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点评:写“我”在菜地里读书。能在菜地愉快地读书,这样的菜地怎会不是“我”的乐园呢?
四、填写表格,完成习作
过渡:通过研读我们学过的第一单元课文,结合我们自己的小练笔,同学们是不是具体知道了一些习作的技法?看来好多同学已经要跃跃欲试了。不急!为了让我们做到更加地胸有成竹、有条不紊,我们还可以在习作之前拟一个表格式的提纲。同学们可以照此试一试。
村头小河边的草地 → → 草地上有绿草、野放风筝、看天空中在大自然中自由花、昆虫、鹅群…… 变化的晚霞…… 五、点评习作,修改誊写
1.教师根据习作批改情况,投影展示几篇典型的习作初稿,师生集体评改。 预设:教师有意识地选用一些存在明显问题的习作,这样的作文修改起来更有意义。 修改要点:错别字、标点错误、句子不通顺、写作没条理、没能抓住景物特征。 2.学生自己尝试修改习作。
修改标准:(1)没有错别字;(2)标点符号运用准确;(3)语句通顺;(4)表达有序;(5)抓住景物特征;(6)文章有情感;(7)书写整洁。
3.小组交流习作,互助修改。 4.小组推荐佳作朗读展示,教师点评。
玩耍,多么快乐!
我的乐园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乐园,而我的乐园则是我家
句段赏析 ①开门见山,点明“我”的乐园是“我家旁边的一个工地”。
②介绍乐园里的花和草,突出景物的特征,让人感到有趣。
①
旁边的一个工地。
工地的面积并不算大,可那里花草可不少。在
那里有一种黄色的小花,和橡皮差不多大,一般能 20~30厘米,而且把茎掐断,会有类似牛奶的白长
色液体渗出;还有一种叫作“三叶草”的植物,高
两三厘米,形状像三个心形,放进嘴里嚼一下,立
刻会感到一股酸味,所以也被我叫作“酸草”;另
外还有一些草能没过我的腰,不仅茎上有刺,连果 子上也满是又尖又弯的钩子,我叫它“奇怪的荆
②棘”……
那里不仅是植物的天堂,还是动物的乐园。在那些“奇怪的荆棘”形成的“树林”里,有一些棕色的螳螂,有我一根手指那么长,扑腾着翅膀,挥
舞着“镰刀”,一副张牙舞爪的样子;里面还有许
吓得他失声惊叫,只好出来;第二个人躲在一辆汽
车旁边,结果汽车的司机在里面睡醒后,直接把汽 车开走了,致使他一脸惊慌地暴露在我们眼前;第三个躲在一排电动车里,但一不小心触动了报警器,
被逮了个正着。④
这就是我的乐园,在这里有我太多的美好回忆
和快乐。我爱我的乐园!⑤
总评:这是一篇挺有趣的作文,作者的写作思路十分清晰:先写乐园里有着蓬勃的生机,一些植物在那里生长着;再写那里也是动物的乐园,螳螂、蚂蚱还有蝗虫,自得其乐地生活着;最后叙述自己在那里的快乐生活,寻常的捉迷藏,却写得别有趣味,读来让人忍俊不禁。整篇作文很规范,中间的几个段落过渡自然,体现了作者良好的写作能力。
5.引导学生再次完善自己的习作,誊写习作。
④写“我们”在里面捉迷藏,这是趣事,让人捧腹大笑。
⑤结尾与开头呼应,又点明了主题。
本单元的习作主题是“我的乐园”,乐园,我们每个人都有。所以这个作文话题,同学们熟悉,也有话可说。当然要想流利写出,突出乐园之“乐”的特点,也不是一件易事。这里关键是让同学们掌握一些写作的技法,怎样来实现呢?
首先,在课堂上以一些小活动的形式,让同学们找到自己的乐园,激起他们写作的兴趣和欲望。然后再次重点回顾和品读我们学过的第一单元的一组课文。课文的作者都是文学大家,他们写乡村、写天窗、写春天,不正是写他们眼里和心中的乐园吗?他们运用的写作技巧便是可以让学生借鉴。于是一边研读一边发现,总结写作的手法,一边练笔点评。这样掌握和运用写作技法就显得具体有效,而不是让学生被动接受。此外,还教同学们运用表格形式拟写提纲,使得写乐园更胸有成竹。最后评议修改,使得本次
习作圆满完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