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江苏省苏州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Word版,含图片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5 8:09:0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窑炉将制备玻璃的多种原料在炉内加热到将近1600℃,使原料熔化为一体.要增加玻璃的强度,原料中还必须有熔点高于其它原料的金属元素.

锡槽是生产超薄玻璃的关键步骤,窑炉熔化的玻璃液流入锡槽装备中,锡槽中的锡熔化,玻璃液浮在锡液表面,再用拉边机将玻璃拉薄,最后进入退火窑,玻璃温度逐渐降低、变硬成型.故此工艺称为浮法工艺.

经过测试,这种超薄玻璃在受到相当于一辆家用轿车以150km/h的速度撞停到墙上的冲击力时仍完好无损.

(1)为了增加玻璃的强度而加入的金属原料的熔点应 1600℃. (2)锡槽中玻璃液密度 锡液密度(选填“等于”、“大于”或“小于”). (3)制成的超薄玻璃是晶体吗?

(4)这种超薄玻璃与常规的同类玻璃相比除了薄之外还有哪些优点?请写出两点: 、

三、解答题(本题共8小题,共48分,解答24、25、26题时应有解题过程) 23. (6分)按题目要求作图

(1)甲图中,画出物体AB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A'B'.

(2)乙图中,标出小磁针静止时的N极和A点处的磁感线方向.

(3)丙图中,物体静止在斜面上.画出物体受到的重力G和物体对斜面的压力F的示意图.

24. (4分)为了减少环境污染,部分农村地区改用液化气烧菜做饭.某钢瓶装有液化气10kg,已知液化气的热值为4.2 × 107 J/kg,水的比热容为4.2 × 103 J/(kg·℃).求: (1)这瓶液化气全部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2)若(1)中放出的热量有40%被初温为20℃的水吸收,在标准大气压下可将多少质量的水

烧开?

25. (6分)水平地面上放着重为200N、边长为0.2 m的正方体物块.现用斜面将其由底端匀速拉到顶端,如图所示.已知平行于斜面的拉力为120N,物体移动的距离2m,升高lm.求: (1)物块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 (2)斜面的机械效率;

(3)物块沿斜面向上滑动时所受的摩擦力大小.

5

26. (6分)如图,把标有“12Ω 3W”的电阻R0与最大阻值为50Ω的滑动变阻器R连接在电压恒为18V的电源两端,闭合S.电压表所用量程为 0~15V,电流表所用量程为0~0.6A.求: (1)电阻R0的额定电压;

(2)将R的阻值调为48Ω,在lmin内R0产生的电热;

(3)为保证安全,电路消耗总功率的范围.

27.(5分)小明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用到的器材如下: 铁架台、烧杯、温度计、秒表、硬纸板、石棉网等. (1)组装器材时如何确定铁圈(石棉网)的高度? (2)实验时用温度计测出不同时刻水的温度,并记录在下表中,其中第3min时温度计的示 数如图甲所示,示数为 ℃.

(3)某时刻观察到烧杯中出现图乙所示的现象,表明水 沸腾. (4)请在图丙方格纸上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5)小明回家后发现妈妈正在炖汤,汤沸腾后妈妈将火调小,汤仍在沸腾.小明又把火调得

更小,这时虽还在加热,汤却不沸腾了.你觉得不沸腾的原因是 . 28. (6分)为探究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入水中的体积和深度的关系,小明和小华把装满水的溢水杯放到台秤上,溢水杯口下方放置一空量筒. 用细线系住金属块并挂在弹簧测力计上,测力计示数为G. 然后将金属块缓慢浸入水中,且始终不与杯接触,如图. (1)金属块浸没前的过程中,测力计示数逐渐变小,说明浮 力大小逐渐 .据此,小明认为金属块受到的浮力随 浸入水中的深度增大而增大;而小华则认为浮力随浸入水 中的体积增大而增大.根据以上实验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只有小明的观点合理 B.只有小华的观点合理 C.两人的观点都不合理 D.两人的观点都合理

6

(2)接下来他们继续实验,增大金属块浸没在水中的深度,发现测力计的示数始终不变且为F,据此可得出 的观点不具有普遍性.这个过程中金属块受到的浮力F浮? . (3)为了深入研究,他们测出量筒中水的体积V排,水的密度用?水表示,其重力G排? ,通过比较数据发现F浮?G排.换用不同的物体和液体重复上述实验,都能得出

F浮?G排,说明决定浮力大小的根本因素是G排.

(4)从金属块开始浸入直至浸没一定深度的过程中台秤的示数变化情况是 . 29.(9分)某班同学做“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某小组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实物电路. (1)请在答题卡的方框内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电阻箱符号为

)

(2)连接电路时,开关应 .连好电路后, 将电阻箱调至某一阻值,闭合开关,移动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一个 适当的值U0,记录电流表的示数和 . (3)改变电阻箱的阻值,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 片,使 ,并记灵相应数据. (4)再次改变电阻箱阻值,发现无论怎样调节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都不能达到(3)中的要求,引起这种情况的直接原因是 . (5)重复步骤(3)多次实验,根据所得数据画出电流随电阻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你认为该小组实验时的U0? V.

(6)进一步研究发现由图线上的任一点和坐标轴围成的矩形“面积”大小都相等,由此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7)实验结束后,小组间交流时,发现邻组在相同的坐标系中画出的图像如图丙所示,你认为图像不同的原因是 .

7

30. (6分)学过透镜知识后,小明实验小组在光学实验室(暗室)想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深入研究,可用的器材有:光源S(视为点光源)、圆形凸透镜(直径为D)、光具座、光屏(足够大).经讨论他们决定先从测凸透镜的焦距开始.

(1)在光屏中央画一个与凸透镜直径相同的圆,找出圆心O'.

(2)将光源、凸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调节它们的高度,使光源、凸透镜光心和 在同一水平直线上.

(3)固定凸透镜的位置,将光源从紧贴凸透镜的位置缓慢向外移动,直到光屏上的光斑 ,就可以从光具座上读出凸透镜的焦距,此时各器材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4)为了验证测出的焦距值是否准确,小明提出可以左右移动光屏,若光屏上的光斑大小不变,则测出的焦距准确.若向右移动光屏,光斑变大,说明本次测出的凸透镜的焦距比真实值 .

(5)在移动光屏的过程中,小明发现在光屏上光斑外侧还有一个暗环,他猜想可能是凸透镜的边框造成的.于是他拆除边框直接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进行实验验证,发现暗环仍然存在.你认为暗环是如何形成的? .若光源S在左焦点上,光屏在右焦点处,如图乙所示,请你算出此时暗环的面积等于 .

8

江苏省苏州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Word版,含图片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gzre749oq7b8vd538ce5nrap1rg1l00xi4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