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线路从配变台架一侧杆分两典型出线方式2 回路出线,不穿越变压器上方。 低压线路从配变台架一侧分两回典型出线方式3 路,同杆架设出线,不穿越变压器上方。 低压线路从配变台架一侧杆分两典型出线方式4 回路出线,不穿越变压器上方。 低压线路垂直穿越配变台架变压禁止出线方式1 器上方。 低压线路水平穿越配变台架变压禁止出线方式2 器上方。 4.7 配变台架宜采用15米杆架设,以保证综合配电箱及引线电缆对地高度≥2.5米,便于低压出线,不设置围栏。
5 低压干线分支线
5.1低压干线包括配变低压侧至综合配电箱的低压引线电缆和配变低压分路出线,均应按配变最终容量选择。低压引线电缆应遵从
5
运检三〔2013〕36号规定。低压主干导线一般选用架空绝缘电线(JKLYJ-1),架空绝缘电线用于居住区、树竹生长区和污秽区;在大跨越、重要跨越和其他有特殊要求的线段可用绝缘钢芯铝绞线;在腐蚀严重的区域可使用电缆敷设或绝缘钢芯铝绞线。
5.2 导线截面选择
5.2.1架空线路干线线径按配变台架最终装设配电变压器容量选择,一般按最大工作电流选取,综合考虑覆冰、风压等环境因素,当供电质量不符合要求,或有可靠的经济密度数据时另行计算,低压干线、分支线截面配置选择见表4。
5.2.2当配变台架最终配电变压器容量为400kVA时,干线采用JKLYJ-1-150两回出线,相应分支线宜采用JKLYJ-1-70。
5.2.3当配变台架最终配电变压器容量为200kVA时,干线采用JKLYJ-1-95两回出线, 相应分支线宜采用JKLYJ-1-50。
5.2.4当配变台架最终配电变压器容量为100 kVA、50kVA时,干线与分支线宜采用JKLYJ-1-50。
5.2.5低压干线、分支线受地形及架设条件限制,采用电缆架空敷设时,应按最大工作电流条件折算,选择相应截面。
5.2.6当采用其它最终配变容量,或者采用单侧供电时,低压干线、分支线截面另行计算,同一个配变台区只用一种规格的低压干线、分支线。
5.2.7 低压线路超出供电半径(表1)时,应校核配变低压出线开关保护范围,当出线开关无法保护线路末端短路故障时,应加装分
6
段或分支开关,以确保线路短路或过载情况下的有效保护。 配变容量 400kVA 200kVA 100kVA 低压干线截面(mm2) 低压分支线截面(mm2) 150 95 50 70 50 50 5.3 线路架设工艺要求
5.3.1 低压380/220V线路导线同回路宜采用水平排列。双回路宜采用上下布置,严禁不同电源低压线路同杆架设。
5.3.2 三相四线制的零线应靠近电杆或建筑物侧,面向杆号大号侧排列,一般从左到右宜按A、B、N、C排列。
5.3.3 应区分零线瓷瓶与相线瓷瓶颜色,相线用白色瓷瓶,零线用棕色瓷瓶。
5.3.4低压线路可与中压配电线路同杆架设,与10kV架空线同杆架设时,低压线路与中压线路应为同一电源,且低压架空线路不得越过中压架空线路的分段开关。
5.3.5 路灯线与配电线路宜采用分层架设方式、中性线不共用,在杆上选用侧担单侧安装;路灯线路应单独装设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同杆架设方式下,路灯线不应超过同杆架设配电线路的分段开关和供电范围。
5.3.6在海边或腐蚀严重地区导线的绑扎线应使用BLV或BV。 6 接户线与进户线
7
6.1一般情况居民用户用电容量按8kW/户配置,居住面积大于140m2或有运行经验的用户,按实际需要选择。
6.2 接户线宜采用BLV绝缘线或BS-JKLY集束导线,A+、A、B类供电区域中建筑密度高、间距小、搭设条件困难,或者接户点较密,负荷密度较高的街区、镇区可选用YJLV-1电缆,接户线导线选择见表4:
表4 接户线导线选择表
电表箱表位数量 导线敷设方导线型号 式 导线规格(mm2) 绝缘塑料线 集束导线 电缆 BLV BS-JKLYJ YJLV 16 2*16 35 2*35 35 4*35 4*35 35 4*35 4*35 35 4*35 4*35 1 2 4 6 8 6.3 为保障公用变负荷的三相平衡,减少接户线线损,接户线应三相平衡搭接,对三表位及以上的单相表箱应采用三相供电,以平均分配负荷。
6.4 接户线架设工艺要求
6.4.1接户线的相线和中性线或者保护中性线应从同一基杆引下,其档距不应大于25m,超过25m时,应加装接户杆,但接户线总长度(包括沿墙敷设部分)不宜超过50m。同一根电杆的接户线不应超过两对,不足时应采用低压分接箱进行分路,分接箱可根据需要预留接线位, 避免建成后随意乱接。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