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和科学技术在发展农业中的重要性;了解我国工业概况,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分布特点,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
(2)文化特色
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对我国具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等的影响;结合有关资料说明我国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4.地域差异
在地图上确定秦岭、淮河的位置,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用事例说明四大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5.认识区域 (1)位置与分布
运用地图说出区域的位置、范围,并对区域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在地形图上识别区域主要的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阅读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说出区域的气温、降水分布概况,并归纳气候特征;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区域的产业结构与空间分布特点;运用地图和资料描述区域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2)联系与差异
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举例说出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运用资料比较区域内的主要地理差异;举例说出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举例说明祖国内地对香港、澳门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运用资料分析说明外向型经济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3)环境与发展
根据资料分析区域内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举例说明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运用资料说出首都北京的自然地理特点、历史文化传统、城市职能和主要名胜古迹,并举例说明其城市建设成就;认识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分析其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以某区域为例,说明我国西部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了解我国的发展成就,认识我国发展中面临的挑战,了解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四)乡土地理
乡土地理考查内容为黑龙江省地理。
运用地图,描述家乡的地理位置、范围、地形、气候、水系、居民、经济、主要城市,分析其特点;利用图文材料说明家乡主要地理事物的变迁及其原因;举例分析自然资源、自然灾害对家乡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运用家乡的人口资料与全国人口情况进行比较,说出家乡人口数量和人口变化的特点;了解家乡的对外联系现状,认识家乡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重要性;了解家乡的发展规划,关注家乡的未来发展,树立建设家乡的志向。
5
五、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闭卷、笔试,试卷长度为16开共8页,考试时间为60分钟。
2.试题难度:易、中、难试题所占分值比例为80%∶15%∶5%,并加大5%难度试题的难题。
3.内容比例:地球地图占10%、世界地理占40%、中国地理占45%、乡土地理占5%。 4.题型及赋分:试题包括客观题和主观题,满分为100分。客观题为单项选择题,40个小题,每题1分,共40分;主观题为综合题,共60分,包括连线题、读图分析题、材料分析题等。
注意:为有效落实核心素养,2018年初中地理结业试题尽量减少单纯记忆、机械训练性质的内容,注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素质。
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