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S —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南极上空看,地球呈
顺时针方向旋转。
(提问)地球自转的周期是多少?
——地球自转一周360°,所需的时间为23小时56分4秒,这叫做1个恒
星日。即地球某一子午线连续两次通过某一恒星的时间间隔,这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提问)1个恒星日是否就是我们平时说的一天?
——不是,我们平时说的一天是24小时,被称为一个太阳日,它是一个昼夜
更替的周期,而不是地球自转的周期。 (提问)地球自转的速度是怎样的? ——(1)角速度
①概念:角速度是作圆周运动的物体单位时间转过的角度。
②大小:每小时大约15°,每4分钟1° ③分布规律:地球表面除南北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相同。 (2)线速度
①概念: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单位时间转过的弧长。
②分布规律: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因纬度而异,自赤道向两极递减,赤
道最大,极点为0
③V=V0*COSφ, V0为赤道线速度,φ为当地纬度。
(思考)北京和上海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大小如何? ——角速度相同,而线速度则上海>北京。
总结:南北两极点,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 2.地球的公转
(提问)什么是地球的公转?
——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叫做地球的公转。 (提问)地球公转轨道有何特点? ——轨道
(1)形状:近似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9
(2)近日点和远日点 每年1月初,地球离太阳最近,这个位置叫近日点; 7月初,地球离太阳最远,这个位置叫远日点
(提问)北半球1月份正是隆冬季节,地球应该距离太阳最远才对。怎么会过
近日点呢?7月初正是盛夏,怎么会过远日点?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决定地球四季变化的重要原因。 (提问)地球公转的方向是怎样的?
——自西向东,与自转相同。从北极上空俯视,逆时针方向;从南极
上空俯视,顺时针方向。
(提问)地球公转的周期是多少?
——地球公转一周360°,所需时间为为365日6时9分10秒,这叫
做1个恒星年。
(提问)地球公转过程中速度会有何变化?
——公转时经近日点时快些,远日点时要慢些,因此造成北半球夏半
年的时间稍长于冬半年。
3. 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
(讲述)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围绕太阳公转,因此地球的运动是这两种运动的叠
加。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可以用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关系来表示。
10
(提问)什么是黄赤交角?
——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叫黄赤交角,大小为23°26'。 (提问)黄赤交角的存在对地球有怎样的影响? ——地球在公转过程中有两个重要特点: (1)地球是斜着身子绕太阳公转的
(2)地轴在宇宙空间的方向不因季节而变化
而太阳与地球的相对位置随时在变,这就引起了太阳直射点纬度位置的周年变化。
3月21日至9月23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是北半球的夏半年; 9月23日至次年3月21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为北半球的冬半年。 12月22日至次年6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向北移动;
11
6月22日至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南北的这种周期性往返运动,称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1次回归运动的周期为365日5时48分46秒,这称为1个回归年。 在太阳直射点上,单位面积内获得的太阳能最多。回归运动使得热量在地球表面的分配,具有回归年的变化。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
(1)昼和夜的形成
(提问)——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在同一时间里,
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向着太阳的半球是白天(昼半球),背着太阳的半球是黑夜(夜半球)。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圈),叫晨昏线(圈)。
(讲述)晨昏线是一个大圆,晨线和昏线各占一半。晨昏线把地球表面平均分
成昼半球和夜半球两部分,其中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更替到昼半球的半圆线是晨线;由昼半球向夜半球更替的半圆线叫昏线。
(2)昼和夜的表达方法
(讲述)任一瞬间,各地所处的昼夜状态可以用太阳高度来表示。 (提问)什么是太阳高度?
——太阳高度是太阳高度角的简称,表示太阳光线对当地地平面的倾角。 昼半球上:太阳高度>0° 晨昏线上:太阳高度=0° 夜半球上:太阳高度<0° 直射点上:太阳高度=90° (3)昼夜更替的产生
(讲述)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就不断交替。 (4)昼夜更替的周期
(提问)昼夜更替的周期是多少?
——昼夜更替的周期,也就是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周期,为24小时,叫做1
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