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远程研修数学课程简报第8期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9 0:48:2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13年山东省小学教师远程研修 数学课程简报

主编:吴正宪 郑庆全 朱良才

责编:王 生 刘晓萍 滕 云 张忠国 陈永芹

郝 伟 张修霞 李 雪

(第八期)

2013年7月28日

★专家导航 ★计划研讨 ★问题追踪 ★心语星愿

☆研修传真 ☆观课研讨 ☆优秀作业 ☆携手明天

1

专家导航

同课异构,让我们欣赏不同的风景

吴正宪 郑庆全

多年的小学数学课堂经历,让我们有了更多的感悟和思考。我们不止一次地想过,同样的数学教学内容一定要寻找统一教学方式来施教吗?教材内容虽然是相同的,但是我们面临着不同办学条件的学校,不同特色的教师,不同个性的学生,能否以同一教学内容为载体,让大家体会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境界呢?这就是理论界和实践界一直倡导的同课异构,同课异构在网络研修中将会如何?蒋敦杰院长对此设立了基本式之外的磨课变式——同课异构,于是我们在2013年的双对接远程研修中开始了同课异构的尝试。

一般而言,同课异构是指选用同一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实际、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师自身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同课异构”要求教师精心研究教材,潜心钻研教法和学法,以便各显风采,各具特色,为集体研讨提供很好的研究平台。它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总结教学经验的一条有效途径。

同课异构的基础是“同课”,即同一教学内容,基本一致的教学目标,“异构”则体现在两位(或多位)教师的不同呈现。确定主题后,就是要进行比较式研讨,在“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比较过程中提升我们的教学水平。课堂教学中在结构、方法、手段、形式等方面各教师则有所不同,这就要求结合教师自身特点、结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巧妙的设计和安排达成了目标突破了重难点。

同课异构:呈现了“求同存异、异中求同”地辩证思考观

“同课异构”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让人联想到“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有不同”的场景,由此打开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彰显教师教学个人魅力,是继承和批判的统一,真正体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圆的认识》同课异构,王玫和王燕凌老师的研究主题都是在“观察操作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课堂环节也大体相同,可谓是相同的环节有着不同的演

2

绎,而在细节处理上有自己的思考,从驻足的时机、对学生生成性资源的处理以及有效提问的安排等凸显了不同。这不同处理的背后是对学情的进一步把握,对新课标的进一步理解,对教师个人主流价值取向的自然流露。

同课异构:凝聚了“理念的交流、智慧的碰撞、策略

的比较和效果的分析”过程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有两种思想”。“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明显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同时也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面对面交流互动的平台。《乘法分配律》同课异构,研究主题都是“如何在探索规律中渗透模型思想?”陈建国和陈曦两位老师都不急于呈现规范的结论,而是让学生经历规律的提升和模型的建立过程,这是一个缓慢的感悟过程,一个由不完美的过程向完美结论逐步形成的过程!

同课异构:凸显了“从一课一例的超越迁移到对新课例的学以致用”

通过同课异构,品味活动设计,思考有效设问,观察现场教学,分析教学现象,诊断学生的认知发展、课后访谈等活动,领悟那些隐性的道:如教育追求、教学风格、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通过对同课异构的比较获得关于如何从事新的教学实践活动的重要启示,即对一课一例的打磨,举一反三,学以致用,迁移到对新课例的巧妙设计。

这次互动研修活动在教师的教学研究中留下了难以忘怀的记忆。老师们通过同课异构的活动,从一课一例的模仿状态中走出来,明白了要放眼长远,“回眸自己的教育故事”,反思自己的教学工作,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学到新的视角和思维方式,促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团队对执教教师的课例的打磨与剖析正从学习‘学术’到‘悟道’的转变过程。

2013年的双对接远程研修课例研究具体的目标任务是:由研究教转向研究学,由教学研究设计转向教学预设生成。这两个目标在所有的课例都有所体现:

课堂上运用了“让学生在‘有趣’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密切联系生活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学‘能听得懂’数学;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习数等教学策略。这些教学策略紧紧围绕着向儿童提供喜爱的数学学习这个核心主题展开,并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效果,儿童能够全程激情地参与数学学习,充分发掘自己的学习潜能,体验学习兴趣和获得成功的自信。

在读懂儿童的基础上给他们提供的“好吃又有营养的数学”。让学生体会条条大路通罗马的感觉,每条路都有不同的风景,教师要尽量给学生提供欣赏风景的能力。团队坚信要让每一个孩子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要让每一个孩子得到健康和谐发展的契机,要让每一个孩子享受到幸福的童年生活。

3

2013年山东省小学数学校本研修指导计划

根据省教育厅对2013年“骨干教师集中培训—全员远程研修—校本研修”项目统合运作的部提提倡运用科学的手段(比如观课量表)获取证据,用数据说明和分析问题,突出运用反思以实现其作用和价值。倡运用科学的手段(比如观课量表)获取证据,用数据说明和分析问题,突出运用反思以实现其作用和价值。署和要求,现就做好2013年小学教师数学校本研修阶段指导工作计划如下:

一、工作思路

按照2013小学数学双对接研修项目整合下行设计,小学数学校本混合式课例研究是小学数学集中研修成效的实践转化环节,是小学数学教师集中研修成果检验和延伸应用。小学数学校本研修阶段要围绕“课标贯彻:面向学生学习的课例研究”这一统一主题,促进小学数学教师远程研修的校本化、常态化,提升小学数学教师围绕新课标贯彻,学习和运用学习科学理论,增进基于学生学习设计、实施和研究教学的意识与能力。

二、总体要求

小学数学教师在校本研修阶段仍然使用暑期集中远程研修平台、磨课平台和“省专家团队—市(县区)指导教师组—研修组—学员”的研修组织架构。省级课程专家团队将继续为各区域、各研修组校本研修提供专业指导,各市(县区)项目办和学校要自主组织好指导教师和研修组长的助学,保证教师日常研修的专业指导到位。

三、研修主体

参加暑期集中远程研修的全体小学数学教师。 四、校本研修时间和研修任务

校本研修阶段于10月8日开始, 11月底前完成。

研修环节、任务与时间安排: 环节 时间 任务 1.学员再次登陆远程研修平台,温习集中研修课程内容,开展协同话题讨论 温习课程内容 2013年10修改完善并发月8日~202.再次开展磨课计划研讨,修改完善磨课计划,审定校布磨课计划 日 本课例研究目标任务,锁定研究问题,确定研修组磨课分工,研修组长登陆磨课平台发布磨课计划。 开展校本课例研究及群组互评 各组按照所选择的课例研究模式在磨课平台2013年10(http://mk.qlteacher.com)完成课例研究 月21日~11(学科课例研究合格标准、省级优秀评价标准另行提月29日 供);各研修组完成群组互评和自荐; 1. 11月30日~12月8日,各区县按照一定比例评选区县级优秀课例并推荐省级优秀课例; 2013年122. 12月9日~12月15日,省项目办组织省级优秀课月2日~12例评选、表彰。 月15日 3.学校、县区、市及省项目办总结2013年校本研修经验,固化校本研修流程。 4

课例研究评优与校本研修总结

搜索更多关于: 远程研修数学课程简报第8期 - 图文 的文档
远程研修数学课程简报第8期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htib7twlq570pk9t1wl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