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中高 精品 教案 试卷
第一章 第2讲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1.(导学号27346056)我国明代《本草纲目》中收载药物1 892种,其中“烧酒”条目下写道:“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这里所用的“法”是指 ( )
A.萃取 C.蒸馏
B.渗析 D.干馏
解析:C [由信息可知,蒸令气上,则利用互溶混合物的沸点差异分离,则该法为蒸馏。] 2.(导学号27346057)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选用的试剂或分离方法错误的是( )
选项 A B C D 物质 硝酸钾(氯化钠) 二氧化碳(氯化氢) 甲烷(乙烯) 乙醇(水) 试剂 蒸馏水 饱和NaHCO3溶液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生石灰 分离方法 降温结晶 洗气 洗气 蒸馏 解析:C [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而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可加蒸馏水溶解固体,再通过蒸发浓缩、降温结晶的方法,获得纯净的KNO3固体,A项正确;HCl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B项正确;乙烯被酸性KMnO4氧化生成CO2,使甲烷中混入CO2气体,C项错误;加入的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Ca(OH)2,消耗掉部分水,再通过蒸馏获得乙醇,D项正确。]
3.(导学号27346058)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制作不易 推荐下载
1
小中高 精品 教案 试卷
A.图甲可用于分离收集CO和CO2 B.图乙用于从食盐水中提取NaCl晶体 C.图丙用于收集NO
D.图丁用于氢氧化铁胶体和硫酸钠溶液的分离
解析:A [左边试剂瓶中为NaOH等碱性溶液时可与CO2反应,而CO不反应,右边试剂瓶用于干燥CO,故导气管均长进短出,先打开a,关闭b,用一个球胆收集CO后关闭a,打开b,再滴入酸,赶出CO2,再用另一个球胆收集CO2,A正确;NaCl溶于水,蒸发时不能利用坩埚加热,应选蒸发皿,B错误;NO的密度比CO2的密度小,收集时导气管应短进长出,C错误;氢氧化铁胶体和硫酸钠溶液均可透过滤纸,应选渗析法分离,过滤装置也不规范。D错误。]
4.(导学号27346059)下列有关有机物分离、提纯或除杂的方法错误的是( ) A.溴苯中混有溴:加NaOH溶液洗涤、静置、分液(溴苯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大) B.除去乙醇中少量乙酸:加入足量生石灰蒸馏
C.乙酸乙酯中有乙酸杂质:加入饱和Na2CO3溶液,充分反应后静置分液 D.乙烯中混有SO2:将其通过盛有酸性KMnO4溶液的洗气瓶,再干燥
解析:D [溴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溶于水的物质,溴苯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大,然后采用分液法进行分离,A项正确;乙酸和生石灰发生反应生成高沸点的盐,然后利用乙醇的易挥发性,采用蒸馏法进行分离,B项正确;加饱和碳酸钠溶液可除去乙酸,且能降低乙酸乙酯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使之析出,然后用分液法进行分离,C项正确;乙烯、SO2都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反应,D项错误。]
5.(导学号27346060)下列除杂方法不正确的是( ) A.除去NH4Cl溶液中的FeCl3,可向溶液中加入氨水调节pH B.除去金属离子Cu、Hg,可向溶液中加入Na2S、H2S等沉淀剂 C.除去某溶液中的SO4可向溶液中加入镁盐 D.除去ZnCl2溶液中的Fe可向溶液中加入Zn(OH)2
解析:C [A项,氨水可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同时生成氯化铵,不引入新的杂质,正确;B项,加入Na2S、H2S等物质,Cu、Hg易转化为CuS、HgS等沉淀,可用于除杂,正确;C项,硫酸镁易溶于水,无法沉淀SO4,应加入钡盐除杂,错误;D项,Zn(OH)2能消耗溶液中H,提高溶液的pH,促进Fe的水解,使其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正确。]
6.(导学号27346061)下图表示从固体混合物中分离X的两种方案,请根据方案1和方
制作不易 推荐下载
2
+
3+
2-2+
2+
3+
2-2+
2+
小中高 精品 教案 试卷
案2指出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可以选用方案1分离碳酸氢钠中含有的氯化铵 B.方案1中残留物应该具有的性质是受热易挥发
C.方案2中加入的试剂一定能够与除X外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D.方案2中加入NaOH溶液可以分离出SiO2和Fe2O3混合物中的Fe2O3 答案:D
7.(导学号27346062)下列实验装置设计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
解析:B [A项,导管插入水中,不能防止倒吸;C项,不能用坩埚从溶液中提取溶质;D项,没有温度计,不能用于分馏。]
8.(导学号27346063)下列装置所示的分离、提纯方法和物质的溶解性无关的是( )
制作不易 推荐下载 3
小中高 精品 教案 试卷
解析:C [洗气法、冷却结晶、萃取及分液都与物质的溶解性有关,而蒸馏法分离液体混合物是利用各液体组分的沸点不同,与物质的溶解性无关。]
9.(导学号27346064)铵明矾是分析化学常用的基准试剂。其制备过程如下。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过程Ⅰ反应:2NH4HCO3+Na2SO4===2NaHCO3↓+(NH4)2SO4 B.检验溶液B中阴离子的试剂仅需BaCl2溶液 C.若省略过程Ⅱ,则铵明矾产率明显减小
D.向铵明矾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先后观察到:刺激性气体逸出→白色沉淀生成→白色沉淀消失
解析:D [NaHCO3溶解度较小,过程Ⅰ可以产生NaHCO3沉淀,符合离子反应条件,A项正确;过程Ⅱ调整溶液的pH=2,溶液中不含有CO3,故仅需BaCl2溶液即可鉴别SO4,B项正确;若省略过程Ⅱ,因CO3与Al水解相互促进,导致产率降低,C项正确;向铵明矾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Al结合OH能力比NH4强,应先产生白色沉淀,后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再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白色沉淀逐渐溶解并消失,D项错误。]
10.(导学号27346065)某硝酸钠固体中混有少量硫酸铵和碳酸氢钠杂质,现设计一实验方案,既除去杂质,又配成硝酸钠溶液。实验方案:先将固体溶于蒸馏水配成溶液,选择合适的试剂和操作完成表格中各步实验。
选择试剂 实验操作 制作不易 推荐下载
3+
-
+
2-
3+
2-
2-
① ② Na2CO3溶液 ③ 4
④ 加热 小中高 精品 教案 试卷
下列试剂或操作不合理的是( ) A.试剂①为Ba(OH)2溶液 B.操作②为结晶 C.操作③为过滤 D.试剂④为稀HNO3
解析:B [根据题意,可用Ba(OH)2溶液除去SO4、NH4和HCO3,NH3·H2O通过加热除去,操作②为加热;过量的Ba用Na2CO3溶液除去,过滤除去沉淀,滤液中过量的OH和CO3用硝酸除去,则操作③为过滤,试剂④为稀HNO3。]
11.(导学号27346066)环己酮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实验室合成环已酮的反应如下:
2+
-
2-
2-
+
-
环己醇和环己酮的部分物理性质见下]表:
沸点物质 环己醇 环己酮 相对分子质量 (℃) 100 98 161.1 155.6 0.962 4 0.947 8 能溶于水和醚 微溶于水,能溶于醚 密度(g·cm-3,20 ℃) 溶解性 现以20 mL环己醇与足量Na2Cr2O7和硫酸的混合液充分反应,制得主要含环己酮和水的粗产品,然后进行分离提纯。分离提纯过程中涉及的主要步骤有(未排序):
a.蒸馏,除去乙醚后,收集151~156 ℃馏分;
b.水层用乙醚(乙醚沸点34.6 ℃,易燃烧)萃取,萃取液并入有机层; c.过滤;
d.往液体中加入NaCl固体至饱和,静置,分液; e.加入无水MgSO4固体,除去有机物中的少量水。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分离提纯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________ (填字母)。
(2)b中水层用乙醚萃取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制作不易 推荐下载 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