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20年高考化学选择题专项训练76~80套Word版含答案及解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5 9:46:3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20年高考化学选择题专项训练76~77套

2020年高考化学选择题专项训练76

一、选择题:本卷共7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秸秆大量焚烧将产生雾霾

B. 由地沟油炼制的生物柴油属于烃类物质

C. “山东疫苗案”涉及的疫苗,因未冷藏储运而失效,这与蛋白质变性有关

D. 建设港珠澳大桥时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纤维吊绳,UHMWPE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答案】B 【解析】

【详解】A.秸秆大量焚烧会产生大量烟尘,导致空气中颗粒物大量增加而产生雾霾,A正确; B.地沟油及生物柴油的主要成分都属于酯类,酯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因此,由地沟油炼制的生物柴油(主要为高级脂肪酸乙酯)属于烃的衍生物,B错误;

C.疫苗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未冷藏储运,温度较高时蛋白质易变性使疫苗失效,因此要低温保存,C正确;

D.聚乙烯(UHMWPE)纤维吊绳主要成分是聚乙烯,该物质是高分子化合物,是高聚物,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B。

2.香菇是含烟酸较高的食物,烟酸分子中六元环的结构与苯环相似。下列有关烟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所有的碳原子均处同一平面 B. 与硝基苯互为同分异构体 C. 六元环上的一氯代物有5种

D. 1mol烟酸能和3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答案】C 【解析】

【详解】A.烟酸分子中N原子取代苯分子中C原子的位置,在苯分子的平面上;羧基的C原子取代苯环上H原子的位置,在苯分子的平面上,因此所有的碳原子均处同一平面,A正确;B.烟酸与硝基苯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因此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B正确; C.在六元环的N原子上没有H原子,只有C原子上有H原子,所以在六元环上有四种不同位

2020年高考化学选择题专项训练76~80套Word版含答案及解析第(1)页

置的H原子,所以六元环上的一氯代物有4种,C错误;

D.羧基具有稳定性,不能发生加成反应。烟酸分子中六元环的结构与苯环相似,可以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所以1mol烟酸能和3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D正确; 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3.4gH2S分子中含H离子数为0.2 NA

B. 1 L 0.5mol·L乙酸溶液中O-H键数目为0.5 NA C. 1.0 mol O2核外电子数为16 NA

D. 标况下2.24LSO2通入足量氯水中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NA 【答案】D 【解析】

【详解】A.H2S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中不含有H+,A错误; B.乙酸分子、水分子中都含有O-H键,因此不能确定乙酸溶液中含有误;

C.O22-核外电子数为18,所以1.0 mol O22-核外电子数为18 NA,C错误; D.标况下2.24LSO2的物质的量是0.1mol,将SO2通入足量氯水中,发生反应:所以0.1molSO2的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NA,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D。

4.科学家开发出Na-CO2电池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O-H的数目,B错

2-

-1

+

SO2+Cl2+2H2O=H2SO4+2HCl,由方程式可知:每1mol SO2发生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2mol,

A. 电池放电时,钠发生氧化反应

B. 正极的电极反应式:2CO2 + 2H2O + 2e- = 2HCO3- + H2↑ C. 理论上消耗23g钠,同时产生22.4L氢气(标准状况) D. 该装置既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又能产生电能、氢燃料 【答案】C 【解析】

【详解】A.根据图示可知Na电极失去电子,变生氧化反应,A正确;

Na+,所以电池放电时,钠失去电子,发

B.在正极上,CO2、H2O(碳酸电离产生的H+)获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产生HCO3-、H2,电极反应式是:2CO2 +2H2O+2e-= 2HCO3- + H2↑,B正确;

C.23gNa的物质的量是1mol,根据电子守恒,产生H2的物质的量为0.5mol,则其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V(H2)=0.5mol×22.4L/mol=11.2L,C错误;

2020年高考化学选择题专项训练76~80套Word版含答案及解析第(2)页

D.通过该装置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减少温室效应,同时产生电能,和氢气,产生了清洁能源的燃料——氢燃料,D正确;

5.根据下列实验操作与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与现象 A 向滴有酚酞的碳酸钠溶液中加入少量氯化钡固体, 红色变浅 向某溶液中逐渐通入CO2气体,先出现白色胶状沉淀,继续通入CO2气体,白色胶状沉淀不溶解 将润湿的淀粉碘化钾试纸置于集满某气体的集气瓶口,试纸变蓝 向10mL 0.5mol·L-1的氯化镁溶液中滴加5mL D 2.4mol·L-1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加氯化铜溶液,沉淀变蓝 A. A 【答案】A 【解析】

【详解】A.向滴有酚酞的碳酸钠溶液中加入少量氯化钡固体, 红色变浅,是由于碳酸钠溶液在存在水解平衡:CO3+H2O

2-

结 论 碳酸钠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B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Al(OH)4] -C 该气体为氯气 Ksp[Cu(OH)2 ]<Ksp[Mg(OH)2 ] B. B C. C D. D

HCO3+OH,向其中加入BaCl2溶液,Ba+CO3=BaCO3↓,c(CO3)

-

--2+2-2-

浓度降低,水解平衡逆向移动,使c(OH)降低,因此溶液的红色变浅,A正确; B.发生上述现象的溶液,可能含有[Al(OH)4]-,也可能含有SiO32-等,B错误;

C.使润湿的淀粉碘化钾试纸置于集满某气体的集气瓶口,试纸变蓝,说明气体具有氧化性、可以将I-氧化为I2,可能是Cl2、NO2、O3等,C错误;

D.向MgCl2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发生反应:Mg2++2OH-=Mg(OH)2↓,反应产生白色沉淀,n(MgCl2)=0.5mol/L×0.01L=0.005mol,其反应需要NaOH的物质的量为

n(NaOH)=2n(MgCl2)=2×0.005mol=0.01mol,但5mL 2.4mol·L-1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加入时,其中含有的NaOH的物质的量为2.4mol/L×0.005L=0.012mol>0.01mol,所以NaOH过量,因此再向其中滴加氯化铜溶液,会发生反应:Cu+2OH=Cu(OH)2↓,沉淀变蓝色,不能证明Ksp[Cu(OH)2 ]与Ksp[Mg(OH)2 ]相对大小,D错误;

6.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短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Y、W同主族,且Y、W的原子序数之差与Z的原子序数相同,X、Y、Z、W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原子半径:W>Y>Z

B. WY可用于制造高温结构陶瓷 C. Y2X4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 Y单质与WZ2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W单质,说明非金属性:Y>W 【答案】D

2020年高考化学选择题专项训练76~80套Word版含答案及解析第(3)页

2+

-

2020年高考化学选择题专项训练76~80套Word版含答案及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i2v801sfl77xpo5846y5ap1c1kzfj00qbg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