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轨道上,嫦娥四号上的发动机反推刹车,减小轨道速度,进入动力下降阶段。由于月球上没有空气,只能采用火箭发动机反推的方式徐徐下降。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嫦娥四号在动力下降阶段,势能转化为动能
B. 采用火箭发动机反推的方式徐徐下降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 C. 月球车可以采用降落伞着陆,从而减少因采用反推方式而消耗的能源 D. 月球车在月球表面的质量等于它在地球表面的质量
20. 如图所示,一段弹簧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将一个小球放在弹簧上使
其处于静止状态(如图乙所示),用竖直向下的力F压小球至如图丙的位置,然后撒去力F,小球向上运动到A点后下落(如图丁所示),不计空气阻力的影响,则从撤去力F到小球运动到A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刚撤去F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 B. 小球在上升过程中,动能一直在减小 C. 小球在A点处于平衡状态
D. 小球上升到A点时,重力势能最大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3.0分) 21. 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N。
22. 如图所示,OB是以O点为支点的杠杆,F是作用在杠
杆B端的力,图中线段AB与力F的作用线在一条直线
AC⊥OB,上,且OA⊥AB、线段______表示力F的力臂。
(选填“OA”或“AC”) 23. 物体A沿着斜面匀速下滑,在图中,______(选填“G1”、
“G2”或“G3”)为物体A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24. 用如图(a)所示的装置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该装置叫
做______,实验时通过______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将甲、
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相同的容器中,其实验现象如图中的(b)、(c)和(d)所示。则(b)、(c)所探究的因素是______;比较(c)和(d)可判断液体密度的大小,即ρ甲______ρ乙。
第5页,共177页
25. 如图记录了小球从A点摆动到B点的过程,A、B两点在同一
水平高度处。小球从A点到O点过程中,它的重力势能______,动能______;若不计空气阻力,小球摆动过程中,它的机械能总量______。(选填“增加”、“不变”或“减少”)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9.0分)
26. 小明利用质量相等的钩码及刻线均匀的杠杆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杠杆初始状态如图甲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节,也可将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调节。
(2)杠杆调节完毕后,在支点两侧挂的钩码如图乙所示,此时杠杆失去平衡。为使杠杆重新平衡,应采用的措施是______(选择A、B、C、D中正确的填空) A.把右侧的钩码减掉一个 B.把左侧的钩码向左移动一格 C.在左侧的钩码下增加一个钩码
D.在右侧的钩码下增加一个钩码,并向左移动一格。
27. 阅读下面的短文
理想实验法
理想实验法(又称思想实验法,实验推理法)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把可靠事实和理论思维结合起来,可以深刻地揭示自然规律,它是在实验基础上经过概括抽象,推理得出规律的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但得出的规律却又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科学家们为了解决科学理论中的某些难题,以原有的理论知识(如原理、定理、定律等)作为思想实验的“材料”,提出解决这些难题的设想作为理想实验的目标,并在想象中给出这些实验“材料”产生“相互作用”所需要的条件,然后,按照严格的逻辑思维操作方法去“处理”这些思想实验的“材料”,从而得出一系列反映客观物质规律的新原理,新定律,使科学难题得到解决,推动科学的发展,
第6页,共177页
理想实验法又称推理法。初中阶段我们接触过伽利略理想实验。
如图甲所示的是伽利略著名的斜面理想实验,实验设想的步骤有: ①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该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
②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
③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将沿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运动
④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到原来释放时的高度 请将上述步骤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______(只填写序号)
牛顿曾研究过这样一个问题:他发现人掷出去的石头总会偏离掷出方向落回地面,于是牛顿提出了一个“大炮”的设想,如图乙所示的是他画的“大炮”草图--在地球上的一座高山上架起一只水平大炮,以不同的速度将炮弹平射出去,射出速度越大,弹落地点就离山脚越远。他推想:当射出速度足够大时,炮弹将会如何运动呢?牛顿通过科学的推理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这就是只要这门炮的威力足够大,炮弹的速度足够快,炮弹就可以围绕地球不停的转而不会掉下来。故事中牛顿实际也用到了理想实的研究方法。
(2)研究中牛顿基于的可靠事实是______。
(3)牛顿当年的推测已变成了现实,人们应用他的推论,利用现代科技制成了______。
(4)想想看,之前初中物理学习中,在研究什么问题时用到过理想实验的方法?请举一例。 ______
2
28.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底面积为200m的圆柱形容器,容器中水深40cm,一
个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物块通过一根细线与容器底部相连,细线受到的拉力为5N,
103kg/m3) (g取10N/kg,ρ水=1.0×
(1)画出此时正方体物块的受力示意图; (2)计算此时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力; (3)计算物块的重力;
(4)细线剪断后,计算物块静止时浸入水中的体积。
第7页,共177页
29. 在维修汽车发动机时,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把汽车里的发
动机提起来。当卷扬机用800N的力拉钢丝绳,使发动机在10s内匀速上升1m的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求:
(1)卷扬机做功的功率; (2)卷扬机做的有用功: (3)发动机的重力。
五、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30. 如图所示,把饮料管甲插入盛水的杯中,另一根饮料管
乙的管口贴靠在甲管的上端。当往乙管中吹气时,管口端A点的压强将变______,甲管中的水面上升;当往乙管中用力吹气时,水会从甲管口流出。在生活中应用这一实验原理的实例有很多,请你列举一例:______。 六、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26.0分)
第8页,共177页
相关推荐: