燃烧,石墨放出的能量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由石墨完全转化为金刚石时吸热,说明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低,石墨比金刚石更稳定;同质量的石墨和金刚石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的量相同,生成同样多的二氧化碳,由于金刚石的能量高,所以金刚石燃烧后放出的能量要多。 三、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7.已知断裂1 mol共价键所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H—H:436 kJ,I—I:151 kJ,H—I:299 kJ,下列对H2(g)+I2(g)
△
2HI(g)的反应类型判断错误的是(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