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远程研修数学课程简报第8期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8 17:53:4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9

30

ID:110838487

威海市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二小学姜晓发表于2013年07月27日 14:34 专家已推荐 指导教师已推荐

董升将老师说过,“同课异构”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是通过同一个教师或者是不同的教师用不同的设计上同一节课这样的手段,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课标、更好的把握适合不同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更好地了解适合不同学生特点的教学情景。

专题八中两位陈老师对乘法分配律进行不同角度的阐述,第一位陈老师从得数相等来引出乘法分配律,第二位陈老师从意义相同来导出乘法分配律。虽然学生们都经历过“思考、试探——观察、理解——发现、概括规律”的过程,初步构建起乘法分配律的数学模型,但若能让学生真正理解算理,才能为计算提供了正确的思维方式,保证了计算的合理性和正确性。

上学期,我和韩杰老师分别展示了《分数乘法》的同课异构。我展示的是省小学数学优质课中聊城张老师的翻版课,韩老师展示的是朱乐平老师的翻版课。

1. 同------ 探究活动中的数形结合

由于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的道理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不是很容易,所以利用图形才能使抽象的问题直观化。学生在探究中,通过画一画、分一分、涂一涂等直观手段来总结分数乘分数也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从而更好地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2. 异 ------ 数形结合中的二维度

第一堂课中的格子图:(1)情境出示,算式分类,引导学生通过用格子图逐步演示,再用算式表示图形,深化“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意义,感知分数乘分数的计算过程。(2)拓展环节中,通过先让学生先解释算式的意义,再用格子图表示这个意义,最后再根据图形表示出算式的计算过程,从而帮助学生巩固分数乘法的意义,体会分数乘分数的计算过程。

第二堂课中的坐标:课堂上老师打破了思维定势,将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两条数轴组合在一起,大胆地引进了直角坐标,利用网格图理解分数乘法的算理。在师的引领下,学生走进两个纬度(横轴与纵轴)组成的“方阵”里,根据“计算阴影部分长方形面积”,得到了分数乘分数的算式,并逐层体会了“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在经历了这样的数与形结合的二维空间中,学生更容易理解分 数乘分数的意义。

31

这次的“同课异构”中,我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同课异构”真正体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这种教研方式,让老师的智慧碰撞,取长补短,不仅提高课堂效率,也提高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省专家 宁方莉 2013-07-27 17:01:00 IP:221.214.推荐 ID:110871472

莱芜钢城 研修组长续慧丽发表于2013年07月27日 17:00 专家已推荐 指导教师已推荐

通过同课异构这种校本研修模式的学习与实践,让我受益绯浅。1、让我从不同的教学风格中,深刻的去解读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让我领悟到一节课原来有无限的引领空间,使我提醒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的钻研教材,开发教材以外的资源。2、在听课的过程中,这种模式可以让我们比较不同教学策略的优缺点,学习、借鉴最适合自己的经验和做法,通过对比教学风格,交流、反思、总结,不断完善自己,在寻找差异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3、在同课异构”活动中,能让我不断的发现创新性,反思实效性,促进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从而进行修正和提升。

例如,今天上午听取了王玫老师和王燕凌老师的两节课,《圆的认识》,听完后进行反思,收获颇多。首先这两节课虽然都有是贯穿一个问题:”车轮为什么是圆的?”来研究圆的,但在引导学生探究的过程中设计的环节和教学风格各不相同.这让我在对比中,更加理解了教材的内容,理解了教学的目标,及教学的重难点.而且两位老师在引导学生中也各有风格,王玫老师注重学生提问题,课的一开始就渗透了”是什么?为什么?”的数学思想,在课堂中也引领学生来不断的问为什么?这种教学风格,切实把学生当成了课堂的主人.整堂课学生学起来津津有味,轻松愉快.王燕凌老师的课注重条理性,研究圆的知识,有条不紊.值得学习.总之,同课异构的教研形式将给我们每一位教师提供一场智慧的碰撞,在反思中提高了我们完成高效教学工作的能力,也在实

省专家张修霞 2013-07-27 22:11:00 IP:221.214.的推荐

仔细观课,用心的悟课,这种课例研讨的方式能很好的促进我们的专业提升! 指导教师 宋尊菊 于2013年07月27日进行了推荐

续老师对本专题的知识领会的比较到位,对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对自己专业成长的影响分析的具体、深刻,很有自己的观点,值得分享与交流!

ID:110851097

临邑县临盘山木希望小学许燕发表于2013年07月27日 15:22 专家已推荐 指导教师已推荐

同课异构,针对相同的课题,同一个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构思,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的设计风格,不同的实施途径,达到同样的效果。这种采用比较研究的校本研修方式,解决了我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打开了我的思路,是十分有效的研修方式。在新课程理念下,教

32

搜索更多关于: 远程研修数学课程简报第8期 - 图文 的文档
远程研修数学课程简报第8期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htib7twlq570pk9t1wl_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