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管理者在道德方面领导员工 4) 设定工作目标 5) 对员工进行道德教育 6) 对绩效进行全面评价 7) 进行独立的社会审计 8) 提供正式的保护机制 第3章 全球化与管理
5、作为全球化管理者,应该具备的几个方面?
作为一名全球化管理者,首先需要理解全球化管理的环境,即一般环境和任务环境,以及理解这些环境对管理的影响。其次,需要理解与掌握一些全球化管理者必须具备的关键能力。
1) 全球化管理的环境因素 一般环境:
a) 政治与法律环境:国家政治体制、政治的稳定性、政府对外来经营者的态度、
法律环境
b) 经济和技术环境: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发展潜力、市场
规模及其准入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社会基础设施。
c) 文化环境:权利距离、不确定性的避免、个人主义或集体主义、男性化或女
性化、长期导向或短期导向。 任务环境:
供应商、销售商、顾客、竞争对手、劳动力市场及工会 2) 全球化管理者的关键能力
a) 国际商务知识 b) 文化适应能力 c) 视角转换能力 d) 创新能力
6、试比较不同的全球化经营的组织模式?
在选择目标市场和东道国市场的进入方式后,管理者就需要在战略目标的指引下,管理和组织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子公司和代理机构。这就需要企业在全球化和当地化之间进行权衡,选择恰当的组织模式。
a) 全球一体化的压力 (产品需求的同质性? 降低成本;全球战略协调的竞
争对手的出现)
b) 当地化反应的压力 (不同国家的习惯不同;不同国家之间分销渠道和销
售方式的差异;东道国政府在经济和政治上的要求)
从以上模型中可以看出有四种可供选择的全球化组织模式:
1) 国际组织模式:利用现有能力向国际市场拓展
2) 多国组织模式:设在多个国家的子公司作为独立的业务单位来运营 3) 全球组织模式:将全球视为单一的市场,公司总部统一经营
4) 跨国组织模式:专业化工厂符合本地反应的要求,通过复杂的协调机制进行
全球一体化
第4章 信息与信息化管理 7、信息管理工作的过程? 1) 信息的采集
信息是指管理者根据一定的目的,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搜寻并占有各类信息的过程 信息采集的要点:明确采集的目的;界定采集的范围;选择信息源 2) 信息的加工
对采集来的通常显得杂乱无章的大量信息进行鉴别和筛选,使信息条理化、规范化、准确化的过程。
步骤:鉴别 筛选 排序 初步激活 编写 3) 信息的存储
定义:指对加工后的信息进行记录、存放、保管以便使用的过程 注意的问题:准确性、安全性、费用性、方便性 4) 信息的传播,即信息在不同主体之间的传递
导致信息畸变的原因:传播主体的干扰 、传播渠道的干扰、传播的客观障碍的存在
5) 信息的利用
有意识地运用存储的信息去解决管理中具体问题的过程。它是信息采集、加工、存储和传播的最终目的。 6) 信息的反馈
对信息利用的实际效果与预期效果进行比较,找出发生偏差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保证信息的利用符合预期的过程
要求:反馈信息真实、准确;信息传递迅速、及时;控制措施适当、有效 第二篇决策与计划 第5章 决策与决策方法 8、决策的基本过程?
决策,是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或者是管理者利用机会的过程。 1) 诊断问题(识别机会)
决策者必须知道哪里需要行动;尽力获取精确、可依赖的信息。 2) 明确目标
目标体现的是组织想要获得的结果,明确所要获得结果的数量和质量。 3) 拟定方案
管理者要提出达到目标和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案,从多角度审视问题。 4) 筛选方案
确定所拟定的各种方案的价值或恰当性,并确定最满意的方案。仔细考虑各种方案的预期成本、收益、不确定性和风险。 5) 执行方案
调动各种相关资源,以保证方案的顺利执行;有效处理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阻力。 6) 评估效果
将方案实际的执行效果与管理者当初所设立的目标进行比较,看是否出现偏差 决策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9、定性决策方法的分析比较? (一)集体决策方法 1)头脑风暴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