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讲读课文。它以准确、生动的语言,清晰的结构,向我们介绍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的物产,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因此本文深受师生的喜爱。
全文共6个自然段,先总的讲小兴安岭的树多,“像绿色的海洋”,再按四季分别讲小安岭的景色,最后总结:小兴安岭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宝库。是按总起,分述,总结的思路写的。本文思路清晰是第一个特点。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总的介绍了小兴安岭的树多。先讲品种多,再讲范围大,因为树多,所以这里像“绿色的海洋”。这是小兴安岭景色的总的特点。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按春、夏、秋、冬的顺序紧紧围绕“美丽”“诱人”进行具体介绍。
春天,作者抓住“树木”“积雪”“小溪”“小鹿”“木排”等,反映了小兴安岭春天生机勃勃的特点。
夏天,树木茂盛,枝叶“密密层层,”野花盛开,晨雾很浓,一片旺盛的景象。 秋天,“落叶飞舞”,森林献出丰富的山货和珍贵的药材,一派丰收的景象。 冬天,林中雪花飞舞,到处是厚厚的积雪,各种动物准备过冬,一派北国风光。
第三部分(最后一个自然段)总结全文。指出\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以此结尾,紧扣题目,洋溢着作者对小兴安岭的赞美之情。
本文的第二个特点是:语言生动、准确。如:\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抽出”是长出的意思,这里用“抽出”就把春天植物变化迅速的特点描写得准确、形象。枝条一般是笔直的,长长的,像一把剑,把枝条“长出”说成“抽出”,既生动又贴切。
第三个特点是修辞方法运用得体、恰当。如:“它们有的俯下身来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这里恰当地运用拟人的写法,生动形象地描写出小动物熬过冬天,欢快地迎接春天来到的情景。。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侧、欣”等13个生字,读正确多音字“兴”“舍”,会写“脑、袋”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抽出、欣赏、浓雾、献出、酸甜可口、又香又脆、密密层层、严严实实、人参、又肥又厚、松鼠、飞舞、宝库等。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葱葱笼笼、密密层层、严严实实”等迭词以及“抽、封、浸、献、刮”等动词;理解描写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的词句;初步学习“是……也是……”句式;学习作者按四季的顺序,抓住特色进行观察的方法。
3.感受小兴安领四季的美丽和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感受小兴安领的四季景色。体会作者用词准确,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景色特点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描写的方法。
2.学习作者按四季的顺序,抓住特色进行观察的方法。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本课“侧、欣”等13个生字,读正确多音字“兴”“舍”,会写“脑、袋”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抽出、欣赏、浓雾、献出、酸甜可口、又香又脆、密密层层、
严严实实、人参、又肥又厚、松鼠、飞舞、宝库等。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2)多媒体出示小兴安岭四季美丽的画面或挂图,教师引入课题:同学们,在祖国的东北有一座山脉叫小兴安岭。小兴安岭几百里全是森林,那真是美极了。瞧!这一幅幅美丽的图画,给我们展示的就是小兴安岭的四季美景,想去旅游吗?
你们是明媚的春天去,还是金色的秋天去,是在树叶繁茂的夏天去,还是在白雪覆盖着群山的严冬去?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就描写了小兴安岭四季的美。让我们一直随作者走进美丽的小兴安岭。(板书课题:美丽的小兴安岭)(课件出示1)
【设计意图】出示美丽的图画引入课题,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教学情境。 二、诵读课文,探究初成。
1.学生轻声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2.认读生字词。
(1)同桌互读,正音,评议。
(2)(课件出示3)多媒体出示文中词语。(词语中的生字标注音节。) nǎo dɑi yán dǎnɡ kù xīng 脑 袋 严 实 挡 住 宝 库 小兴安岭 shìxiàn tán xiǎn ruǎn ɡuā 视 线 花 坛 显 得 松 软 刮 过 cè rǔ jiàn shāo shè cái lín 侧着 乳白 利 剑 树 梢 宿 舍 药 材 来 临 xīn jìn xī 欣赏 浸在 膝盖
(3)指名读,集体评议、正音。
注意读准平舌音“侧 材”,翘舌音“视 软 乳 梢 舍”,前鼻音“严 线 坛 显 软”,后鼻音“兴”。
另外,多音字“兴”,文中读“xīng”,组词“小兴安岭”,还有一个读音是“xìng”,
组词是“高兴”。多音字“舍”,文中读“shè”,组词“宿舍”,还有一个读音是“shě”,组词是“舍得”。
(4)开火车读。 (5)齐读。
3.大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4.学习小组思考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按什么顺序进行描写?每段写的是什么? (1)学习小组讨论:课文按时间顺序(春夏秋冬)进行描写。 (2)讨论交流归纳自然段的段意。(课件出示4-9)并出示有关图片。 ①小兴安岭像绿色的海洋。 ②小兴安岭春天的美景。 ③小兴安岭夏天的美景。 ④小兴安岭秋天的美景。 ⑤小兴安岭冬天的美景。 ⑥小兴安岭是花园,也是宝库。
(3)课文可以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小兴安岭像绿色的海洋。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景。 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小兴安岭是花园,也是宝库。
【设计意图】从整体入手,把握文意,避免了机械的分析,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三、识记生字,书写指导
1.(课件出示10)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脑 袋 严 实 挡 视 线 坛 显 材 软 刮 库”。 2.仔细观察,分析字形,说说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1)形声字识字:脑 袋 挡 线 材 (2)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 视:见+礻 刮:舌+刂
坛:云+土字旁 软:车+欠 (3)组词巩固:严实 显现 软和 刮胡子 怎样才能把这个字写好? 3.师重点指导“线”。
“线”字,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注意右边比“戈”多一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