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景区旅游开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9 3:57:2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随着旅游业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旅游商品收入在旅游业总收入中的比重将不断增长,一定程度上极大地发挥了旅游业广泛的产业拉动效应,推动了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

(4)洋县旅游业发展现状

洋县位于汉中盆地东缘,北依秦岭,南靠巴山,汉江横贯其中,古为“汉江明珠”,今称“朱鹮之乡”,总面积3206平方公里,人口43.86万,全县辖26个乡镇,367个行政村。景区位于洋县北部秦岭南坡,距洋县县城76公里。

洋县不仅是国宝朱鹮的濒危期救助地和纸圣蔡伦的封地,更是汉中的东大门,是被誉为“中国中央国家地质公园”秦岭的入口地带。独特的地理区位赋予了洋县无比优越的旅游资源,境内山青水秀,人杰地灵,自然与人文资源兼备。“以秦岭的山、黄金峡的水、蔡伦墓的古、‘四大国宝’的奇”为代表,洋县境内现有山水瀑布、江河风光、原始森林、冰川遗迹、宗教寺庙遗址等景点35处,主要景区(点)10余处,有星级宾馆3家,民俗园、农家乐100余家,已拥有相对完善的旅游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配套体系。同时,洋县政府还大力开展AAA级景区和星级宾馆创建活动,洋县宾馆、白云宾馆和朱鹮大酒店获得汉中市宾馆和餐饮业三十强称号,旅游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在洋县政府及旅游局的领导下,洋县旅游业必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二、生态旅游发展的走势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闲暇时间增多,人们对精神享受尤其是远足旅游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旅游热潮也从一般的城市景区转向城郊景区旅游。景区旅游是一种以森林景观为主体,融其他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生态型郊野旅游。它是以保护森林资源为前提,充分利用森林的多功能性为人们提供精神和物质服务的生态型旅游产业,也是发展森林旅游事业实现森林资源复合性价值的基础和载体。自然生态景区环境优雅、风光奇特、空气清新、景色宜人、树木花草万紫千红、飞禽走兽千姿百态的生态景观已被世人所共识,是森林旅游业随之兴旺的重要原因。可以预见,国内外生态旅游业的异军突起将为长青华阳景区生态观光、休闲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需求拉力。

5

三、项目建设必要性和意义

1、有助于增强洋县旅游业的竞争力,推活“旅游强县”

洋县是人类活动较早的地区之一,历史文化悠久,生物、水利、旅游等自然资源丰富。但近三十年来,为了保护世界珍禽朱鹮的生存环境,保护最好的自然生态资源,做出了巨大牺牲,至使县域经济发展滞后,群众致富缓慢,但又因此而为我们保留了一片净土。特别是长青华阳景区作为全省重点发展的三大自然景区之一,境内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等旅游资源丰富多样,自然风光美不胜收,资源门类齐全,品质优良,体量较大,旅游单体基本类型占全国198种的12.63%,属旅游资源高密度区域。主要以自然生态的山水风光为代表,兼有宗教、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红色革命遗迹等多种类型,能适应不同的消费阶层。

洋县人民政府为快速提升县域经济实力,加快优势资源转化,把“旅游活县”创建全省旅游强县,作为全县发展战略,在保护与开发并重、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兼顾的前提下加大旅游资源开发力度,做实旅游产业,抓住交通变化给旅游业发展带来的难得的机遇,本着“长远目标,务实态度,扎实工作,加速推进”的原则,积极打造汉中东线旅游干线,努力实现洋县旅游由目前低水平,低效益的观光型向集观光、休闲、度假、科考于一体的生态型规模化转变。为全力以赴创建省级旅游强县,县上成立了“创建省级旅游强县”工作领导小组,由县级主要领导为组长,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负责认真组织实施好创建工作。对长青华阳景区要求全面改善景区交通环境,严格按照规划高水平,整体开发建设华阳古镇,打响“秦岭第一古镇”旅游品牌,把长青华阳景区建成省内一流的休闲生态旅游目的地,加强旅游服务设施及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旅游产品开发,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和水平,促进旅游产业迅速发展。本项目的实施必将给洋县带来大发展。

2、有效的扶持当地的第三产业发展,带动当地经济的腾飞

洋县县委、县政府因保护“四大国宝”生存环境,致使当地农业产量低,群众致富缓慢,县域经济发展滞后的现状,县委县政府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努力改变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的面貌,按照“保护与开发并重、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兼顾”的原则,走上县域经济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之路。

6

由于长青华阳生态旅游景区的开发具有极强的辐射力,能够带来较多的就业岗位,进而能够带动本地区以及周边的农牧业以及第三产业的发展,特别是交通线路的畅通,将能够激发景区所在地的经济的腾飞,使贫困地区脱贫。

3、有助于壮大休闲旅游产业、创建领衔品牌

突出特色,精心打造“以旅游、商贸为主的生态型山水园林城市”,是省、市对汉中总体规划的定位及要求。汉中紧紧抓住陕南突破发展旅游先行的历史机遇,果断提出建设“人在绿中,绿在城中,城在园中”的生态山水园林型旅游城市的发展目标,围绕汉中历史文化名城和自然生态品牌,重点开发以长青华阳为代表的生态旅游产业,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增加接待能力,提高城市的吸引力、承载力和竞争力。

2004年,长青华阳景区被省政府列为全省十大自然景观和“十一五”十大旅游重点建设项目之一, 2005年经专家评审通过的《陕西省旅游项目普查报告》中,被列为“五级生态旅游资源单体”,2008年5月,陕西省省长袁纯清到汉中洋县,专程考察指导长青华阳景区开发建设工作。明确指出:要充分利用当地的生态资源、绿色资源、人文资源,感受古镇气息、享受长青山水,做强做大休闲旅游产业。今年,又被亚太旅游联合会、中华生态旅游促进会和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路文化研究中心联合授予“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称号,汉中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把它作为陕南率先突破发展的突破口。

长青华阳景区以其恢宏的气度和精美的自然景观,浑厚纯朴的人文资源和经典的红色资源相结合,融生态旅游、科考、文化旅游于一体,高规格、高起点、大气魄、大手笔的规划建设,一定会把长青华阳景区打造成中国西部最具特色的生态旅游目的地。届时,一个以突出生态效应,以打造青山怀抱、碧水环绕的山水园林城市为目标,着力彰显“绿、水、古”城市特色,培育城市灵气的山青、水绿、人和、景美的秀美新城镇展现在人们的眼前,长青华阳景区一定会成为汉中休闲旅游大产业领衔品牌。

7

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一、区位条件

汉中市位于中国版图的几何中心,是北方最近的南方,是南方最近的北方。如果以汉中为中心,以1800公里划圈,全国90%的人口,85%的省会城市和所有直辖市都在圈内,这样的区位优势在全国只此一家,在旅游时程和成本上独占优势。在发展空间和前景、内部基础设施、区位优势、历史底蕴、辐射能力等方面优于陕南其他地市,这才会有陕西省“陕南发展汉中要率先突破”的战略决策。

长青华阳景区东距西安242公里,南距洋县县城76公里,西距汉中129公里。穿境而过的洋(县)---太(白)公路,南连(北)京---昆(明)高速西(安)---汉(中)段,北接西(安)---宝(鸡)高速,形成了方便快捷的环形旅游交通网络。西汉高速仅仅是京昆高速公路中的一段,它和已经开工建设的十(堰)---天(水)高速,会使汉中的旅游业获得更快发展,为汉中经济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在铁路方面,截至2006年7月,洋县火车站已开通至汉中、安康、西安、武昌、广州等地的9趟列车,其中包括洋县至汉中的火车4列,为过境游客进出景区提供了较大方便。

在航空交通方面,2006年7月,为满足游客外出旅行方便,汉中机场再次增加西安-汉中-西安的航班,由原来每周17班增加到每周21班。而咸阳机场方面,在2005年全国民航夏秋季航班计划中,新增的29条国内航线中就有7条是从咸阳机场始发或中转的。

二、气候条件

长青华阳景区属北亚热带内陆性季风气候,并向暖温带过渡,具有雨热同季,雨量丰富,光照充足,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14.5℃,最高气温38.7℃,最低气温—10.1℃。年平均日照1752.2小时,日照率39%。年平均降水839.7毫米,最多1376.1毫米,最少533.2毫米,年平均降雨120天,月平均降雨10天,降雨期最多为

8

景区旅游开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gy8q9nz064uc568cqjj1x2cx44e3501aeb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