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20年中考会考生物总复习考点知识点提纲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3 4:27:0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20年中考会考生物总复习考点知识点提纲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 认识生物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 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第二章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一.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二.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温度、水分、空气等等。 (1)植物和人体内各种物质的运输需要水

(2)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在光下进行,并需要水、二氧化碳作原料 (3)动物、植物的呼吸作用都需要空气中的氧气,也需要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

当环境中的几个或者一个因素发生急剧变化时,就会影响生物的生活,甚至导致生物死亡。 (4)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其他生物的影响。

生物之间的关系: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三.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

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影响环境,蚯蚓使土壤更加疏松和肥沃。 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应和谐发展。 四.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产者:能够直接制造有机物(如:植物 )

生物部分 消费者:不能直接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食(如动物 )

分解者:能够把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供生产者重新利用(如细菌、真菌)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等,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

第 1 页 共 16 页

3.食物链与食物网

食物链: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而形成的关系。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会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

4.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5.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注意出分析说明题)

第二单元 生物和细胞

第一章 观察细胞的结构

一.练习使用显微镜 1. 显微镜的构造(P36) 2.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取镜和安放: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7cm左右处,略偏

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对光: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观察整理

3.几点重要的结论: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

(2)显微镜物象和实物是上下左右都相反(从目镜内看到的物象是倒像)

(3)要将视野中的某个方向的物象移到视野的中央,玻片就往那个方向移动(例如:要将视野中左上角的物象移到视野的中央,玻片就往左上角移动),如果是将视野中央的物象移向某个方向,就将玻片往相反的方向移动。

(4)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范围越大,看到细胞数目越多,物象越小,光线越亮; 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看到细胞数目越少,物象越大,光线越暗。 (5)目镜长度与放大倍数成“反比”,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物镜长度与放大倍数成“正比”,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6)视野中的污点有三种情况:物镜上,目镜上,装片上。移动目镜,如果污点随之移动,则污点在目镜上;移动玻片标本,污点随之移动,则污点在玻片标本上;如果前两次都不能移动污点,则污点在物镜上。

(7)光线依次要通过反光镜、光圈、通光孔、玻片标本、物镜、镜筒、目镜,才能进入到人的眼睛。

第 2 页 共 16 页

(8)低倍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清晰,换上高倍物镜后物像模糊不清,应用细准焦螺旋进行调节。 (9)转换物镜时,应转动转换器的边缘,而不能直接用手扳动物镜。 (10)镜头脏了,只能用擦镜纸擦拭。 二.模仿制作临时装片

三.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1.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各部分结构的作用: 细胞壁:透明,保护和支持细胞 细胞膜:保护细胞,控制物质出入细胞

细胞质:含有大量的物质,里面有叶绿体、液泡,液泡中充满细胞液 能流动,从而加速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 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

2.动物细胞的结构

细胞膜:保护细胞,控制物质出入细胞 细胞质:能流动,可以加速与外界的物质交流 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 3.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细胞

(1)分裂的过程: 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使细胞数目增多。

分裂时,细胞核先分裂,然后质分裂

(2)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是:先加倍再减半,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

(3)生物体的生长表现在:细胞生长(体积增大)和细胞分裂(数目增多) 四.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点 相同点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都有细胞核、细胞膜、细胞质 不同点 有细胞壁和液泡,绿色部分的细胞内有叶没有细胞壁和液泡,也没有叶绿体 绿体 (1)植物细胞比动物细胞多了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2)植物细胞的液泡中含有细胞液,细胞液的成分有水、无机盐、糖分、色素等。 细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细胞是动、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第二章 细胞的生活

一.细胞质中的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第 3 页 共 16 页

2020年中考会考生物总复习考点知识点提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ifaz369hd03ypi6bk157e16g2f4sy00oph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