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挫折 学习描写
学习目标 1.直面挫折,增强信心 2.明确描写的含义,掌握描写的方法 3.认识到描写的重要作用,学会使用描写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本单元是以“直面挫折”为话题来学习描写。生活中的失败、挫折既有不可避免的一面,又有正向和负向功能;既可使人走向成熟、取得成就,也可能毁掉个人的前途。失败与挫折会产生正向的还是负向的功能,关键在于你怎样面对挫折。屈原受到小人的猜忌、中伤,被君主疏远、流放,但即使是在恶劣的环境中,他仍表达自己坚守正义、决不向黑暗势力妥协的操守。这就是挫折的正向功能。
为了形象地表达对于挫折的观察与感悟,我们就需要对其进行描写。什么是描写?描即描绘,写指摹写。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作具体入微的描绘摹写,给人以真切的感受。描写的方法从描写的角度来分,有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从描写的手法来分,有白描和细描;从描写的对象来分,有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和场面描写。而人物描写,又可分为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我们学习描写需要注意三个问题:1.描写要有明确的目的,要为表现人物思想性格和作品的主题服务;2.描写要抓住特点;3.描写要生动形象。
唐朝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张僧繇》中写道:“张僧繇于金陵安乐寺,画四龙于壁,不点睛。每曰:‘点之即飞去。’人以为诞,因点其一。须臾,雷电破壁,一龙乘云上天,未点睛者皆在。”如果把龙当作是整篇记叙文的话,那么这点睛之笔就是描写。
ks5uks5uks5uKS5U]ks5uks5uks5u]明目标,提素养
描是描绘,写是摹写。描写就是用色彩鲜明、立体感强、生动形象的语言文字把表述对象的状态生动、具体地描绘出来,给人以栩栩如生、身临其境之感。
描写的分类:
1.从描写的对象分,一般分为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和场面描写。
人物描写主要有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等。 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场面描写。场面,一般指由人物活动构成的生活画面,有时也泛指一定场合的情景。所以,描述场面主要是写人的活动,写人物之间的关系。
2.从描写的角度分,有正面描写(又称直接描写)和侧面描写(又称间接描写)。 正面描写是作者直接对描写对象(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刻画和描绘。 侧面描写是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使其鲜明突出。
3.从描写的手法分,有白描和细描。
白描,即运用最简练的文字,不加渲染烘托,没有浓烈色彩的描写,不借助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也不用或少用形容词,抓住描写对象的主要特点,描写出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人物的精神面貌。叙事,线条分明,言简意赅;写人,三言两语则揭示出人物的状态,使人物栩栩如生。
细描,即细致具体地描绘对象,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和象征、衬托、渲染等表现手法,使所写对象栩栩如生,逼真动人。
山水的挫折
山之仁,在于涵纳了苍天古木,也收容了遍野小草;孕育了豺狼的凶吼,也滋护了弱小的悲啸;或者环抱双手,让流水变成湖泊;或者裂开身躯,让瀑布倒挂前川。(1)山谦卑地静立着,缄默地忍受着时间的风沙辗转的痛苦和人类的恣意给他的挫折。(2)
水的流动,却更像是智慧的追求,个性并且张扬,流动便是它唯一的宿命。它并不会思索着怎样直面挡路的顽石,而是轻柔地绕开,只让几缕青苔去教会顽石流水的意义。(3)它也从不化解,任由飘零的树叶,人类的污秽随着水流逝去,却从不允许它们在水面上发芽,只叫无尽的孤独告诉它们水流的意义。在水的心中,无彼无此,遇曲遇直,一颗痛苦的小石子,就会换来水的澎湃。
山和水并行着,让灵魂在岁月的风沙中磨炼、轮回、遭遇。“你为何要一直流动呢?”山问,“难道万顷良田不值得你孕育?(4)难道万千挫折不值得你面对?难道万种痛苦不值得你化解?”水没有回答,只是依然把痛苦放大,卷起千层浪,淹没村庄,狰狞得张扬。
“我何尝不想面对挫折,我何尝不想化解痛苦!”水说,“只是我必须汇入海洋,必须放大这痛苦,在无尽的流动消逝中教会人们,用幻灭的海洋告诫人们:必须谦卑地做人。”(5)
山没有回答,只是打开了怀抱,让人们躲进怀中,让水在山脚下盘旋,让果实在树上生长,让人们得以生存。(6)
“有多少幻灭的海洋,便有多少山的希望,”山说,“我要面对挫折化解痛苦,给人们家园,忍受一切的风霜。”山静立着,水流动着。
水,却史无前例地凌乱,两岸的风景,只是浪花翻起时的告别,水里的鱼儿,只是转身的一个再见。(7)在水里,一切都走向终结,一切痛苦,都显得巨大。
山和水对视着。
“其实,你我并不是对立着的,”山说,“我们都在等待。等待有一个人,能理解挫折,能放大痛苦。等待一个人,在山的顶峰默读水的流动,在水的旁边诵颂山的倒影!”
山开始流动,水开始静默。 水开始坚强,去面对挫折。
山开始柔弱,去放大痛苦。(8),【佳作赏析】 (1)句式整齐,富有张力。 (2)点题。
(3)拟人手法的使用使文字活泼生姿。
(4)“灵魂”这一“虚”的问题,由“万顷良田”这个实的载体来表现。 (5)富有隐喻的语言耐人思考。 (6)详略结合。 (7)点面结合。
(8)象征性的形象,将虚实结合起来。
【名师评点】 文章巧用拟人、象征和隐喻等手法,赋予山和水理性的思维和鲜明的个性。 山的博大、包容和坚韧,水的自由、任性和张扬,在文中都得到充分地展现。 山用宽容化解痛苦,让万物在希望中自由生长;水用放纵放大痛苦,
ks5uks5uks5uKS5U]
让人们在幻灭中寻觅做人的真谛。它们不同的态度,启示读者多角度地认识和思考,不管是化解痛苦还是放大痛苦,目的都只有一个:丰富自己的人生,坚定地勇往直前!
一、描写的要求。
ks5uks5uKs5u.Com]
1.描写要有明确的目的。无论是景物描写、细节描写,还是人物的肖像、对话、行动、心理描写,都必须为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和作品的主题服务。茅盾说:“人物服装的描写不是没有目的性的,不应该为描写服装而描写服装。”
2.描写要善于抓住特点。鲁迅说:“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他的眼睛。”“倘若是画了全副的头发,即使细得逼真也毫无意思。”所谓“画眼睛”,就是写出最能表现一个人性格的特点来。
3.描写一般要带有鲜明的感情色彩。融入感情的描写,往往能以情感人,激起读者共鸣。
4.让景物描写创设意境。景物描写在文章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可以为人物活动提供背景,可以创造气氛,可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5.让心理描写突现人物。人物描写是文学作品中的重头戏。同学们对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可能熟悉一些,也容易把握一些,而心理描写难度相对大一些。人物的内心活动是隐秘的,看不见,摸不着的。这就要求作者十分敏锐,能够设身处地的为人物着想,仔细琢磨人物的思想活动,恰到好处地再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6.让细节描写震撼人心。一滴水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细微之处最能见精神。在生活中,我们要善于观察,善于捕捉感人的细节。
二、描写的方法。
1.点面结合。所谓“点”,指的是最能显示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特征的详细描写;所谓“面”,指的是对人、事、景物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点面结合就是“点”的详细描写和“面”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的有机结合。“点”,可以突出重点,体现深度;“面”,可以顾及全局,体现广度。点面结合,可以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地反映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最充分地表现思想,抒发感情。《故乡》中对少年闰土看瓜部分的描写就是典型的例子。
2.虚实结合。清朝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说得很精辟:“文章非实不足以阐发义理,非虚不足以摇曳神情,故虚实常宜相济也。”虚实结合就是把抽象的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