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选择题
1.轻混凝土通常干表观密度轻达( )kg/m3以下。 A 900 B 1900 C 2400 D 2900
2.坍落度小于( )的新拌混凝土,采用维勃稠度仪测定其工作性。 A 20mm B 15mm C 10mm D 5mm 3.通常情况下,混凝土的水灰比越大,其强度( )。 A越大 B越小 C不变 D不一定 4.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选择可依据( )。
A工程结构物的断面尺寸 B钢筋配置的疏密程度 C捣实的机械类型 D施工方法和施工水平 5.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是混凝土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的一个值,强度低于该值得百分率不超过( )。 A 15% B 10% C 5% D 3% 6.集料中有害杂质包括( )。
A含泥量和泥块含量 B硫化物和硫酸盐含量 C轻物质含量 D云母含量 7.( )是既满足强度要求又满足工作性要求的配合比设计。
A初步配合比 B基本配合比 C试验室配合比 D工地配合比 8.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必须按耐久性要求校核( )。 A砂率 B单位水泥用量 C浆集比 D水灰比 9.在混凝土中掺人( ),对混凝土抗冻性有明显改善。 A引气剂 B减水剂 C缓凝剂 D早强剂 10.通常情况下轻集料的破坏一般是( )。
A沿着砂、石与水泥结合面破坏 B轻集料本身强度较低,首先破坏 C A和B均正确 D A和B均错误 11.轻骨料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相比更适宜用于( )。
A有抗震要求的结构 B水工建筑 C地下工程 D防射线工程 1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确定用水量的主要依据是( )。
A骨料的品种与粗细,所要求的流动性大小 B骨料的品种与粗细,水灰比、砂率 C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或水灰比、混凝土的强度 D骨料的品种与粗细,水泥用量 13.影响合理砂率的主要因素是( )。
A骨料的品种与粗细、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或水灰化 B骨料的品种与粗细、混凝土的强度 C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或水灰比、混凝土的强度 D骨料的品种与粗细、水泥用量 14.加气混凝土主要用于( )。
A承重结构 B承重结构和非承重结构 C非承重保温结构 D承重保温结构 15.高强度混凝土工程,应优选( )。
A硅酸盐水泥 B矿渣水泥 C自应力水泥 D高铝水泥 16.普通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为抗压强度的( )。
A 1/10~1/5 B 1/20~1/10 C 1/30~1/20 D 1/40~1/30 17.在混凝土中,砂、石主要起( )作用。
A包裹 B填充 C骨架 D胶结 E润滑
18.普通混凝土的水泥强度等级一般为混凝土强度等级的( )。
A 0.9~1.5 B 1.5~2.0 C2.0~2.5 D 2.5~3.0 19.建筑工程一般采用( )作细骨料。
A 山砂 B河砂 C湖砂 D海砂 20.混凝土对砂子的技术要求是( )。
A空隙率小 B总表面积小 C总表面积小,尽可能粗 D空隙率小,尽可能粗 21.下列砂子,( )不属于普通混凝土用砂。
A粗砂 B中砂 C细砂 D特细砂
22.某烘干砂500g在各号筛(5.0、2.5、1.25、0.63、0.315、0.16mm)的累计筛余百分率分别为5%、15%、25%、60%、80%、98%,则该砂属于( )。
A粗砂 B中砂 C细砂 D特细砂 23.混凝土用砂的粗细及级配的技术评定方法是( )。
A沸煮法 B筛析法 C软炼法 D筛分析法
24.当水灰比大于0.60以上时,碎石较卵石配制的混凝土强度( )。
A大得多 B差不多 C小得多 D无法确定 25.混凝土用石子的粒形宜选择( )。
A针状形 B片状形 C方圆形 D椭圆形 26.最大粒径是指粗骨料公称粒级的( )。
A上限 B中限 C下限 D具体大小 27.“规范”规定,混凝土用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大于结构截面最小边长尺寸的( )。 A 1/4 B 1/2 C 1/3 D 3/4
28.配制C25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断面尺寸300mm×500mm,钢筋直径为20mm,钢筋间最小中心距为80mm,石子公称粒级宜选择( )。
A 5~60 B 20~40 C 5~31.5 D 5~40
29.配制C20,厚120mm的钢筋混凝土楼板,石子的公称粒级宜选择( )。 A 5~60 B 20---40 C 5~31.5 D 5~40 30.计算普通混凝土配合比时,一般以( )的骨料为基准。
A干燥状态 B气干状态 C饱和面干状态 D湿润状态 31.大型水利工程中,计算混凝土配合比通常以( )的骨料为基准。 A干燥状态 B气干状态 C饱和面干状态 D湿润状态 32.下列用水,( )为符合规范的混凝土用水。
A河水 B江水 C海水 D湖水 E饮用水 F工业废水 G生活用水 33.最能体现混凝土拌合物施工能力的性质是( )。
A流动性 B黏聚性 C保水性 D凝聚性 34.坍落度值的大小直观反映混凝土拌合物的( )。
A保水性 B黏聚性 C流动性 D需水量 35.无筋的厚大结构或基础垫层,坍落度宜选择( )。
A较大值 B较小值 C平均值 D最大值 36.当水灰比偏小时,混凝土拌合物易发生( )。
A分层 B离析 C流浆 D泌水 37.当施工要求流动性较大时,混凝土用水量应选择( )。 A较大值 B中间值 C较小值 D平均值 38.石子粒径增大,混凝土用水量应( )。
A增大 B不变 C减小 D不能确定 39.选择合理砂率,有利于( )。
A增大坍落度 B节约水泥 C提高混凝土工作性或节约水泥 D提高强度 40.提高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增加用水量 B保持w/C不变,增加水泥浆量 C增大石子粒径 D减小砂率
41.( )作为评价硬化后混凝土质量的主要指标。
A工作性 B强度 C变形性 D耐久性 42.混凝土强度试件尺寸是由( )确定的。
A砼强度等级 B施工难易程度 C石子最大粒径 D构造部位 43.混凝土强度等级是由( )划分的。
A立方体抗压强度 B立方体抗压强度平均值 C轴心抗压强度 D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44.混凝土强度随水灰比增大而( )。
A增大 B不变 C减小 D不能确定 45.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应控制( )。
A最大水灰比 B最小水泥用量 C最小水灰比 D最大水泥用量 E最大水灰比、最小水泥用量 F最小水灰比、最大水泥用量 46.当环境的相对湿度为( )时,混凝土碳化停止。
A 25%~50% B 50%~75% C 759/5~100% D 小于25%或大于100% 47.木钙掺量0.25%,“0.25%”指以( )为基准量计算的。 A用水量 B水泥用量 C混凝土用量 D砂率
48.在使用冷拉钢筋的混凝土结构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不允许掺用( )。
A氯盐早强剂 B硫酸盐早强剂 C有机胺类早强剂 D有机一无机化合物类早强剂 49.在高湿度空气环境中、水位升降部位、露天或经受水淋的结构,不允许掺用( )。 A氯盐早强剂 B硫酸盐早强剂 C三乙醇胺复合早强剂 D三异丙醇胺早强剂 50.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时,水灰比是根据( )确定的。
A混凝土强度 B混凝土工作性 C混凝土耐久性 D混凝土强度与耐久性 51.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时,确定配制强度之后的步骤是( )。 A求水泥用量 B求用水量 C求水灰比 D求砂率
52.某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已知单位用水量为170kg,水灰比为0.60,砂率为30%,混凝土表观密度为2400kg/m3,则砂用量为( )kg。
A 1363 B 584 C 590 D 1400
53.某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已知单位立方米用水量为:170kg,水灰比0.60,砂率30%,各材料密度:ρc=3.0、ρw =1.0、ρos =ρog=2.5,则砂用量为( )kg。 A 544 B 1270 C 552 D 1287
54.某混凝土施工配合比为C:S:G:W=1:2.00:4.00:0.48,已知工地砂含水率为7%,石子含水率为3%,则理论水灰比为( )。
A 0.48 B 0.51 C 0.60 D 0.78 55.已知普通混凝土配制强度为26.6MPa,水泥实际强度为39MPa,粗骨料为卵石(aa=0.48,ab=0.33),则其水灰比为( )。
A 0.59 B 1.75 C 0.60 D 0.57
56.用一包水泥拌制含水率为6%的砂石混合骨料300kg,用去了15kg水,则该混凝土的水灰比为( )。 A 0.30 B 0.65 C 0.64 D 0.60
57.在混凝土中掺减水剂,若保持用水量不变,则可以提高混凝土的( )。 A强度 B耐久性 C流动性 D抗渗性
58.用于大体积混凝土或长距离运输混凝土的外加剂是( )。
A早强剂 B缓凝剂 C引气剂 D速凝剂 E绝热性 59.影响砼和易性的因素有( )。
A水灰比 B砂率 C单位体积用水量 D外加剂 E温度
60.影响砼强度的因素有( )。
A水泥强度 B水灰比 C砂率 D骨料的品种 E养护条件 61.砂中的有害杂质有( )。
A云母 B石英 C轻物质 D.硫化物 E硫酸盐 62.砼配合比设计需满足的基本要求有( )。
A工作性要求B强度要求 C耐久性要求 D符合经济原则,节约水泥,降低成本的要求E水灰比要求 63.若一袋水泥50kg和含水量为2%的混合骨料320kg拌合时加人26kg的水,则此拌合物的水灰比为( )。
A[26+320×2%/(1+2%)]/50 B(26+320×2%)/50 C [26+320—320/(1+2%)]/50 D 26/50 E[26—320×2%/(1+2%)]/50 64.在普通砼中掺人引气剂,能( )。
A改善拌合物的和易性 B切断毛细管通道,提高砼抗渗性 C使砼强度有所提高 D提高砼的抗冻性 E用于制作预应力砼 65.缓凝剂主要用于( )。
A大体积砼 B高温季节施工的砼 C远距离运输的砼 D喷射砼 66.防水砼可通过( )方法提高砼的抗渗性能。
A掺外加剂 B采用膨胀水泥 C采用较小的水灰比 D较高的水泥用量和砂率 E加强养护 67.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措施有( )
A采用高强度水泥 B选用质量良好的砂、石骨料 C适当控制混凝土水灰比 D掺引气剂 E改善施工操作,加强养护 68.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要求是( )。
A达到混凝土强度等级 B满足施工的和易性 C满足耐久性要求 D掺外加剂、外掺料 E节约水泥、降低成本
69.轻骨料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具有的特点( )。
A表观密度小 B强度高 C弹性模量小 D保温性好 E和易性好 70.砼所用石子极限抗压强度与所配制的砼强度之比不应小于( )倍。 A 2 B 1.5 C 3 D 2.5
71.配制高强砼易选用( )。 、 A引气剂 B早强剂 C减水剂
72.试配调整混凝土时,保水性较差,应采用( )措施来改善。 A增加砂率 B减少砂率 G增加水泥 D减少水泥 73.影响混凝土强度的最大因素是( )。
A砂率 B水灰比 C骨料的性能 D施工工艺
74.水泥浆稠度、用水量、骨料总量都不变的情况下,砂率过大或过小,混凝土( )均降低。 A流动性 B黏聚性 C保水性 D(B+C) 75.选用( )的骨料,就可以避免混凝土遭受碱一骨料反应。 A碱性小 B碱性大 C活性 D非活性
76.试拌混凝土时,当流动性偏低时,可采用提高( )的办法调整。 A水泥用量 B加水量 C水泥浆量(W/C保持不变) D砂率 77.施工所需的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的大小主要由( )来选取。
A水灰比和砂率 B水灰比和捣实方式 C骨料的性质、最大粒径和级配 D构件的截面尺寸大小,钢筋疏密,捣实方式
78.若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值达不到设计要求,可掺加外加剂( )来提高坍落度。 A木钙 B松香热聚物 C硫酸钠 D三乙醇胺
79.测定混凝土强度的标准试件尺寸为( )。 ‘
A 10cmx10cmx10cm B15cmX15cmX15cm C20cmX20cmX20cm D7.07cmX7.07cmX7.07cm 80.为了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掺人引气剂,其掺量是根据混凝土的( )来控制的。
A坍落度 B含气量 C抗冻标号 D抗渗标号 81.砼不需测定( )。
A抗压强度 B坍落度 C分层度 D保水性 82.配置砼用的石子不需测定( )。
A含泥量 B泥块含量 C细度模数 D针、片状颗粒含量 83.水泥中碱含量太高,与活性集料反应会( )。
A使砼破坏 B提高骨料界面强度 C提高砼密实度 D使砼收缩 84.配置砼时,水泥浆量太多,会使( )。
A 耐久性、强度降低 B黏聚性降低 C保水性提高 D耐久性、强度、黏聚性降低。 85.为了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掺入引气剂,其掺量是根据混凝土的( )来控制的。 A坍落度 B含气量 C抗冻等级 D抗渗等级
86.某工地施工员拟采用下列措施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其中可行的措施是( )。
A加氯化钙 B加减水剂 C保持水灰比不变,适当增加水泥浆数量 D多加水 E调整砂率 87.为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可采取的措施是( )。
A改善施工操作,保证施工质量 B合理选择水泥品种C控制水灰比D增加砂率 E掺引气型减水剂 88、普通混凝土的表观密度接近于一个恒定值,为( ) kg/m3左右。
A1900 B2400 C2600 D3000 89、以下( )过程不会发生收约缩变形?
A混凝土碳化 B石灰硬化 C石膏硬化 D混凝土失水 90、夏季施工的大体积混凝土工程,应优先选用的外加剂为( )。 A减水剂 B早强剂 C缓凝剂 D膨胀剂
91、若砂子的筛分曲线位于规定的三个级配区的某一区,则表明( )。
A砂的级配合格,适合用于配制混凝土 B砂的细度模数合格,适合用于配制混凝土 C只能说明砂的级配合格,能否用于配制混凝土还不确定 D只能说明砂的叙利亚合适,能否用于配制混凝土还不确定
92、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时,能有效反映混凝土质量波动的主要指标为( )。 A平均强度 B强度标准差 C强度变异系数 D强度保证率 93、硅酸盐水泥适用于( )工程。
A有早强要求的混凝土 B有海水侵蚀的混凝土 C耐热混凝土 D大体积混凝土 94、砼中细骨料最常用的是( )。
A山砂 B海砂 C河砂 D人工砂
95、普通砼用砂的细度模数范围一般在( ),以其中的中砂为宜。 A3.7~3.1 B3.0~2.3 C2.2~1.6 D3.7~1.6 96、按坍落度的大小将砼拌合物分为( )。
A低塑性砼 B塑性砼 C流动性砼 D大流动性砼 E普通砼 97、按维勃稠度的大小,将砼拌合物的级别从大到小顺序排列( )。 A超干硬性砼 B特干硬性砼 C干硬性砼 D半干硬性砼
98、在水和水泥用量相同的情况下,用( )水泥拌制的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最好。 A普通 B火山灰 C矿渣 D粉煤灰
99、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配调整中规定,在混凝土强度试验时至少采用三个不同的配合比,其中一个应为
( )配合比。
A初步 B试验室 C施工 D基准
100.抗渗混凝土是指其抗渗等级大于或等于( )级的混凝土。 A P4 B P6 C P8 D P10
101.抗冻混凝土是指其抗冻等级大于或等于( )级的混凝土。 AF25 B F50 C F100 D F150
102.高强混凝土是指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及其以上的混凝土。 A C230 B C40 C C250 C C60
103.流动性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是指坍落度在( )mm的混凝土。 A 10~40 B 50~90 C 100~150 D大于160 六、计算题
1.已确定混凝土的初步配合比,取15L进行试配。水泥为4.6kg,砂为9.9kg,石子为19kg,水为2.7kg,经测定和易性合格。此时实测的混凝土体积密度为2450kg/m3,试计算该混凝土的配合比(即基准配合比)。假定上述配合比,可以作为试验室配合比,如施工现场砂的含水率4%,石子含水率为1%,求施工配合比。
2.已知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水泥用量为280kg/m3,水的用量为195kg/m3,水泥强度等级为32.5级,强度富余系数为1.13;石子为碎石,材料系数A=0.46,B=0.07。试用水灰比公式计算校核,按上述条件施工作业,混凝土强度是否有保证?为什么?(σ=5.0MPa)
3.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要求强度保证率P=95%。当强度标准差σ=5.5MPa时,混凝土配制强度应为多少?若提高施工质量管理水平σ=3.0MPa时,混凝土配制强度又为多少?若采用42.5级水泥、卵石、用水量180L,试问混凝土标准差从5.5MPa降至3.0MPa,每立方米混凝土可节约多少水泥? ( γc=1.13;a a= 0.48;a b=0.33)
4.某混凝土的试验室配合比为1:2.1:4.3(水泥:砂:石子),W/C=0.54。已知水泥密度为3.1g/cm3,砂、石子的表观密度分别为2.6g/cm3及2.65g/cm3。试计算l m3混凝土中各项材料用量(不含引气剂)。 5.某大桥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40,强度标准差为6.0MPa,用52.5级硅酸盐水泥,实测28d的抗压强度为58.5MPa,已知水泥密度ρc=3.10g/cm3,中砂,砂子表观密度ρos=3.10g/cm3,碎石,石子表观密度ρ os=2.78g/cm3,自来水。已知:A=0.46,B=0.07,单位用水量为195kg/m3,砂率Sp=0.32,含气量百分数为1,求该混凝土的初步配合比?(W/C最大水灰比为0.60,水泥最小用量为280kg/m3)
6.某单位采用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实测强度为54MPa)及碎石配制混凝土,其实验室配合比为:水泥336kg、水185kg、砂660kg、石子1248kg。问该混凝土能否满足C30(σ=5.0MPa)的要求? (A=0.46,B=0.07)
7.已知混凝土的水灰比为0.5,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为180kg,砂率为33 %。假定混凝土的体积密度为2 400kg/m3,试计算1立方米混凝土的各项材料用量。
8.某工地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为:水泥308kg,水128kg,砂700kg,碎石1260kg。已知工地砂的含水率为4.2%,碎石含水率为1.6%。试求混凝土试验室配合比。
9.已知每拌制1 m3混凝土需要干砂606kg,水180kg,经试验室配合比调整计算后,砂率宜为0.34,水灰比宜为0.6。测得施工现场砂的含水率为7%,石子的含水率为3%,试计算施工配合比。若该混凝土是用42.5等级的普通水泥(富余系数1.10)和碎石配制而成,如果不进行施工配合比换算,直接把实验室配合比在现场使用,则对混凝土强度将产生多大影响?(A=0.46,B=0.07)
10.某一混凝土工程需配制强度等级为C25的混凝土。初步确定用水量为190kg,砂率为0.32,水泥为42.5级普通水泥、密度为3.1g/cm3;砂、石的表观密度分别为2.60g/cm3,2.65 g/cm3;试计算该混凝土的初步配合比。(假定含气量α=1%,标准差σ=5.0MPa,强度公式中系数A=0.46,B=0.07,水泥富余系数K=1.13)
11.已知砂筛分后的各筛孔分计筛余分别为a1=5%,a2=7%,a3=18%,a4= 30 %,a5=23%,a6=14%,试确定此砂的粗细程度。
12.某一试拌的混凝土混合料,设计其水灰比为0.5,拌制后的体积密度为2410kg/m3,且采用0.34的砂率,现打算1m3混凝土混合料用水泥290kg,试求1m3混凝土混合料其他材料用量。
13.某工程用碎石和42.5级普通水泥配制C40混凝土,水泥强度等级富余系数1.10,混凝土强度标准差4.0MPa。求水灰比。若改用52.5级水泥,水泥强度等级富余系数同样为1.10,水灰比变为多少?(A=0.46,B=0.07)
14.某非引气型混凝土经试拌调整后,得配合比为1:1.80:3.40,w/C=0.55,已知ρc=3.05g/cm3,ρ
333
s=2.6Ig/cm,ρg=2.70g/cm。试计算1m混凝土各材料用量。
15.已知某寒冷地区施工现场修建钢筋混凝土蓄水池,要求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25,强度保证率P=95%,概率度t=1.645,施工采用机拌机捣,要求拌合物坍落度为10~30mm。施工单位统计得混凝土强度标准差=3.0MPa。今采用42.5级普通水泥(水泥实际强度48MPa)、采用5~40mm的卵石和级配合格的中砂来配制混凝土,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为160kg。要求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为0.55;最小水泥用量每立方米为300kg。问:要满足该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要求,其水灰比和水泥用量应取多大?(注:系数A=0.48,B=0.33)
16.某工地采用52.5级普通水泥和卵石配制混凝土。其施工配合比为:水泥336kg,砂696kg,卵石1260kg,水129kg。已知现场砂的含水率为3.5%,卵石含水率1%。试问该混凝土能否满足C30强度等级要求(假定σ=5.0)。(γc=1.13;A=0.48;B=0.33) 17.尺寸为100mm×100mm×100mm某组混凝土试件,龄期28d测的破坏荷载分别为560kN、600kN、584kN,试计算该组试件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如果已知该混凝土是用52.5等级的普通水泥(富余系数1.10)和碎石配制而成,试估算所用水灰比。(A=0.46,B=0.0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