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坐标: EQ(情商)
灿烂人生 辉煌人生 大成就者 大成功者 碌碌无为者 怀才不遇者
灰色人生 平淡人生 智商——人的智力水平。
情商——人的情感和社会活动技能的总称。包括:情绪控制、社会交 际、口才表达、人格魅力、抗挫能力、责任心和同情心等。
1、学习顶尖,如果情商低,往往没有大的作为;学习中上等, 如果情商高,却非常容易脱颖而出。
2、2080法则:一个人的成功,20%靠智商,80%靠情商。
第十名现象:学习成绩前3名的,在社会上出色的较少,成绩3名以后,尤其是第10名到第20名之间的,出色的非常多。
如:猎人捕鸟。是整个网的系统功能发挥作用,即人的综合素质 人的行为:
1、被动行为(他人作用) 2、主动行为(意识作用) 3、自动行为(潜意识作用)
习惯是具有相对稳定播种思想,收获行为 播种行为,收获习惯 播种习惯,收获性格 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性的自动行为
1、关系:“朝里有人好做官”、“熟人好办事”等指的是钱权交易、不正之风的庸俗关系或私人关系。我们说的关系是血统和社会关系,是一种客观存在。
关系有亲疏、深浅、远近、好恶之分,不同的关系产生不同的效应。 、人际关系
企业(社会)=f(角色<人>,关系,文化) 1、礼仪的含义
“礼”即礼貌、礼节,“仪”即仪表、仪态、仪式、仪容。
礼仪,就是人们在社会的各种具体交往中,为了互相尊重,在仪表、仪态、仪式、仪容、言谈举止等方面约定俗成的,共同认可的规范和程序。 2、公关礼仪的含义
公共关系礼仪,是社会组织的公共关系工作人员或其他人员在公共关系活动中,为了塑造个人和组织的良好形象而应当遵循的尊重他人,讲究礼节,注重仪表、仪态、仪式、仪容等等的规范和程序。
1、施礼于公众,作用在“晕轮”
在人际知觉过程中,特别值得重视的是“第一印象”,人们常从第一次知觉到的对方的某个特征泛化到其他一系列有关特征,由个别去推及一般,由局部去猜测整体。这种知觉效应心理学上叫做“晕轮效应”。
人际印象的前四分钟在“第一印象”中最为重要,因此也称为“四分钟光环效应”。 大鱼吃小鱼”
克服“社交恐慌症”的方法:
(1)类比法 (2)比较法 (3)接近法 (4)试验法
赴约应遵守时间,在我国,提前2—3分钟到达最好。在外国,特别是欧美,晚到2—3分钟显得更有礼貌
二、悉心介绍,注重称道 1、自我介绍 2、为他人介绍
(1)国际公认的介绍顺序:
①将男性介绍给女性 ②将年轻者介绍给年长者 ③将职位低的介绍给职位高的 ④将客人介绍给主人 ⑤将晚到者介绍给早到者 2)注重称呼:
第一,一般称 第二,职务称 第三,职业称 第四,姓名称 第五,亲属称 三、递接名片,严肃认真 1、保管好名片 2、名片的递送先后
3、向对方递送名片时应注意的问题 4、接收他人的名片时应注意的问题 第三节 握手与鞠躬 一、相互握手,传情递意 (一)握手的典型样式:
1、支配式握手 2、谦恭式握手 3、对等式握手 4、双握式握手 5、“死鱼”式握手 6、捏手指式握手 7、拉臂式握手 8、抠手心式握手 (二)握手的站姿与距离
握手应自然大方地在距受礼者约一步(75CM左右),上身微微前倾,同时伸出右手。
三)握手的礼规
1、注意先后:上级、长辈、主人、女士出手在先,与多人握手 时,上级、长辈、主人、女士在先。
2、男士不能戴帽子和手套与人握手,女士可以。
3、不可长时间握异性之手,男士与女士握手时,应轻握手指。 4、握手时目光应注视对方,专注,以示礼貌。 5、用右手握手。
6、不可交叉握手,不可越过他人握手。 7、不可坐着与人握手(残疾人除外)。
8、老友重逢可长时间握手,还可同时伸出左手握对方手背(限同性)。 9、与数人初次相见,握手时间应大致相同,不可厚此薄彼 二、轻鞠一躬,礼雅意重
1、鞠躬礼源 2、行鞠躬礼的基本要求 三、招呼致意,传递和气
1、日常招呼用语 2、致意的礼规 三、招呼致意,传递和气
1、日常招呼用语 2、致意的礼规
1、广结人缘型 2、谦恭服务型 3、夸口许诺型 4、物质笼络型 5、精神贿赂型 6、软缠硬磨型
#男性的一般个性特征 #女性的一般个性特征
#男性比较喜欢和不喜欢的女性类型 #女性比较喜欢和不喜欢的男性类型 第二节 拜访礼仪 一、选好时机,注重预约
1、拜访类型:事务性拜访,礼节性拜访,私人拜访。 2、拜访的时间
二、衣帽整洁,用语合礼 三、举止稳重,体谅主人 如遇以下情况,应及时告辞: (1)双方话不投机
(2)主人反复看手表或挂钟
(3)主人双肘抬起支于椅子的扶手 第三节 迎访礼仪
迎访,包括迎客、待客、送客三个方面的环节。 一、主雅客勤,收拾门庭 1、物质方面的准备 2、精神方面的准备 二、迎声谦谦,上茶递烟 三、审慎看表,送有礼貌 第四节 礼品赠送 一、搞清对象,注重效果 二、抓准时机,注意场合 三、挑选礼品,适当包装 第四章 交谈礼仪 第一节 寒喧与敬语 一、问候寒喧,暖人心间 二、多用敬语,展示风度
使用敬语至少向对方表达了三层意思:表示尊重、显示亲切、给予友情,同时也显示了自己三个特点:有教养、有风度、有礼貌。 敬语,主要在以下几个场景使用: 1、相见道好 2、托事道请 3、偏劳道谢 4、失礼致歉 第二节 注视与呼应 一、尊重对方,善用眼神
在交谈过程中,目光应注视对方,根据情况,调整注视区间:
第一、公务注视区间:以两眼为底线,以前额上部为顶点所连接成的三角区域。 第二、社交注视区间:以两眼为上线,以下颚为顶点所连接的倒三角区域。
第三、亲密注视区间:对方的双眼、嘴部和胸部。 注视不等于凝视。 二、情感呼应,展示理解 三、保持谦虚,三思后言
“会说话的人想着说,不会说话的人抢着说。” 第三节 内容与修辞 一、内容恰当,和谐愉快 二、适度幽默,轻松活泼 三、善用情感,绘声绘色
谈话的友好=7%的谈话内容+38%的声调+55%的表情 例如:把下面这句话的黄体字读为重音,其意思完全不同: 我没说他偷了我的钱。(可是有人这么说过) 我没说他偷了我的钱。(我确实没这么说) 我没说他偷了我的钱。(可是我是这么想的) 我没说他偷了我的钱。(可有其他人偷了) 我没说他偷了我的钱。(可他对我的钱做了某些事,比如借) 我没说他偷了我的钱。(他偷了别人的钱) 我没说他偷了我的钱。(他偷了我的别的东西) 再如:我怕他。(我确实怕他)
我怕他?(我不怕他) 一、广泛倾听,可获灵感
倾听可以分为泛听和聆听两种。 二、聆听有益,聆听有术
社会学家认为:人们在日常语言交往活动中,听的时间占54%,说的时间占20%,读的时间占16%,写的时间占9%。
听话的技巧:
1、应尽量安排安静的谈话环境 2、消除心理障碍,保持沉静 3、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地听 4、听清对方话语的内在含义和观点 5、注意说话者的“副语言” 6、恰当地提出问题和插话 7、准确处理冷场
8、在听话过程中,想好自己将要阐述的观点和理由 9、注意检点自己的体态语言 第五节 拒绝的礼仪技巧 一、准备勇气,适时说“不” 二、巧言诱导,委婉拒绝 三、道明原委,相互理解
拒绝别人的方法: 1、缓兵之计2、沉默是金3、答非所4、借故推托5、见机行6、迂回诱导7、先予肯定 应变的技巧:
1、机智 2、幽默 3、镇静 4、转换
着急的事,慢慢地说 大事要事,想清楚说 小事琐事,幽默地说 做不到的事,不随便说 别人的事,谨慎地说 自己的事,坦诚地说 该做的事,做好再说 将来的事,到时再说 开心的事,看场合说 伤心的事,不要见人就说 讨厌的事,对事不对人地说 没有的事,不要胡说 伤人的事,坚决不说 第五章 体姿礼仪
问一节 体态的礼仪功能 一、表达真情,胜过语言 二、简洁生动,真实形象
第二节 体姿、仪态的礼仪技巧和功能 一、站有站功,挺直如松 1、良好的站姿:
(1)人直立,挺胸,收腹,略为收臀。
(2)平肩,直颈,下颚微向后收,两眼平视,面带微笑, 精神饱满。
(3)两臂自然下垂,手指自然弯曲,两手也可在体前交 叉(右手放在左手上),肘部略向外张,男性可单手背于背后。 (4)两腿直,膝放松,身体重心落于前脚掌。
(5)男子站立时,双脚可微微张开,但不能超过肩宽。 (6)女性站立时,脚应成“V”型,膝和脚后跟靠紧。 (7)站累时,脚可向后撤半步,但上体仍须保持正直。 2、不良站姿:
(1)两腿交叉站立(给人不严肃之感)。
(2)双手或单手叉腰(有进攻之意,异性面前叉腰,则有性挑逗之意)。 (3)双臂交叉抱于胸前(消极、防御、抗议之嫌)。
(4)双手插入衣袋或裤袋中(不严肃、拘谨小气,实在必要时,可单手插入前裤袋)。 (5)身体抖动或晃动(给人以漫不经心或没有教养之感)。 二、走有走姿,从容稳直 1、良好的走姿:
(1)上体正直,抬头,下巴与地面平行,两眼平视前方,面带微笑,精神饱满。 (2)跨步均匀,两脚之间相距约一只脚到一只半脚。 (3)步伐稳健,步履自然,有节奏感。 (4)走路要用腰力,因此腰部应适当收紧。
(5)身体重心稍稍向前。
(6)迈步时,脚尖可微微分开,但脚尖脚跟应与前进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