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C)竞争对手发展壮大)。
2.运用SWOT分析法对组织进行分析,正确的步骤是((B)③①②④ )。①从客户的角度分析组织的优势和劣势;②根据信息搜集结果,提出问题;③分析组织的内部情况,识别外部环境的机会和威胁;④利用问题的答案,拟定战略。 3.在运用SWOT分析法对组织进行分析时,第一步是((B)通过判断组织优缺点来分析组织内部情况)。
4.根据SWOT分析法,不属于组织优势的是((D)人员更替频繁)。 5.运用SWOT分析法对组织进行分析的步骤,说法不正确的是((A)从公司经理的角度分析组织的优势和劣势
1.“平衡计分卡”的方法一般从四个角度来衡量组织的业绩和战略,不属于这四个角度的选项是( (B)员工)角度。
2.在平衡计分卡中,市场占有率属于((D)客户)角度的指标。
3.在平衡计分卡中,员工满意度属于((B)学习与成长 )角度的指标。 4.在平衡计分卡中,成本属于((C)内部流程)角度的指标。 5.在平衡计分卡中,资产回报率属于((A)财务 )角度的指标。
6.在平衡计分卡中,关键员工流失率属于((C)学习与成长 )角度的指标。 1.组织中的一群专业人士常常集合在一起发展和提高自己的个人目标,这种组织文化类型属于((A)个人文化 )。
2.小刘所在的团队强调工作高于一切,要求成员能够迅速地应对变化,由此可见他所在组织的组织文化类型是((C)任务文化 )。
3.张扬时代公司的组织体制具备详细的工作描述、程序手册、明确的职责、等级性的职业发展道路,适合这个公司的组织文化类型是((C)角色文化)。
4.组织文化中,个人文化的特点是((C)一群专业人士常常集合在一起发展和提高自己的个人目标 )。
5.零点公司的总经理是一个强有力的领导者,大家根据他的指示来执行任务,该公司的组织文化类型属于((B)权力文化 )。
1.团队工作中,有更多的人参与讨论并发表意见,这可以体现团队工作优势中的((A)合理决策 )。 2.与个人相比,团队的工作方式能更好地应对各种突发状况,这可以体现团队优势中的((B)能灵活地适应环境的变化)。
3.不同成员互相配合完成工作,这体现了团队工作优势中的((C)加强工作的整体协调性 )。
4.相对于个人来说,团队工作有很多优势,体现了“合理决策”这一优势的是((A)更多的人参与讨论并发表意见 )。
5.相对于个人来说,团队工作有很多优势,体现了“加强工作的整体协调性”这一优势的是( (B)不同成员互相配合完成工作)。
6.在团队里,领导者让团队成员做他们擅长的工作,以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力,这属于团队工作优势中的((A)充分利用成员的技术和技能)。 1.李先生的工作经常需要调动所有角色来推动工作进程,就像管弦乐队的指挥。根据角色理论,他扮演的角色是((C)领导)。
2.李某在团队中负责设定目标、制订计划、组织人力、建立制度,以保证团队按时完成任务,李某在团队中扮演的角色为((A)推动者 )。
3.在团队工作中,小陈总是能够打破常规,时常提出各种新的有效的想法,他在团队中扮演的角色是((C)谋士)。
5
4.团队中,不同的团队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其中协调人员的责任是((B)帮助解决棘手问题 )。
5.吴先生所在的团队中缺少一个能帮助人们相处并能解决棘手问题的人,所缺少的这个角色是((D)协调人员)。 1.六顶思考帽方法中,不同颜色的帽子代表不同的思考方式,其中蓝色的帽子代表((D)整体与控制 )。
2.六顶思考帽法是处理团队成员之间分歧与误解的重要方法,其中红色的帽子代表((C)情感与感觉)。
3.六顶思考帽法是处理团队成员之间分歧与误解的重要方法,其中黄色的帽子代表((A)乐观与肯定)。
4.六顶思考帽法是处理团队成员之间分歧与误解的重要方法,其中绿色的帽子代表((B)创新与改变)。
5.六顶思考帽法中,不同颜色的帽子代表不同的思考方式,其中黑色的帽子代表((A)警示与批判 )。
1.小黄所在的团队内经常发生冲突。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小黄提倡冲突发生时大家应采取((A)协作)的行为方式来解决。这种方法可以得到最好的解决结果和很高的团队承诺,但可能比较耗时。
2.文总作为团队的领导,经常要处理团队内发生的冲突。他常常采用((B)折中 )的方式来解决冲突,这种方法虽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但人人都能有所收获,是一种中等程度的合作。
3.在面对冲突时,对他人需要的关注较高,对自身需要的关注较低,不发生争论,这种面对冲突的行为是((B)迁就 )。
4.推迟解决冲突是面对冲突的((D)回避 )行为。
5.小刘脾气很差,在遇到冲突时,态度总是很强硬,不愿意妥协。她采取的这种处理冲突的方式是(D)对抗 )。
(A)折中 (B)迁就
1.决策包括许多阶段,正确的排序是((C)②①④③ )。①提出多个解决方案;②阐明问题,并获得对解决问题有帮助的信息;③作出决定,实施并督导解决方案;④建立选择标准。
2.为了能够顺利完成团队任务、解决团队可能面临的问题,团队需要进行科学有效的决策。决策过程的第一步是((A)阐明问题 )。
3.乐天超市服务部经理意识到在员工换班时间,客户付款等待时间过长,针对此问题,他制定了客户意见调查表,广泛征询客户建议,这属于团队决策的((C)获得信息 )阶段。
4.为了能够顺利完成团队任务、解决团队可能面临的问题,团队需要进行科学有效的决策。关于决策的步骤之一“阐明问题”阶段,说法正确的是((A)需要明确决策的原因和必要性
5.团队决策的过程不包括((B)维护团队意识)阶段。
1.关于达成协议的方式,说法不正确的是((D)团队成员总是没有决定权)。 2.达成协议有许多种方式,其中比较费时,但团队中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决定权的方式是((C)一致同意 )。
3.达成协议的过程存在一定的困难,关于达成协议中的困难,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于取得一致同意比较费时,所以不需要赋予每个团队成员决定权 )。
4.关于达成协议的方式,说法不正确的是(C)研发团队通过投票的方式达成了协议,浪
6
费了很多时间 )。
5.达成协议的方式有很多种,其中“一致同意”的方式是指((D)所有成员都一致接受协议 )。
6.所有成员都全部接受协议是达成协议的((C)一致同意 )方式。 1.某组织的一个目标是“每天至少能够接待25名需要咨询的客户”,这个组织目标可以生成若干个发展目标,与此相关的发展目标不包括((D)成为行业的领军者)。
2.天际公司制定了“明年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5%”的目标,与此相关的发展目标可能是( (A)到今年8月底,全面提高销售人员的沟通能力 )。
3.乐和超市制定了“明年的平均客流量比今年提高5%”的目标,与此相关的发展目标可能是((C)提高公关部的宣传能力 )。
4.关于发展目标和组织目标,说法不正确的是((D)发展目标和组织目标没差别
1.审查学员的学习效果的方式分为正式审查和非正式审查两种,非正式审查是指((C)与个别学员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所学的知识、工作的进展等 )。
2.在非正式审查过程中,做法不正确的是((B)采用封闭式提问,要求学员按照领导的想法做 )。
3.在非正式审查过程中,做法正确的是((D)如果没有多余的时间或者不熟悉相关内容,可以将任务委派给团队中时间较充裕并且了解主题的成员 4.在培训结束后,团队领导常常以非正式的方式与个别学员进行交谈。在非正式审查的过程中,领导应该注意((D)保持平易近人的态度)。
5.关于审查学习效果的方式,说法不正确的是((A)非正式审查形式比较随意,用处不大
1.团队领导评估成员学习效果的过程不包括((C)评估学习目的 )。
2.培训评估过程中有两个问题,一个是“教师的授课条理清晰吗?”另一个是“你能够了解这些知识与你的工作的吻合程度吗?”从对培训效果的评估层次来分析,说法正确的是((D)前者是对目前学习的评估,后者是对培训结束后一段时间的评估 3.李经理要对员工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评估的内容不包括(C)学习目的 )。 4.评估是了解培训过程和培训效果的重要手段。关于评估的概念及内容,说法不正确的是(A)评估就是审查)。
1.关于训练,说法不正确的是(B)训练属于学习活动 )。
2.属于训练的特点的是(A)用于整个工作、项目和新的职责培训)。
3.属于培训的特点的是(D)用于目的明确、短期的实用技能、技术和程序的培训 )。 4.在企业的发展活动与学习活动中,“一般只持续讲授一次(授课之后是工作场所里的督导和检查)”属于(B)培训)活动。
5.关于培训,说法正确的是(C)培训属于学习活动)。 1.小倪最近参加了公司组织的沟通技能训练,教练经常在必要之处给予帮助和指导,这属于训练五个步骤中的(A)督导和检查)阶段。
2.训练工作通常可分为五个步骤,关于这些步骤,描述不正确的是(C)简要介绍——在必要之处给予指导和帮助 )。
3.训练工作包含五个步骤,其中“检查学习效果”属于训练步骤中的(C)审查和评估)阶段。
4.齐先生是一家培训机构的教练,最近他被派往一家公司训练销售人员,齐先生和学员进行了深入探讨,商定了预期目标和实现途径,这属于训练步骤中的(C)简要介绍)阶段。
1.李总经常采用从组织的顶层分解至底层的方法来分解组织目标,他的这种方法被称作
7
(D)目标管理)。
2.王总是公司销售部的经理,他在接到上级下达的任务目标后,与团队所有成员一起设定了每个成员的具体目标。根据目标管理计划,下一个步骤应该(B)与下级共同商定实现目标的行动计划 )。
3.根据组织的整体目标,由(A)各个层次的管理者和他们的上级 )来设定团队的具体目标。
4.在目标管理中,实现团队目标的行动计划是由(A)团队管理者与下级 )制定的。 5.玉林公司依据员工绩效来激励员工,这属于目标管理计划的典型步骤中的(D)实施绩效奖励,从而促使目标的成功实现 )。 6.目标管理计划包括八个步骤,其中第一个步骤是(D)制订组织的整体目标和战略 )。 1.在制定目标时,应确定目标是可实现的。符合“可实现”原则的目标是(A)每个月打字速度要增加10个字/分钟 )。
2.在制定目标时,应确定目标是可衡量的。符合“可衡量”原则的目标是(C)通过明年的研究生入学考试 )。
3.志和公司打算对所有老员工进行关于某个主题的培训,并且在课程结束后,要求学员的评分在85分以上,低于85分就认为培训效果不理想。分数的限定体现了SMART原则中的(C)可衡量的)原则。
4.小王计划2010年1月3号学完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所有课程,其中“2010年1月3号”体现了SMART原则中的(D)有时间规定的 )原则。 5.小张打算通过练习来提高自己的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他的目标符合SMART原则中的(B)明确的 )原则。
6.在制定目标时,应确定目标是明确的。符合“明确的”原则的目标是(A)提高阅读速度 )。
1.吴总为了更好地监督客服部门员工的工作,采用了软、硬两种监督指标,关于这两种指标,说法不正确的是((C)软指标比硬指标更有效 )。
2.客户服务中心使用的指标中,不属于定性监督指标的是(B)员工的接电话时间 )。 3.王经理为了更好地监督客服部门员工的工作,采用了软、硬两种监督指标,关于这两种指标,说法正确的是(B)软指标就是人们说的意见和各种感觉、观点、看法等 )。 4.王总是销售部经理,为了对销售部门进行监督,他制定了一系列的硬指标,不属于硬指标的是(D)顾客意见调查表 )。 5.监督工作中经常使用两种类型的指标,其中客户反馈的各种意见、感觉和看法都可以称为(C)定性的指标)。 1.控制过程中,可以帮助团队发现实际工作与标准之间的偏差的步骤是(B)与标准相比较 )。
2.计划偏离正轨时可以选择多种修正措施,做法不正确的是(D)对出现的偏差不予过问 )。
3.在控制的基本过程中,衡量实际绩效主要解决的问题是(D)衡量什么和如何衡量 )。 4.“与标准相比较”是控制过程的步骤之一,此步骤(A)可以发现实际工作与标准之间的偏差 )。
5.控制是保证各项活动按计划进行并纠正各种偏差的过程,控制过程的最后一步是( C)纠正偏差 )。
1.常见的绩效评估的标准有四种,其中“组织、部门、团队和团队成员的目标达成程度分别如何”属于绩效评估的( )标准。 (A)学习 (B)综合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