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运动员从a点到c点,做减速运动
C. 在bc段,绳的拉力大于运动员的重力,运动员处于超重状态 D. 在b点,运动员的速度最大,加速度为零
16.如图所示,光滑的大圆环固定在竖直平面上,圆心为O点,P为环上最高点,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P点,另一端拴接一个套在大环上的小球,小球静止在图示位置平衡,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则( )
A. 大圆环对小球的弹力方向一定沿向OQ指向外 B. 小球所受弹簧的弹力等于重力 C. 小球所受大圆环的支持力等于重力 D. 小球所受弹簧的弹力等于
倍重力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46 分)
二、实验题(共两个小题15分)
17.(6分) 如图,用“碰撞实验器”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图中O点是小球抛出点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实验时先让入射球m1,多次从倾斜轨道上S位置静止释放,找到其平均落地点的位置P,然后,把被碰小球m2静置于轨道的水平部分,再将入射球m1,从斜轨上S位置静上释放,与小球m2相碰,并多次重复,测出碰后m1平均落地点在M点,m2平均落地点在N点,不计小球与轨道间的摩擦。
(1)实验中,不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填选项前的符号)。
A.两个小球的质量m1、m2 B.小球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C.做平抛运动的射程 (2)若实验中发现m1?OM+m2?ON小于m1?OP,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填选项前的符号)。 A.碰撞过程有机械能的损失
5 / 18
5
B.计算时没有将小球半径考虑进去
C.放上小球m2后,入射球m1从倾斜轨道上静止释放的位置比原来的低
(3)若两球发生弹性正碰,则OM、ON、OP之间一定满足的关系是______(填选项前的符号)。
A.OP=ON-OM B.2OP=ON+OM C.OP-ON=2OM
18.(9分)某同学用图(a)所示的装置测量木块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因数。跨过光滑定滑 轮的细线两端分别与木块和弹簧秤相连,滑轮和木块之间的细线保持水平,在木块上放置 砝码。缓慢向左拉动水平放置的木板,当木块和砝码相对桌面静止且木板仍在继续滑动时,[弹簧秤的示数即为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某次实验所得数据在下表中给出,其中
f4的值从图(b)中弹簧秤的示数读出。
砝码的质量m/kg 滑动摩擦力f/N 0.05 2.15 0.10 2.36 0.15 2.55 0.20 0.25 2.93 f4 6 / 18
6
回答下列问题(1)f4=__________N
(2)在图(c)的坐标纸上补齐未画出的数据点并绘出f-m图线;
(3)f与m、木块质量M、木板和木块之间的滑动摩擦因数?及重力加速度大小g之间的关系式f=__________,f-m图线(直线)的斜率的表达式k=____________;
(4)取g=9.80 m/s2,由绘出的f-m图线求得??____________(保留2位有效数) 三、计算题:本题3个小题,共31分。各题要求写出正确的解题步骤和适当的文字说明,只写出最后结果的不得分
19.(10分)如图所示,绷紧的水平传送带足够长,始终以v1=2m/s的恒定速率顺时针运行。初速度大小为v2=5m/s的小物块从与传送带等高的水平面上的A点向左运动,经B点滑上传送带,已知A、B两点的距离XAB=2.25m,物块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传送带的动摩擦因数量损失。求:
(1)物块向左运动时到达B点的速度; (2)物块在水平传送带上运动的总时间t;
7 / 18
7
2
,物块与水平
,重力加速度g=10m/s,不考虑物块由水平面滑上传送带的能
20.(10分)如图,一竖直放置的气缸上端开口,气缸壁内有卡口a和b,a、b间距为h,a距缸底的高度为H;活塞只能在a、b间移动,其下方密封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已知活塞质量为m,面积为S,厚度可忽略;活塞和汽缸壁均绝热,不计他们之间的摩擦。开始时活塞处于静止状态,上、下方气体压强均为p0,温度均为T0。现用电热丝缓慢加热气缸中的气体,直至活塞刚好到达b处。求此时气缸内气体的温度。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21.(11分)汽车A在水平冰雪路面上行驶,驾驶员发现其正前方停有汽车B,立即采取制动措施,但仍然撞上了汽车B。两车碰撞时和两车都完全停止后的位置如图所示,碰撞后B车向前滑动了4.5 m,A车向前滑动了2.0 m,已知A和B的质量分别为2.0?103kg和1.5?103kg,两车与该冰雪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10,两车碰撞时间极短,在碰撞后车轮均没有滚动,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求(1)碰撞后的瞬间B车速度的大小;(2)碰撞前的瞬间A车速度的大小。
2 8 / 18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